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娜
遼寧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監察委的監督與被監督
郭麗娜
遼寧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中國熱播之后,反響劇烈,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話主題,其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一是題材貼合現在的中國現實情況反腐;二是該劇是最近多年來難得的一句大尺度的反貪污題材電視劇,腐敗的級別甚至達到了副國級。劇情精彩,但是反貪污機構稍有落后,因為同電視劇相比,中國現在有了一個全新的反腐利器—國家監察委員會。但是作為新生的事物,總是不確定與不穩定并存。這就需要首先從學理上找到突破口,然后加上對試點地區總結下來的經驗,才能在中國大刀闊斧的實施監察體制改革。本文將從“監察委員會的監督與被監督”角度,探討它的優點及可能存在的問題。
監察委;反貪污;監督;被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內監督的加強,應該說已經實現了黨內監督的全覆蓋,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黨組織和黨員。但是就監督對象而言,紀委系統是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監督;行政機關中的監察部門是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內部監督;審計局是對地方政府各部門和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工作;檢察院的反貪污賄賂部門是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貪污、賄賂、挪用公款、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職務犯罪案件進行立案偵查等工作;反瀆職侵權部門負責對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和他們運用手中的特權在非法的情況下拘禁和搜查。如上述,我國過去的反腐敗資源很多,但其資源分散、范圍狹窄,所以要做到真正的監督對象全覆蓋意味著所有“吃財政飯”的公務人員都是監察對象。
國家監察委員會將會利用到包括留置、詢問、詢問等在內的12種手段。由此可以看到,監察委員會不同于以前的監察機構,因為它將擁有偵查權能。但是對于此項權能有來自不同的聲音,當然包括反對的與贊同的。前者認為,監察委員會作為一個專責的監督機關,而偵查權屬于檢察院的特有職能,因此監察委員會不擁有運用偵查權的正當性;后者則認為,監察委員會如果想要樹立其權威性必須要在辦理案件的時候有屬于自己的偵查權,但是如果在運用上則還要從多方面角度考慮,以確保不會濫用特權。
1.監督職能。作為有監督作用的權力,當然會分為事前與事中監督還有事后的監察。事前監督起到一種預防作用,是對國家的公務人員對手中的權力是否濫用與遵守的一種監督;事中監督是對公職人員在整個工作過程中行使公權力的情況進行監督;事后的監察是通過將前兩階段的監督信息進行收集,對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正所謂“早發現早治療”,在處置之后,還會針對發生的問題利用柔性的手段例如教育,對違法的情況進行又一次的處置,以此起到真正的預防作用。
2.調查職能。是對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是否依法公正履職進行監督的法律手段。大致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調查。一般性調查是對發現的違規違法問題進行監督,依據行政法規收集信息,對監督發現的問題是否存在進行查證與核實,屬于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的常規性手段。特殊性的調查又被叫作刑事偵查,是一種強制性調查手段,具有限制或者剝奪被調查人人身、財產、通信自由等特征。一旦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被調查人有觸犯刑律的可能時,就要進行立案偵查,在國家監察權中調查權是最具威懾力和最重要的基本權能。
3.處置職能。處置作為一種終極職能,是根據法律法規針對前期的調查進行依法定性,并且得出最后的處分。具體根據嚴重程度不同分為監察處分與移動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兩類,其中監察處分又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免職、開除公職等處分。這里要注意兩方面。其一要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不能超越法律也不能規避法律;其二是對已經偵查完畢的案件是否要提起公訴。
1.黨的監督
改革開放的四項基本原則其中有一項就是黨的領導。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接受黨的領導也是應有之意。在中國,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掌著執政地位,王岐山同志曾經說:“黨和國家的治理體系包括依規治黨,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以黨章黨規為尺子,靠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其中以黨章黨規為尺子,意味著不管做什么治理什么都不能超越黨所規定的圓圈。十八大以來,中央最強調的就是規矩,黨有黨規,國有國法,無論你是多大的領導,多有權力的部門,這都是基本的規矩。
2.人大監督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監察委員會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邏輯關系是:一方面,監察委員會由人大產生、向人大報告工作并對人大負責;另一方面,根據監察委員會的職責定位,也要對國家的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并且根據規定,試點地區設立的監察委員會主任將會在本級人大開會期間產生,由此,監察委員會對本級人大負責,受本級人大監督有其正當性與合理性。
3.人民監督
在法治健全的二十一世紀,在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雖然不用擔心時局會面臨改朝換代的動蕩,但是貪污腐敗從來就不是上層統治階級可以自己解決的內部矛盾,正如前述所言,國家出臺的任何法律、任何制度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通過選舉選出自己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在人民代表大會上討論表決的所有提案也都是保護和捍衛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一切事宜。所以國家成立監察委,監察委進行監督工作,監督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工作人員,監察委的被監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應該由人民自己來完成。
1.自我監督
可以從工作人員的職責規定著手,來規避職權濫用。比如紀委根據自身的特質研究出了一種機制。分別從立案審查、財產扣押及財產保管上入手。如規定立案審查的時間只能為90日;財產扣押必須在被扣押人見證的情況下邀請見證人在場;對于財產的保管也要進行電子的錄音和錄像制度。所以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對于監察委員會也同樣適用。
2.法律規范監督
法律監督是促使領導干部依法行使權力的重要保證。法律規范的嚴明監督是主要領導干部的權力制約和監督的有效方式。即“誰也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不僅對于領導干部也包括公權力國家機關,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國家制定的監察法會對其法律定位及其權力運行都將做一個明確的規定,不僅如此,對于監察范圍、采用的監察手段和方法及運作程序都會做明確規定,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也要從監察委員會自身做起。
(一)嚴格依法辦事依法監督。著名法學家凱爾森直言:“法律規范之可被適用,不僅在于它由機關所執行或由國民所服從,而且還在于它構成一個特定的價值判斷基礎。這種判斷使機關或國民的行為成為合法的或非法的行為。這些是特定的、法律上的價值判斷。”所以,無論是從價值論上還是從法律規范上考慮,都要嚴格的依照法定程序、法律規范進行監督考量。尊重法律、遵守法律都來源于它有自身的安定性。
(二)多聽取群眾的意見,根據群眾的建議來改善自己的工作,將監督氛圍控制在一個和諧與健康的環境中。將制度控制在籠子中,這個籠子在一開始就要防止有漏洞出現,還要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出發,接納多種聲音、吸收各方有利的力量與才智,將籠子建的扎實、可靠。正如對貪官污吏的監督與監察機構的監督,都要讓公眾活躍的參與進來,對于國家公職人員的工作內容也要公開透明。對于監督機構的反腐工作定期做到公示一方面做到增加人民對于打擊腐敗成果的信心,一方面可以讓群眾監視機構的工作。
[1]姜明安.檢察監督與監察監督相互關系辨析[N].法制日報,2017-3-29.
[2]馬懷德.扎緊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Z].廉潔文化公開課,2017(11).
[3]吳建雄.監察委到底如何運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3-2.
[4]吳建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法理思考[N].學習時報,2016-12-15.
[5]馬懷德.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和主要任務[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1-10.
[6]葉海波.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憲法約束[J].武漢大學學報,2017(3).
D262.6
A
2095-4379-(2017)36-0090-02
郭麗娜(1987-),吉林遼源人,遼寧師范大學法學院,2015級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