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君
(361001 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 福建 廈門)
商業銀行保證金質押之法律分析
張藝君
(361001 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 福建 廈門)
保證金質押以其風險小、保管方便等特點,成為商業銀行較為青睞的擔保方式之一。最高院制定的《擔保法》司法解釋的第85條成為認定保證金質權是否已設立的主要依據,但該解釋過于籠統,導致銀行操作及司法實踐對于保證金質押的設立條件存在不同理解。本文嘗試對保證金質押相關的法律問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為銀行實務操作有所裨益。
質押;特定化;轉移交付
2015年1月,甲銀行與某建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建材公司以其在甲銀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內資金設立質押,為甲銀行向其旗下的市場承租戶發放的符合協議約定條件的貸款提供擔保。
某建材公司與第三人發生糾紛,法院凍結建材公司開立于甲銀行的保證金賬戶,而后依據生效的調解書強制扣劃。甲銀行向法院提出異議,法院經開庭審理后裁定中止執行,申請執行人又因此而提起了執行異議之訴,法院最終判決駁回。甲銀行在歷經了漫長的訴訟程序后才拿回了該筆資金。
在同一執行異議程序中,作為同樣遭遇的乙銀行所提出的主張卻未獲法院支持。法院在裁定中指出,出質人與乙銀行雖“達成了保證金質押擔保的書面合意”,但“案涉銀行賬戶并不符合特定化的條件,該賬戶自始至終為單位存款賬戶,資金進出頻繁,且記賬方式及業務流程均系存款賬戶”,銀行“雖可對賬戶狀態進行監管,但其是以單位存款賬戶而不是作為保證金業務進行操作”,因此“其質權并未有效設立”。
由此可見,銀行及法院對于85條規定的保證金質權設立的實質性條件 “特定化”,和轉移占有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并且法院之間對質權的設立條件也存在不同的觀點,所以導致銀行債權風險的產生。
保證金質押,是指出質人將金錢交存于其在銀行開立的專用賬戶,并承諾以該賬戶中的款項作為履行擔保責任的保證。[1]保證金質押雖為特殊的動產質押,其成立除了需滿足資金特定化及轉移占有實質性要件之外,還應當具有簽訂書面質押合同以及物權公示兩個條件。
《物權法》210條規定:“設立質權,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質權合同。”即質權合同是質權產生的前提,也是將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糾紛的重要依據。
物權法并未對書面的質權合同的形式有明確的規定,其可以是單獨的書面合同,也可以為主合同中的擔保條款,并不一定要求當事人另外簽署單獨的帶有“質押”字樣的合同。(2014)年申字第1239號案例中,法院認定債權人與出質人之間簽訂的《貸款擔保業務合作協議》的約定已經具備物權法中對質押合同的一般條款,應該認定為已簽訂書面質押合同。
故即使簽訂獨立的書面質押合同并非質權設立的條件,但雙方還是應就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量、債務履行期限、質物數量和移交時間、擔保范圍等進行了相應的書面約定。
動產質權的標的物需為特定的物,包括特定物特定化的種類物。[2]而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種類物,只能通過特定的方式賦予其特定化的性質。
實現賬戶內資金的特定性至少包括幾個方面:其一,保證金賬戶應是專戶,具有單一性,賬號和戶名都應當特定,不得隨意更換。其二,該賬戶應區別于一般的結算賬戶,賬戶內資金不再承擔日常的結算功能。其三,大多數的觀點認定,特定化并不等于固定化,因在多筆貸款發生的時候,賬戶內的資金會隨之浮動,但需保證轉入、扣劃、退還等操作與所擔保的債權對應,才符合特定化的性質。(2014)閩民終字第692號案件中,法院認定某支行起訴的數十件“保證金”質押系列案件中,各筆不同業務的“保證金”均存在該同一個賬戶中,但各筆資金進入該賬戶后未作技術區分,未能實現特定化,駁回其上訴。
理論及司法實踐中,有觀點認為,在質權人為其他銀行或非銀行主體時,保證金賬戶應由銀行以自身名義開立,以滿足移交債權人占有要求,才能定紛止爭。[3]但實際上質押物僅轉移占有而非所有權,占有是指對物進行控制和管理的事實狀態。而將保證金轉入銀行自己開立的賬戶,已經不僅僅轉移占有,還導致出質人喪失了質押資金的所有權,這與質權的性質不符。
保證金的占有主要表現在質權人對賬戶內的資金享有絕對的控制權,未經過質權人的同意,出質人不得隨意動用賬戶內資金,質權人有權在實現質權時扣劃保證金賬戶內的資金,故質押合同中對于上述兩點的約定十分重要,是證明出質人與質權人達成保證金轉移占有的重要依據。
(2015)閩民終字第705號案件中,法院以質權人雖在內部會計科目上作了識別,但在開戶時并未在該賬戶上專門標注“保證金賬戶”,且每份保證金與借款合同之間在外觀上不能形成一一對應關系,第三方無法從外部識別該賬戶內資金是否設有質權,從而認定銀行違反了物權公示原則而不具有優先受償權。
故為防止銀行因實際操作不當導致其權利的喪失,需要在設立初始,讓賬戶的形式外觀有別于普通的結算賬戶,以便于第三人能直觀的識別,進而獲得公示和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第11批的第54號指導案例中對保證金質押設立的條件進行認定,雖然各級法院審判類似的案件應當參照,但是認定的標準和方式都沒有統一,導致出現判決觀點各異。并且發生糾紛時,各級人民法院往往以沒有文件規定融資性保證金不得查封、凍結為由,對擔保公司開立在商業銀行的保證金賬戶采取司法凍結。[4]
作為質權人的銀行,應當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嚴格按照上述的保證金設立的條件進行操作,并且在法院凍結保證金時,及時的提出異議,這樣才能有效的保障保證金質押權,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權益。
[1]張國旭.論保證金質押的法律效力和風險防范[J].《理論觀察》,2015(9).
[2]高圣平.《擔保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
[3]李西川.保證金質押應符合嚴格的形式和實質要件[J].《人民法院報》,2015.
[4]劉曉宇.保證金賬戶可以特定化并構成貨幣質押[J].人民司法:案例版,2012(10).
張藝君(1992~),女,福建省廈門市人,現為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