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谷巍
做好心理建設別認栽
文_谷巍
如果有職工問:我這人既沒能力創新,也沒能力創業,身邊又沒有大能人;我還很木訥,想法兒不多,腦子轉得慢,不想出頭,不愿擔風險,只想單位穩當些,工作穩當些。
這該怎么辦?
細想想,這類人確實很多。我這樣描述一下,看是不是對他們的速畫像:從小不愛學習,成績老在班里打狼;高中后勉強考上一所二本或大專,看似學到了思維方式和手藝,但一入職,發現用不上,還得從頭學;跟著團隊干啥都行,一讓自己挑頭兒,就六神無主;平時只愛看消遣性質的書籍,沒啥天賦,認知總是挺淺,思維比較僵化,行動上經常前怕狼后怕虎……
一句話,工作中,職場上,咱就是一普通人。
都這樣了,還起哄似地跟著創業和創新,那不是趕鴨子上架嗎?上不去,摔下來,挺疼的,摔不好還會骨折或內傷。所以,咱得認清自己,去一家單位,老實干好自己那攤活兒,別遲到,別早退,別曠工,別讓下道工序的人煩你,別出事故;別乍刺兒,別擰,別犟,別橫,別蠻……
這么說并非成見并非瞧不起人。地球上不管美國人還是中國人,絕大多數都是這種人,或者說不得不成為這種人。現在一提創業和創新,不管央視還是地方小報都一通烏泱,好像誰都可以上手。其實除了稟賦、認知、能力、資本和環境,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心理。
可很少有人提。
有位企業家說,你要想創業,就得準備過非人的生活。你的心理若沒這個硬度,趁早歇菜;看過美劇《硅谷》第二季沒有?主人公因創業壓力嚴重盜汗;身邊不少創業的朋友不僅自己沒有穩定收入,還要面對等著發工資的員工,面對等著生活費的老婆孩子父母大人,還有談不下來的客戶、收不回的貨款、時時找茬兒的工商稅務……哪個不讓你焦頭爛額?
這且不說,還經常發生意外:其他股東結伙與你作對、二老板跑路、店鋪沒著落、網站服務器被惡意攻擊、百度封了你的廣告聯盟賬戶……
你啥啥條件都不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具備,那還談什么?
國際化經濟一大特點是大分工、大協作,這需要創業者,也需要創新者,更需要把創業者和創新者的想法變成產品的操業者。沒能力成為創業者和創新者不必強求,老老實實做好操業者。大多數人不都是這樣嗎?
只是有一條,做好心理建設,別認栽,踏踏實實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