□八師石河子市總工會
愛崗敬業的公交“土專家”
——記自治區勞動模范楊凱
□八師石河子市總工會
一
1987年7月,楊凱從石河子市交通技工學校畢業后,來到石河子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當了一名工人。一次,一輛正在營運的公交車突然停了,當時正在線路上幫忙的楊凱和司機一同查找毛病,但就是找不到原因,最后從修理廠請來一位高級技術人員才查找到電路上出了問題。這件事對楊凱觸動挺大,他當即報名參加了石河子市廣播電視大學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函授學習。通過三年的系統學習和平時的勤奮努力,他對公司所有車輛、車載設備和計算機技術有了全面的了解,逐漸掌握了車輛車載設備的性能、原理、故障的排除和維修方法,解決了生產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
楊凱從分公司調入技術部門的第一項工作,是負責360多輛車前后門的安全顯示器安裝以及調試工作。他克服高溫,頂著烈日,在一個月內保質保量完成了全公司車輛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司機們的贊揚。平日里公交車輛的顯示器遇到問題,駕駛員們就來找他,讓他幫忙修理,楊凱從來不推諉。遇到新問題,他虛心向老師和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請教,查閱資料,刻苦鉆研,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絕不送修理廠。每年僅修理費這一項就為公司節約資金約50萬元。
幾年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幫助和自己的勤奮努力下,只有技校學歷的他,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專業方面的技術專家。他推廣應用的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觸式IC卡和GPS智能調度系統技術,為公共交通的票據管理、智能化管理和后期維護提供了有效的保證。這兩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每年為公司創造效益300多萬元。
他利用休息日,為公司每個階段購進的系統設備自編教材,在員工培訓班上認真講解,帶出了一支30多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團隊。
二
楊凱喜歡思考,尤其是遇到新生事物,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2008年公司引進GPS智能調度系統,楊凱對這一新生事物潛心研究,首先熟練掌握GPS原有的智能調度系統的自動排班、自動生成報表等性能,并教會各部門領導、公司財會人員、GPS中心調度員30多人熟練使用。
為靈活運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平臺來帶動城市公共交通的科技進步和發展,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不斷完善智能調度系統功能作用,楊凱的貢獻有目共睹:從公交IC卡的推廣與應用到GPS衛星定位智能調度的技術服務,從公交車輛視頻監控的安裝到城市公共交通視頻監控中心的建設使用,從智能調度功能的完善到自動報站、自動排班、自動生成報表到視頻監控錄像的回傳、保存和利用,都有楊凱的功勞。
作為公交人,楊凱非常了解乘客的所需所想,他手把手地教公交服務中心人員如何利用GPS為市民群眾服務,利用GPS電子地圖為乘客指路、報車輛到站信息、為市民尋找失物和走失的老人兒童。在石城人享受GPS帶來的便利,找到走失的親人,或物品失而復得時,卻不知幕后的真正英雄。為挖掘GPS系統的潛在功能,楊凱加班加點,苦心鉆研,廢寢忘食,就連提供GPS系統的廠家也由衷贊嘆石河子市公交公司把GPS系統運用到了極致,對楊凱十分佩服。
三
2011年12月26日,楊凱在修理車上的監控器時,發現車后的雪地里有一個紅色亮點在閃爍,扒開一看,是一部手機,楊凱立即把手機交到公司的失物招領處,失主拿到失而復得的手機時激動不已,當失主提出酬謝時,楊凱一口回絕了。
楊凱也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同事有了困難都會找他,小到孩子的玩具,大到誰家的電器壞了,每次他都是有求必應,從不拒絕。楊凱常說:同事們找我幫忙是信任我,而我在修理中也可以多學點知識。
楊凱名氣大了,許多人找到他,包括鄭州天邁科技有限公司,許諾讓他擔任技術副總并享受工程師待遇,年薪幾十萬元,但被楊凱婉言謝絕了。
楊凱說:“有時候接到邀請,我也心動過,妻子也曾勸過我,可是我想,人要懂得感恩,我的技術是在公司學的,是公司培養了我,是公司給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我要回報公司,哪能被金錢誘惑。看著我的技術在安全生產中得到運用,為公司創造了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受到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贊揚,我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這就是楊凱的人生觀和幸福觀。
參加工作近30年來,楊凱先后12次被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青年崗位能手,三次被八師石河子市交通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被師、市評為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和道德模范,被兵團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正是憑著對公司的一腔熱愛,他革新、刻苦鉆研技術,默默地為公司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為工作在生產一線的廣大員工樹立了榜樣。□
欄目責編: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