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聚焦
記者從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平臺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了解到,我國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試采自2017年5月10日點火測試以來,至6月10日已連續產氣達31天,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平均日產6800立方米。目前產氣過程平穩,井底狀況良好,獲得各項測試數據264萬組,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據介紹,試采過程一直采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利用大氣、海水、海底和井下四位一體監測體系,對甲烷、二氧化碳等參數及海底沉降進行實時監測。截至目前甲烷等參數無異常變化,海底地形無變化,沒有環境污染,未發生地質災害。
據道瓊斯6月14日消息,國際能源署(IEA)表示,來自于非經合組織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需求的日益增長將成為2018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絕對主導力量。IEA當前預計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為9780萬桶/天,IEA表示,在非經合組織國家中,亞洲將占據預計新增需求的75%,而中國和印度將占據預計新增需求的四分之三。
歐佩克公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顯示,歐佩克5月產量增加33.6萬桶/日至3214萬桶/日,升至6個月新高。而且,歐佩克在月報中將今年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預期上調10萬桶/日至3202萬桶/日。據路透測算,需要實施減產的11個歐佩克成員國5月產量減至2972.9萬桶/日,低于目標2980.4萬桶/日水平。月報公布后,因歐佩克5月產量增加,美布兩油短線下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年6月16日報道稱,巴林駐俄羅斯大使日前表示,希望俄能在巴林與俄氣所簽協議框架下從2019年初開始向其供應液化天然氣。只等巴林建成液化天然氣接收碼頭后,就可以開始供貨,但這不會早于2018年。
路透新德里6月9日消息,一名熟知伊朗石油出口的消息人士表示,5月伊朗出口西方的石油激增至2016年初制裁解除以來新高,并重新從沙特與伊拉克等競爭對手手中奪回流失的市場份額。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伊朗上月向包括土耳其在內的歐洲國家出口約110萬桶/日,幾乎達到制裁前水平,而且僅略低于出口亞洲的120萬桶/日水準。
道瓊斯6月12日報道,5月份印度的燃料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5.4%,燃料的消耗數量代表著石油需求,據PPAC數據顯示,燃料消耗共計1779萬噸。汽油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的240萬噸增長15.3%。液化石油氣(LPG)的銷售量增長11.6%至178萬噸,石腦油銷售量卻下降1.2%至107萬噸。用于鋪路的瀝青的銷售量下降6.9%,5月份的燃料油使用小幅下降2%。
據普氏能源資訊東京6月14日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13日晚表示,5月份日本乙烯產量環比4月份下降2.5%至53.5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日本乙烯產量則增加了5.8%。月度環比下降是由于旭化成三菱化學乙烯公司在5月10日關閉了位于水島的石腦油裂解裝置進行年度檢修。該裂解裝置計劃在7月3日重啟。該裂解裝置設計年產49.5萬噸的乙烯和32萬噸的丙烯。
據外媒6月13日德黑蘭報道,伊朗國家天然氣公司(NIGC)近日表示,伊朗和韓國日前簽署了一項合同,兩國將在今后的4年里共同開發小型液化天然氣(LNG)ISO集裝箱。這種設計特別緊湊的小型LNG ISO集裝箱在很多方面的應用性都很強,根據伊朗媒體報道,小型LNG ISO集裝箱能夠在低溫狀態中儲存LNG多達75天。
據道瓊斯6月13日消息,Stratas顧問公司表示,近來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對于數據的修正令美國首次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該公司表示:“近來EIA對今年2月份美國天然氣進口和出口的數據修正的結果顯示美國又創造了一個里程碑,這主要受益于頁巖氣革命。“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美國出口天然氣達到253319百萬立方英尺,而進口量為253240百萬立方英尺,進口量略低于出口量。”2月份美國凈出口天然氣79百萬立方英尺。
據道瓊斯6月13日消息,新加坡貿易商們表示,當前全球有逾50艘超級大油輪用于存儲原油,存儲量高達6000萬桶,因為自5月底以來油價已經下挫了10%,驅動原油所有者存儲原油,以便在油價上漲時進行出售。絕大多數超級大油輪停泊在馬六甲海峽。全球超級大油輪數量大約為700艘,去年底僅有約20艘用于存儲原油。
據外媒6月12日巴格達報道,為了擺脫本國對精制石油產品進口的依賴,伊拉克計劃在2021年前把本國的煉油能力提高兩倍。伊拉克打算在今年年底前把石油日產能提高到500萬桶。根據彭博新聞社匯編的數據,伊拉克目前能夠日產470萬桶石油。
據外媒6月12日援引業內知情人士稱,沙特7月份將限制原油供應量。沙特阿美上月通知亞洲煉廠,6月對亞洲供油將減少約700萬桶。據消息人士透露,沙特阿美7月分配給亞洲的石油共減少約30萬桶/日,降幅高于6月。其中,沙特阿美對主要在北亞的至少五個亞洲買家按照合約全額供油,但對印度、中國和韓國的供油量則降低。同時,他們對美國的原油配額也被大幅調降,同時還繼續削減對歐洲的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