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東
(430100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檢察院 湖北 武漢)
堅持創新發展 構建智慧檢務保障新格局
馬國東
(430100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檢察院 湖北 武漢)
“十三五”時期是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期和發展新體制形成期,也是檢務保障工作機制、制度、體制、理論的創新期和檢察觀念、工作方式、辦案機制、工作格局的轉型期。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成果,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為謀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因而,在檢務保障工作中,蔡甸區院要堅持創新發展的理念,努力構建智慧檢務保障工作新格局。
創新;智慧;格局
創新發展是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強調發展依靠的力量。檢務保障作為檢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的物質基礎,也是推動人民檢察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柱。
在創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智慧檢務保障關鍵是“智慧”,智慧源自“數據”,無數據不智慧。在互聯網時代,數據才是信息化的財富,誰積累的數據多,誰就擁有更豐富的資源。“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沒有數據,一切“智慧”都談不上。因此,數據的采集、搜集和積累非常重要。檢察機關司法辦案和司法管理數據、從其他政府部門授權使用或交換的數據、互聯網數據,都是“智慧”的源泉。如何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如何實現新時期檢務保障工作的戰略轉型,著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的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機遇,主動作為;如何與時俱進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服務和保障“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檢察機關打造智慧檢務保障工作的核心任務。
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都對信息化建設應用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孟建柱書記也反復強調要著力提升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善于運用大數據,以信息化引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而,檢察機關的智慧檢務保障工作要順應信息化快速發展和深度應用的時代潮流,牢固樹立向信息化要檢力、要戰斗力的理念。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檢察機關能否順勢而為,不斷提升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實現信息化與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構建智慧檢務保障工作的新格局,事關法律監督工作成效,事關檢察事業長遠發展。
然而,蔡甸區院在踐行創新發展理念,開展智慧檢務保障工作過程中存在六個問題:一是對信息化發展趨勢把握不準,運用信息化引領檢察工作現代化的意識不強;二是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不平衡情況較為突出;三是信息系統整合起步較晚,信息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與其他執法司法機關的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等需進一步加強;四是信息化與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還不夠,檢察工作中形成的海量數據利用程度不高,信息化手段不能完全適應檢察工作和檢察改革發展需要;五是重建設輕保障、重應用輕安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六是信息化運維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安全保密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短缺、隊伍不穩定、專業素質較為薄弱的情況還未有效改變。
電子檢務工程的推進程度和應用深度,決定了檢察信息化的整體建設和應用水平。因而,蔡甸區院在構建智慧檢務保障新格局中,要把電子檢務工程作為檢察信息化建設乃至推動檢察工作長遠發展的“龍頭”來抓,搶占制高點,著力在建設和應用上下功夫,努力把電子檢務工程建成“智慧檢務保障工程”,以信息化助推檢察工作現代化,實現檢務保障工作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
近年以來,蔡甸區院深入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強化“智慧檢務保障”思維,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以電子檢務工程為依托,大力加強檢務保障信息化平臺建設,采取多項措施,著力打造建設電子檢務工程綜合平臺,構建智慧檢務保障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檢務保障工作信息化、現代化水平。
一是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蔡甸區院將智慧檢務保障工作作為全院基礎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措施,制定智慧檢務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傳達智慧檢務保障工作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全院實際情況,提出建設檢務通系統、移動OA辦公系統、數據存儲云平臺和無紙化會議系統的具體措施;組建以黨組書記、檢察長為組長的智慧檢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智慧檢務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導協調,確保智慧檢務保障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堅實保障。為適合新形勢下檢察工作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層次地爭取智慧檢務保障經費。2015年,蔡甸區院共投入230余萬元用于智慧檢務保障工作,保障設備更新,人員培訓落實,為智慧檢務保障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可靠保障。蔡甸區院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加強與同級財政、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協調,將智慧檢務保障建設項目納入全區科技工作規劃,將所需經費列入財政計劃和預算,積極申請中央轉移支付專項資金210余萬元。
三是加強建設,構建信息化辦公平臺。構建立體化辦公和檢務保障平臺,以電子化、信息化、現代化辦公帶動檢察工作高效發展。蔡甸區院大力推進電子檢務工程建設,建成了集考勤、門禁準入、食堂消費為一體的檢務通系統,整合會議通知、普通公文審批及傳閱、在線實時接收檢務信息、請銷假、公務派車審批和互動交流等功能的移動OA辦公系統,數據存儲云平臺及無紙化會議系統。
四是開展創新型合作,節約成本提高建設效率。蔡甸區院在網絡及軟件應用上,與省移動、區移動公司深入合作,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力量,降低研發投資,提高建設效率。蔡甸區院利用省移動公司現有4G網絡全面覆蓋技術,通過4G網連接干警手機和本院信息中心云數據本臺,使干警在省內各地都能利用信息化軟件處理工作事務;同時借助省移動公司OA平臺,光纖專線連接到該院非涉密信息中心云平臺,節約建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加強培訓,提升干警信息化應用能力。蔡甸區院加大信息化應用培訓力度,邀請專業技術人員,以專題教學、軟件系統操作等多種主題開展技術培訓;采取以技術人員現場演示、骨干培訓指導一般干警等多種方式促進培訓的開展;同時鼓勵干警轉變思想觀念,引導干警樹立科技運用有效服務于辦案,服務于檢察管理的觀念,主動運用信息化、電子化辦公技術,并形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