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G省Y市社區矯正試點情況為對象的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耿燕君 李盼盼 趙中陽 丁 藝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
論當前我國社區矯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G省Y市社區矯正試點情況為對象的分析
耿燕君 李盼盼 趙中陽 丁 藝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社區矯正是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經過十幾年的試點,該項制度逐漸成熟,立法活動亦已提上日程。通過對G省Y市社區矯正試點情況的具體調研,總結存在的認同不足、人員配置失當、經費不足、協調不力等問題,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征求意見稿)》,對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立法完善進行分析,并對實踐中的問題提出對策。
社區矯正;試點問題;立法完善
社區矯正是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適用于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以下簡稱“矯正對象”)。經過十幾年的試點,該項制度逐漸成熟。《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征求意見稿)》(后文簡稱《意見稿》)已向全國民眾廣泛征求意見,立法活動已提上日程。社區矯正實踐中存在哪些問題,立法中如何完善,實踐中有哪些應對之策,值得深入研討,筆者試通過對G省Y市社區矯正試點情況的具體調研,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思考,以期對《社區矯正法》的出臺有所貢獻。
我國社區矯正自2003年開展試點,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2013年,社區矯正工作在全國全面開展。2016年末《意見稿》出臺,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仔細研讀該稿以及《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主要包括總則、實施程序、監督管理、教育幫扶四部分,不難發現雖然對社區矯正的內容提出了要求,但仍然是一種抽象的原則性規范,缺乏具體明確的內容。因為無論是監督管理,還是教育幫扶都并非社區矯正的專有內容,監禁矯正同樣存在這些要求。
為客觀了解社區矯正運行的真實情況,求解立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專門走進Y市躍進橋社區,向社區劉書記了解該社區的矯正工作。筆者試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
(一)居民認同度不高
社區矯正并沒有完全被所有人所接受,一些西方國家將居民反對社區矯正這一現象稱為“居民排斥綜合癥”。①相同地,“犯罪就該坐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樸素刑罰主義思想使得我國很多民眾不能理解社區矯正的意義,因而很多人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社區矯正對象,一旦知道矯正對象在社區中服刑就會產生排斥和戒備心理,顯然不利于矯正工作的進行。龍勃羅梭認為,必須采取措施讓罪犯提高自信和自尊,使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外界的認同和尊重,以此來激發他們棄惡揚善。②
(二)矯正小組人員配置問題
《意見稿》規定,矯正小組包括: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所在單位或者就讀學校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志愿者,但更為具體的內容并未明確。為此我們專門走訪了矯正人員,發現人員配置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人手不足、志愿者不固定:社區矯正人員普遍身兼多職,未能實現專職化。當問及矯正人員對工作人員配備問題的看法時,他回答,人員配備不合理,一個人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社區矯正工作環節較多,任務繁重,需要大量的工作者。并且我國司法部也明確要求每個承擔社區矯正工作的基層司法所,應由3人以上組成專業的社區矯正工作者隊伍。除此以外,大多數志愿者為社工和法學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只是利用課余時間偶爾做一下志愿服務,一旦課業加重或者面臨畢業就離開,如此一來,志愿者隊伍穩定性得不到保障,最終導致社區矯正工作流于形式。
第二、社區矯正人員專業性不強:首先,矯正人員普遍缺乏應有的專業背景。國外一些國家要求社區矯正人員在工作中必須要具有進行風險評估、階段性評估、個別化矯正、心理矯正的能力。其次,矯正人員的崗位培訓時間不足。短期非制度化的崗位培訓導致矯正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工作執行能力不夠,例如矯正方式過于單一、忽視了心理矯治,使其在后期的實際工作中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
