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聚焦
7月9日晚,第22屆世界石油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會議中心拉開帷幕。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代表中國國家委員會出席理事會全體會議,率中國石油代表團參加大會。
7月10日上午,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王宜林做了題為《致力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構筑全球能源美好未來》主旨演講,深刻闡述了能源轉型與變革的新趨勢下,加強“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提升互惠共贏的油氣合作水平的重大意義,強調應共同攜手重點推動歐亞大通道、大市場和大產業建設,打造油氣合作利益共同體。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高級專員張宏民日前表示,即將推出的中國原油期貨針對引入境外投資者這一問題,已形成完善的準入與監管機制,確保實現原油期貨的國際化屬性。境外投資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與境內投資者的準入門檻沒有差別。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境內期貨公司開立專門賬戶,并將受到嚴格的監管。
受油價持續低迷影響,2016年石油公司被迫關停低效井、消減高成本油田產量。全國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投資和實物工作量雖大幅下降,但在中西部和海域仍獲得一批勘查突破,基礎地質調查評價取得重要進展。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0年來首次降至10億噸以下,天然氣連續14年超過5000億立方米。石油產量下降明顯,仍保持在2.0億噸水平;天然氣產量小幅下降,煤層氣、頁巖氣產量均創歷史新高。
7月3日,中巴經濟走廊薩希瓦爾燃煤電站竣工儀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薩希瓦爾地區舉行,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早期收獲重大能源項目全面建成投產。薩希瓦爾燃煤電站設計標準為2臺660兆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作為目前巴基斯坦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和建設速度最快的火力發電站,該燃煤電站年發電量將達90億度,預計可滿足巴1000萬人口的用電需求,有效緩解巴基斯坦能源短缺狀況。
據道瓊斯7月13日消息,加拉加斯資本公司近日表示,委內瑞拉石油產量正在下滑,每年令該國損失近70億美元,而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運營方面遇到阻力,并非是認真執行歐佩克的限產協議。委內瑞拉同意按照歐佩克的要求將原油產量降至197.2萬桶/日,其原油產量已較限額低了3.4萬桶/日,而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的產量卻在上升。委內瑞拉目前的原油產量較兩年前低了43.7萬桶/日,按照該國2017年以來的平均油價,這意味著每月損失逾5億美元,每年損失69億美元。
據中新社休斯敦7月12日消息,休斯敦塔洛斯能源公司發表聲明,宣布他們與墨西哥獨立能源公司塞拉油氣在墨西哥灣南部海岸,距多斯博卡斯59.5千米海域,發現大量原油,預估可開采儲量達1.4億—20億桶。此次發現的屬于輕質原油,其美國石油學會重力指標在28—30度之間。原油中還含有一些相關氣體。塔洛斯能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蒂姆·鄧肯表示,“這是一個真正的勘探項目”。伍德麥肯錫能源研究公司分析師表示,這次發現可被列入近20年來全球淺水海域原油開采的二十大發現之一。
據哈薩克斯坦通訊社7月10日報道,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長哈納特·波茲姆巴耶夫表示,該國主張穩步退出歐佩克(凍產)協議,并在1—2個月內增加產量。波茲姆巴耶夫表示哈薩克斯坦履行了石油減產,并期望哈薩克斯坦能夠充分履行石油減產協議。他對協議成效和油價上漲感到滿意,認為年底油價將上升至50美元/桶左右。
據普氏能源資訊7月10日新加坡報道,印度石油公司(IOC)財務經理沙爾馬近日在一次采訪中說,IOC日前簽署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份從美國進口原油的協議,同意從美國購買160萬桶Mars等級原油,這批原油將在今年10月份運抵印度。其中包括160萬桶美國Mars等級原油和40萬桶加拿大西部生產的原油。沙爾馬補充說:“就成本比較而言,我們發現美國原油很有競爭力,從美國購買更多原油是可行的。”
據路透社7月10日莫斯科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美國對該國實施的制裁將導致其多個項目的擱置,其中包括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項目。俄氣在一份為其即將發行的歐洲債券招股的說明書中稱,“美國實施制裁帶來的風險將包括推遲,或通過其他方式影響、阻礙多個項目的完工。包括北溪2號和土耳其溪以及在俄聯邦或世界其他地區的深水、北極海上與頁巖油氣項目等均將面臨諸多困難”。
據路透社7月10日伊斯坦布爾報道,伊朗一名能源官員表示,該國正準備啟動解除經濟制裁后的首輪油氣勘探國際招標,并期望借此吸引諸如BP公司和俄氣公司等在內的國際公司參與投資。伊朗已計劃著手開發現有的油氣田,下一步該國將聚焦于尋找新的油氣資源,并將于未來2—3個月內開啟14個油氣區塊的勘探招標工作。開放招標的勘探區塊大部分位于扎格羅斯、科佩達格和中東海灣地區,并約需最少1400萬歐元至8000萬歐元的勘探費用。
據道瓊斯7月7日消息,貝克休斯公司稱,在上周出現罕見的下降后,本周美國石油鉆機數量強勁反彈,最新一周美國石油鉆機數量增加了7座升至763座,創下自2015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過去的25周中,美國石油鉆機數量已經有24周出現增加,這一增加趨勢已經令油價承受向下的壓力,因為市場擔憂鉆井活動的強勁增加將令石油供應過剩局面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