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帆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檢察院,江蘇 淮安 223300
傳銷型非法拘禁案件呈現“三大典型特征”社會危害性大宜引起重視
洪 帆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檢察院,江蘇 淮安 223300
本文結合筆者所在檢察院2016年以來辦理的多起傳銷引起的非法拘禁案件,歸納案件呈現的系列特征,并探討對策建議。
傳銷;非法拘禁;傷害
近年來,全國各類傳銷活動屢禁不止,因傳銷引發的非法拘禁等暴力刑事犯罪愈演愈烈,以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為例,近兩年來該院共辦理傳銷型非法拘禁案件12件91人,最大一起案件共有41名涉案人員,涉案的34名被害人平均被非法拘禁16.4天,其中2人死亡、1人重傷、2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經分析研判,此類案件呈現出“三大典型特點”,社會危害性極大,宜引起重視。
辦案中發現,當前傳銷活動發展下線的途徑已由傳統的舉辦老鄉會、保健品直銷、張貼小廣告等方式,逐漸過度為借助互聯網平臺,以企業招聘、介紹工作、婚戀交友等為掩飾,騙取被害人信任并將其騙往傳銷窩點。以該院辦理的亢某、張某、衣某等8人非法拘禁案為例,犯罪嫌疑人衣某、方某等人通過網絡交友平臺,以介紹工作為名,先后將被害人李某、黃某等4名被害人騙至淮安,利用被害人不熟悉當地路況、舉目無親、心理依賴重等特點,將其帶至淮陰區王營鎮綿陽花園小區內租住的傳銷窩點。隨后,強行扣押上述被害人的手機、錢包、身份證等隨身攜帶的貴重物品,脅迫其繳納“食宿費”,安排睡地鋪、喝稀飯,實行“軍事化”管理。直至被害人李某乘看管不備,從六樓室外管道爬下并跑至附近派出所報警,4名被害人方獲解救。其中,被害人周某被非法拘禁長達34日。
辦案中發現,該類案件所涉傳銷活動的暴力性、極端性不斷升級,從傳統的巧言令色、精神洗腦等溫和手段,逐漸過度為以成功學、孝道、互聯網金融等為包裝,以侮辱、恐嚇、體罰、捆綁、毆打等方式,強行對反抗人員進行暴力“說教”。以該院辦理的王某、姬某等41人非法拘禁案為例,該案被告人姬某、胡某等傳銷人員為發展“下線”,不斷向該案被害人灌輸“改變人生命運從這里開始”“要盡孝就要當人上人,就要靠人脈致富”等歪理邪說,鼓吹“三商法”(即通過幾何倍增方式,靠人際關系賣貨)致富論。當發現跳樓逃跑失敗的被害人楊某腰椎受傷無法行動后,不但未將其送醫救治,反而以強行拖拽、開水燙腳、煙頭燙腳等方式變本加厲進行折辱,最終導致被害人楊某重傷一級,喪失勞動能力。
辦案中發現,涉案傳銷組織均呈現較為明顯的“5級3階制”特征,經濟利益層層向上輸送。犯罪嫌疑人大多以“家庭”為單位,10人左右一伙分開租住在不同片區,以直銷為名義不斷發展下線并依級別獲取不同比例提成。以該院辦理的“天津天獅生物發展有限公司”傳銷組織系列案件為例,2014年4月,被告人宋某、黃某帶隊將非法傳銷組織“天津天獅生物發展有限公司”網絡的一支從河北廊坊遷移至淮安市區境內,租房建立傳銷窩點。該傳銷組織打著“天津天獅生物發展有限公司”的名義(經查證,確有該合法直銷公司),以銷售“碧泉”、“卡蒂維妮”牌化妝品為名,騙取被害人繳納2800元購買一份產品(實際無產品,此2800元為人頭費)加入組織,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返利的依據,引誘、訓斥被害人繼續發展他人參加組織。被害人在不間斷的暴力脅迫下,往往自己散盡錢財購買“產品”,甚至哄騙親朋好友前來,直至“資源”榨盡,方得以脫身。
檢察機關建議:一是要強化教育牽引。從年齡學歷上看,該類案件涉案人員多為輟學、無業青年,平均學歷僅為初中或中專,平均年齡23.6歲。價值觀念缺乏引導系其走上傳銷道路或落入傳銷陷阱的重要原因。學校應凈化校園環境,進一步加強思想、法治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控輟保學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積極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敲響網絡詐騙及傳銷警鐘;二是要強化上游打擊。從抓捕效果上看,涉案傳銷組織均采取單線聯系、“無紙化辦公”、“流動坐寢”(“領導”到不同的窩點上課)、“七大殺手”(傳銷組織內部紀律制度)等反偵察手段,偵查機關往往難以打擊到上游違法人員,致其一方面以殘忍手段打擊報復意圖逃跑、抗拒加入的被害人,另一方面化整為零、流竄作案以逃避公安、工商機關查處行動,“傳染”力和破壞力極強。工商、教育、公安、人社部門應以今年8月印發的傳銷活動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深挖、嚴懲傳銷活動組織者和骨干分子,積極摧毀傳銷網絡;三是要強化網絡巡查。從作案手法上看,該類案件多借助互聯網平臺“拉人頭”,網監部門應加強對網絡聊天內容敏感、異常群體的監控,加大對網絡交友、招聘、婚戀等平臺的紀律整肅和隱患檢查;四是要強化綜治群治。從地域分布上看,涉案傳銷組織骨干分子均為陜西、河南、山東等外省籍貫,由“領導”帶隊集體潛入淮安并開展傳銷活動,傳銷窩點廣泛分布于市區至城郊的租住民房中。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外籍無業人員的風險預警,細化常住人口登記管理工作,與社區居委會形成聯防聯動工作格局,不定期開展治安巡查并以家訪、抽查等方式加大對民租房的隱患排查力度,建立傳銷線索有獎舉報機制,堅決斬斷傳銷觸角;五是要強化事后救濟。從損害后果上看,由于傳銷型非法拘禁案件的“金錢、肉體、精神”三重暴力性,被害人輕則損失全身財物、飽受皮肉之苦,重則傾家蕩產、精神混亂、肢體殘疾。應對被害人家屬應加強救濟與安撫,對執迷不悟的重度“中毒”者應加強批評教育,對其他獲救被害人應加強心理疏導、就業幫扶、安全保障工作,積極消除此類非法拘禁案件帶來的衍生傷害。
D924.3
A
2095-4379-(2017)36-0110-02
洪帆,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檢察院政治處,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