第三、矯正人員身份和責任不明確:一方面,《意見稿》中關于矯正人員的身份規定得不夠明確具體,矯正人員的身份有些不倫不類、很尷尬,缺乏形象,沒有統一的著裝,沒有全國通用的工作證件,在矯正對象面前他們沒有威懾力。另一方面,《意見稿》對于矯正人員的義務與責任規定得較少,這個不利于矯正對象的權利保障,對于矯正對象而言必然是很大的危險來源。
(三)流動人口在社區矯正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方面,流動人口矯正對象往往是臨時居住在一個地方,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淡薄,與附近的居(村)民接觸少,鄰居對他們缺乏必要的了解,導致對其調查核實證據收集渠道少、難度大,加之法規對監督人責任義務規范較少,其家人親屬監督幫教意識差、盡責少,更給矯正工作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流動人口矯正對象往往外出多,經常請假,甚至頻繁變更居住地,這導致短期脫管現象時常發生,增加了管理風險。
(四)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
《意見稿》關于未成年人的只有一條,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專章相比,確實忽略了社區矯正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與保護作用。隨著現在犯罪低齡化趨勢愈演愈烈,社區矯正的作用不言而喻。實踐中,原學校想方設法勸退未成年犯,也很難找到愿意接收他們的新學校。有的學校提出,既然一般違反校規的行為都可以被開除,那么比違反校規更加嚴重的犯罪為何不可以開除?這些問題需要在立法機關的主持下,召集教育主管部門會同司法機關共同解決。③
(五)經費不足,公益性未得到體現
我國實行中央、省、市、縣、鄉五級財政,社區矯正經費目前正面臨尷尬的境遇:第一,監獄矯正經費主要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負擔,而社區矯正經費主要由省級以下財政負擔,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社區矯正經費保障難以落實,造成全國各地社區矯正經費保障差距較大的尷尬局面。第二,監獄矯正經費單列,而社區矯正經費沒有單列,使得社區矯正經費保障缺乏堅實財政基礎。④以G省為例,社區矯正對象大體上已經占全部服刑人員50%以上。但是,與監獄矯正成本相比較,社區矯正經費標準還是處于相對較低的保障水平。經費主要除了由政府承擔之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支持,目前這種情況,顯然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是不夠的,社區矯正的公益性質沒有體現。
(六)矯正對象的就業問題
劉書記說:“我們每周會保證一定的時間讓矯正人員參與勞動,培養他們的就業技能。”筆者認為,除了就業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就業平臺的提供,這些矯正人員重回社會難免遇到歧視,在此之前提供一些就業平臺是必要的。
(七)政府部門協調合作不力的問題
從現有試點地區調查的情況看,各部門“單兵作戰”的情形比較突出,每個職能部門僅在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內完成相應的矯正工作,銜接不足或者職責界定不明的情況不可避免,必然造成矯正成效的降低。社區矯正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更不是一個部門的責任,除了集合社會各界力量,更需要的是政府各部門聯合起來,各司其職,協調合作,相互支持。
社區矯正中存在的問題既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實踐中的困難,如何破解矯正難題,筆者試從立法與實踐的雙重視角提出對策。
(一)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對社區矯正的理解與認同
社區矯正與監禁矯正的區別之一在于,在矯正過程當中就要放下對矯正人員的偏見歧視,幫助和見證他們重回社會。端正居民心理層面的認識,同時提高其知識層面的認知,這就有賴于普法宣傳工作。只有改變了居民的認知,才能從根本上呼吁其協助矯正工作,幫助矯正人員重回社會。
(二)完善矯正小組人員的配置
第一、社區矯正機構應當配備充足的工作人員,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打造一支職業的社工隊伍。目前,部分高校開設了社工專業,也有走進社區的課外實踐活動,但基于長遠的工作考慮,很少有人繼續堅持志愿工作,在大陸還未形成社工職業團體。社工職業化不僅能解決志愿者不固定的尷尬局面,還能給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此外,專業的社工應該持證上崗,這些都需要財政保障。
第二、針對社區矯正專業化建設問題的對策:1.篩選社區矯正人員時要以擁有法學、心理學、社工等專業知識背景為錄用標準,此外為了留住優秀的社區矯正工作者,國家在提高其準入資格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其工資待遇水平,制定激勵政策,吸引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2.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其心理矯正能力,完善心理矯治機制,積極探索和學習國外先進的心理矯治理念和方法,如自我管理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應激管理技術等,⑤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走出自我否定的心理困境,消除再犯心理。
