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泉
青島大學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論我國實行審判中心主義的利與弊
徐 泉
青島大學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審判中心主義作為現代法治國家認可的一項重要的刑事司法原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項原則對整個訴訟制度和訴訟程序的構造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整個訴訟過程中處于核心的領導地位。不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歐美法系國家對于訴訟程序的改革都逐漸偏向于審判中心主義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不應當局限于庭審階段的改革,而應當通過對整個訴訟程序的改革促進刑事司法制度的進步。所以,我們就我國實行審判中心主義的利與弊進行討論。
審判中心主義;法治;刑事訴訟程序;法庭審判
在我國刑事司法領域中,諸多學者普遍認可審判中心主義在訴訟程序中的地位,為了保障訴訟程序的中立性以及訴訟結果的公正性,維護司法權威,在修改過程中不斷確立抗辯式審判模式,與我國過去的審理案件之前先閱讀卷宗、抗辯雙方當庭舉證等形式上的審判方式——有的學者將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形容為“流水作業式”的構造模式。①應該首先正確的認識和研究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內容,從而將其完全融入到刑事訴訟改革的全方位。
西方國家的法官一直以來都是中立的裁判者,對偵查機關的偵查行為有權進行合法性司法審查,并通過審查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公權力的損害以維護國家司法公信力。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對偵查機關的行為主要是采取事前的批準。而在審判中心主義的模式之下,兩大法系都賦予了審判機關及法院一定的權力用以對公訴機關的檢察行為進行合法性司法審查。這種審判中心主義模式與歐美法系國家所強調的三權分立、權力分離是有相通之處的。
審判中心主義的關鍵在于:首先,從審判層面來看,在刑事訴訟中的法庭審判活動直接決定著特定公民的刑罰權,此環節涉及到對公民合法權利的維護以及對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進行懲罰,這些行為都需要一個在整個刑事訴訟階段起著中立地位的司法機關來裁決,并且這種裁決應當具有公正性和權威性,不受任何外部權力的壓制,所以審判機關是最適合的司法機關;其次,從中心層面來看,意味著審判主義應當處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其他的訴訟活動都應當作為審判活動的輔助程序。
首先,我國確立的審判中心主義模式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權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論依據。審判機關通過合理審判的方式以及作出公正的審判結果從而使得公民的合法權利得到有效的維護,司法公信力逐步提升。
其次,我國確立的審判主義中心模式對于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之間的訴訟構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導方向。在我國訴訟模式中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相互配合、分工負責、相互制約,這種三權分立的模式并沒有體現出刑事訴訟整個過程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審判中心主義模式的出現充分的發揮了審判機關的職能,明確了三機關之間的職責分配,從根本上解決了訴訟職能混亂所導致整個訴訟程序秩序混亂的現象。
最后,我國確立的審判中心主義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審判機關的庭審職能從而實現程序正義實體正義。刑事訴訟過程中的舉證、質證等訴訟行為都是為了保證訴訟結果的公正性和訴訟過程的獨立性,審判中心主義模式為這一系列的行為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國的刑事訴訟在審判中心主義的發展正處起步階段,所以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偵查中心主義”模式可能在一段時期內在我國的刑事訴訟中仍然會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這種現象會削弱審判機關的權威,使得檢察機關不受審判機關的牽制,可能會導致國家公權的濫用,降低司法的公信力。這極易破壞刑事司法的穩定性已及使得庭審程序混亂,從而無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我國因此確立的審判中心模式正是現代司法體制改革的進步表現,解決了司法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弊病,使我國司法體制不斷革新,刑事司法化不斷強化。
[注釋]
①陳瑞華.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24.
[1]周虔.我國審判主義改革的實質辨析[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6.
[2]章薇.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審判中心主義[J].法學研究,2005(5).
[3]吳一波.中德形式回避制度之比較[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5).
[4]陳衛東.形式審前程序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李心鑒.刑事訴訟構造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6]胡錫慶.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法治出版社,2001.
[7]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8][美]戈爾丁.法律哲學[M].齊海濱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
D925.2
A
2095-4379-(2017)36-0213-01
徐泉(199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青島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