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瑩然
目前影響面最廣泛的召回事件
文//趙瑩然
2014年,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在中國市場共導致12家國內外汽車廠實施了20次召回,涉及汽車757,376輛,占召回總數的14.94%。其中,涉及國產汽車14次,共計735,178輛,涉及進口汽車6次,共計22,198輛。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問題早在2010年即開始引發召回,在2010~2013年間共導致9家國內外汽車廠實施了11次召回,涉及汽車36,249輛。在美國,該問題已導致多起人員傷亡事故,十多家汽車企業先后實施了十幾次召回,召回汽車總數超過700多萬輛。其中,在2008~2011年間本田公司對2001~2004年款的多種車型駕駛席氣囊氣體發生器問題實施了召回;2013~2014年間,本田、豐田、寶馬、日產、馬自達、三菱、斯巴魯、克萊斯勒、福特、通用等公司對乘員席氣囊氣體發生器問題實施了召回。2014年11月18日,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向高田氣囊公司(TAKATA)發出特別指令,要求其在12月5日之前提交回復,否則將面臨最高3,500萬美元的民事處罰和最高15年監禁的刑事處罰風險。同時,NHTSA呼吁相關汽車企業和高田公司不要將召回僅僅局限在高溫高濕地區,而是擴展到美國全境。這些舉措可能將導致高田氣囊問題的召回數量大增。高田氣囊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氣囊制造商,占有20%市場份額,本次召回已嚴重影響其聲譽和形象,日本政府甚至擔心這些召回將削弱消費者對日本整個汽車行業和制造質量的信任。
同類召回在2015年和2016年繼續增長,在全球引發了大規模的召回,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質檢總局在掌握到相關情況后立即組織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開展調查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對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北京奔馳、東風本田、廣汽本田、華晨寶馬、天津一汽豐田等在內的34家生產企業啟動了缺陷調查。相關整車生產企業和高田公司稱國內尚未發現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異常破裂案例。
據了解,高田氣囊召回事件發生以來,已在全球市場召回受影響車輛超過6000萬輛,截至2016年12月31日,包括東風本田、廣汽本田、華晨寶馬、天津一汽豐田等在內的21家國內生產企業已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并向社會發布了召回信息,涉及車輛共計964.66萬輛。但尚有13家生產者未向質檢總局備案相關的召回計劃,下一步質檢總局將督促上述企業采取相關措施,消除消費者行車風險。
質檢總局提示相關車主,尤其處于高溫高濕地區的車主,如車輛在發生事故時出現氣囊氣體發生器異常破裂的情況,應盡快與生產經營者取得聯系,并將有關情況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進行報告。
2017年2月27日,高田公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一項高達10億美元的刑事和解協議。這筆賠償金包括上交給美國當局2500萬美金的罰款還包括9.75億美金用于給汽車制造商以及由于高田氣囊所引發傷亡事件的受害者。此次和解源自于高田氣囊破裂致人死亡而引發的全球范圍內大批量召回事件。另外,在和解達成之際,高田公司還宣布將設立1.25億美金的賠償基金,對象是“因高田氣囊增壓泵遭受或者即將遭受人身傷害、并未滿足索賠要求的個人。”自2008年起,就有因高田氣囊引起的召回,而此次召回預計將涉及1億多個安全氣囊。
不過,近日的一起召回,令人對高田氣囊未來風險評估產生擔憂,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7年3月6日起,召回2000年6月10日至2003年1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00~2003年款寶馬3系和X5汽車,據該公司統計,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354輛。這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出廠時裝備的駕駛員位置正面安全氣囊并無缺陷,但可能在售后維修過程中,安裝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的金屬外殼可能會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這意味著,高田氣囊的影響除了原配市場,在維修市場也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