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預警
據普氏能源資訊7月11日倫敦報道,著名行業研究集團國際天然氣協會(Cedigaz)11日表示,歐洲的天然氣需求在中長期內將幾乎不會從目前的大約4800億立方米/年的水平上出現任何增長,而天然氣的消費量將在2025年以后開始下降,年需求量將減少大約200億立方米。Cedigaz預測,歐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天然氣需求將停滯的地區,同時預測世界其他地區的天然氣需求將出現強勁增長。
據道瓊斯7月11日消息,國際能源署(I EA)署長比羅爾表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之一的卡塔爾和其波斯灣鄰國之間關系的僵持將不會影響全球能源市場。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卡塔爾外交危機暫時不會對天然氣市場造成重大影響。沙特和其盟友已經對卡塔爾進行經濟封鎖,但是卡塔爾繼續推進其巨大的油氣資源的投資開發。
近日,國際能源組織(IEA)發表2016年投資報告稱,去年油價下跌導致油企支出大幅削減,使得電力投資在去年首次超過油、氣和煤炭投資的總和。IEA表示,去年能源投資總額按年下降12%至1.7萬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油氣投資大減26%,僅有6500億美元。電力投資7180億美元,發電方面下降5%,電網支出卻提升,其中30%的增長來自中國配電系統支出。IEA預期,今年油氣投資將溫和上升3%,主要受美國頁巖油項目53%的增長以及俄羅斯和中東支出增加的推動。
據道瓊斯7月10日消息,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長10日表示,全球正面臨石油供應短缺的困境,這將令蓬勃發展的美國頁巖油產量無法被阻止。過去的3年中,油價的持續下跌已經減少了長期的原油勘探和開發項目的投資。他還表示,當前投資的缺乏將導致未來新增石油供應的減少,即使算上頁巖油產量。未來5年全球需要新增2000萬桶/天的產量才能滿足需求。
據道瓊斯7月11日消息,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首席執行長Patrick Pouyanne稱,該公司正將部分努力集中在像天然氣這種低碳排放能源的開發,因為受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影響,未來石油需求或下降。到2050年,原油需求可能不像現在這么高。
據路透社7月11日報道,OPEC石油供給量監測數據顯示,6月OPEC產油量增加逾30萬桶/日,總體OPEC13個成員國6月產油量升至每天3247萬桶,該數字超出OPEC5月統計的產油量每日33萬桶。主因在于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產油能力近期得到恢復,兩國產油猛增,與減產協議計劃的初衷有違并給布倫特期貨油價帶來壓力,導致產油國之間商討欲將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納入減產計劃中。
7月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5月份行業經濟運行報告。報告顯示,5月份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延續良好態勢。油氣和主要化學品市場供需平穩,價格總體漲勢趨緩,出口增長較快,行業效益繼續向好。但價格波動仍然較大,成本回升較快;投資動力不足,化工市場進出口壓力依然很大。1~5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610.4億元,同比增長60%,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每100元主營收入成本84.17元,同比下降0.09元;主營收入利潤率為6.11%,同比上升1.58個百分點。全行業虧損面為15.7%,比前4月縮小0.8個百分點。
預計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7.25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7.5%。預計上半年全行業利潤總額約為4300億元,同比增長約50%。其中,化學工業利潤總額3000億元左右,增幅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