第三,在立法中明確矯正人員的執法地位,明確其義務與責任,各司其職,不缺位、不越位,例如,矯正對象所在單位、學校不能排斥,處理好其與周遭同事、同學的關系,社工、志愿者做好具體的志愿服務,村(居)委會做好對接工作等,《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8條第2款規定,司法所應當與矯正小組簽訂矯正責任書,這是一個有效的措施,這份責任書是雙方的權利保障與義務要求,應當在實踐中加以細化并嚴格執行。
(三)在立法中加強流動人口犯罪的社區矯正管理
將流動人口矯正對象的走訪調查、信息核實、銜接接收、監督管理、幫扶解困、解除幫教銜接等環節作出詳細的規定,做到有法可依。特別是需要嚴格請假外出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流動人口矯正對象流動期間異地委托管理制度。
(四)在立法中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
未成年人是社區服刑人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具有人員數量少、矯正時間短、身心狀態特殊、社會聯系較弱等特點,應當根據這些特點對他們采取相應的對策,包括謹慎適用社區矯正、體現區別對待精神、組建合理的工作隊伍、落實嚴密的監管措施、開展有效的教育活動、解決突出的家庭問題、進行恰當的心理干預。⑥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把法制教育貫穿其中,應當作為對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開展的教育項目的基本內容。
(五)加強社區矯正的經費保障
第一,單列社區矯正經費,使社區矯正經費保障達到與監獄矯正同等重視的水平和力度。第二,實行中央和省級財政分級負擔體制,這是解決地方各級政府工作經費緊張的有效辦法。第三,社區矯正工作的立足點、落腳點在鄉鎮(街道)、在基層司法所,因此,加強以司法所為重點的社區矯正基層基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此外,加大對社區矯正制度的宣傳力度,讓公民都了解社區矯正的目的與重要性,從而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主動為社區矯正貢獻力量,最大程度地發揮社區矯正制度的公益性質。
(六)提供更多的就業平臺
在培養矯正人員勞動技能的同時,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就業平臺,例如發布一些鼓勵企事業單位聘用矯正對象的政策,與其達成長期的合作關系,為矯正對象鋪好重回社會的道路,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
(七)加強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
從我國司法行政機關職能現狀來看,我國司法行政機關本身具備刑罰執行職能,具有管理、矯正罪犯的資源和經驗,可以滿足矯正的“技術性”“專業性”的要求,無需從零做起、另起爐灶。⑦因此,賦予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執行權力,將監獄行刑工作與社區矯正工作整合于一個統一的權力系統之中,有利于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結和互動,取得行刑效益最大化,也與筆者在前面所提到的確立兩大矯正體系的觀點相呼應。當然,司法行政機關在實行社區矯正時,也需要得到公、檢、法等機關的配合,這是自不待言的,也要聯合社保局、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等相關部門,全方位地支持社區矯正工作。
[ 注 釋 ]
①Todd R.Clear et al.,American Corrections Belmont , CA :Thomson/Wadsworth ,2006:252.
②[意]龍勃羅梭.犯罪人論[M].黃風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0.
③匡敦校.中國未成年人社區矯正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1).
④馬長生,田興洪.完善體制機制 強化社區矯正經費保障[N].檢察日報,2016-5-16.
⑤李曉.河北省社區矯正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燕山大學, 2012.
⑥吳宗憲.我國未成年犯罪人社區矯正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
⑦董補民律師.社區矯正淺論[EB/OL].http://www.66law.cn/lawarticle/12652.aspx,2017-5-5.
*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513987006Y)。
D
A
2095-4379-(2017)21-0049-03
耿燕君(1994-),女,漢族,江蘇溧陽人,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法學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刑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