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 淮安 223001
?
對法官助理職責的看法
周 丹
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江蘇 淮安 223001
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官助理職責的具體規定中,有兩項是需要仔細斟酌的,因為該兩項規定與目前我國的訴訟法律制度有相抵觸的地方。其一,法官助理不應當享有庭前調解權,這是與法官助理身份不相符合的。其二,由法官助理草擬法律文書是不合理的。目前對法官助理職責的規定極易使法官、法官助理及書記員這三者之間的職責產生混亂。法官助理本身不應當享有審判權,當然也應包括調解權在內。不應將草擬法律文書規定為法官助理的法定職責。
法官助理;職責;庭前調解權;草擬文書
(一)具體規定
每個國家對法官助理職責的規定是各不相同的。英美法系國家大多對法官助理職責規定得比較概括抽象,因為這些國家著重注意的是法官助理的從屬性,認為法官助理職責也應該從屬于法官。大陸法系國家大多對法官助理職責規定得比較具體詳細,因為這些國家更看重法官助理職責的獨立性,認為法官助理是獨立于法官而存在的,職責也應該是獨立的。但縱觀各國對法官助理職責的規定,可以發現法官助理職責基本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有關事務性的輔助工作,一類是有關程序性的輔助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作為推廣法官助理制度的最高法院機構,也借鑒吸取了很多國外法官助理制度的有益規定和經驗,對法官助理的職責作出了相關規定,這集中體現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意見》(以下簡稱《試點工作意見》)中。《試點工作意見》對法官助理職責作出了十二項細致的規定。具體包含:第一,審核查閱案件訴訟材料,歸納爭議焦點和整理當事人提交證據。第二,代替法官在庭前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第三,確定案件的舉證期限,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第四,根據案情和法律規定,進行指定法定代理人或是辯護人的相關事宜。第五,根據案情,調查收集相關證據并進行核對。第六,處理當事人及各類訴訟參與人的申請閱卷或是來訪咨詢等事宜。第七,處理各類委托審計、申請鑒定等事務。第八,協助法官進行訴訟保全措施。第九,根據案情,為法官準備對案件審理有益的各類參考資料。第十,確定案件開庭審理日期等事務。第十一,草擬裁判文書。第十二,法官交付的其他與審判有關的輔助性事務。由這十二項具體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法官助理職責也是包含兩大類,既包含程序性輔助工作,又包含事務性輔助工作。當前我國試行法官助理制度的各個法院幾乎都是根據這十二項具體規定來確定法官助理的職責。
(二)我國法官助理的職責規定存在的現實問題
1.與現行訴訟法律制度存在沖突
筆者認為《試點工作意見》的十二項規定中有兩項是需要仔細斟酌的,因為該兩項規定是與我國現行訴訟法律制度相抵觸的。其一,法官助理不應當享有庭前調解權。審判活動包含多種活動,法院調解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活動。法院調解也是審判權與處分權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法官指導作用下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法官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是具有與判決書相同的法律效力的。倘若法官助理享有庭前調解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官助理享有一定的審判權,而這與法官助理的實際身份又是不符合的。其二,由法官助理草擬法律文書是不合理的。審判權力最重要的延伸就是制作裁判文書,制作裁判文書是法官最重要的職責。法官審理案件的最重要成果就是撰寫裁判文書,裁判文書的撰寫不是輕易得出的。它要求法官寫明案件事實、事實理由以及適用的法律依據。撰寫法律文書就是法官對案件進行推理再現的過程,這一過程包含了法官對案件事實經過慎重的內心確認后才得出相應的裁判結論。裁判文書是展示法官水平的重要依據,它集中表現法官的審理水平、理論功底等。裁判文書是向大眾展示司法的公平正義的最重要的載體。但法官助理只是法官的助手,并不是案件的實際裁判者,倘若由法官助理草擬裁判文書,根本無法反映出法官自由心證的整個過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法官助理常常庭前就與當事人接觸,但之后很多法官助理又不會繼續參與案件的整個庭審過程,若由這些法官助理草擬法律文書,那么必然會影響到法官對案件結果的認定。如果長此以往,會不利于法官專業素質的提高,相反,一些優秀的法官助理還很有可能掩蓋某些法官撰寫裁判文書水平的低下。[1]如此一來,法官精英化最終只會化成一句空話。
2.法官助理、法官與書記員之三者之間的職責存在混同
目前對法官助理職責的規定極易使法官、法官助理及書記員這三者之間的職責產生混亂。實踐中,法官助理做的某些事務往往屬于書記員的職責范圍;在一些基層法院,書記員又常常會在法官的交辦下,去做一些審判性事務,這些審判性事務通常屬于法官職責范圍內。實踐中的類似做法實際上混同了法官助理與書記員的職責,無形中給法官助理增加了負擔,從而不利于充分發揮法官助理輔助法官的能動作用。[2]最高院對法官助理職責的十二項具體規定與目前書記員履行的職責范圍存在很多重合之處。這種職責的重合混亂又會導致實際工作中出現推脫、扯皮現象,繼而不利于法院審判業務工作效率的提升。
針對《試點工作意見》對調解和草擬文書的規定與現行法律規定有沖突的情況,應考慮對這兩項規定進行一定的完善。首先,法官助理本身沒有審判權,調解權包含在審判權之內。穩妥的做法是在庭前準備階段,法官助理可提前與當事人溝通,詢問各方當事人意見,看當事人是否同意調解,如果各方當事人自愿同意調解,則可以由主審法官主持進行調解,法官助理可以從旁協助主審法官進行調解。其次,不應將草擬法律文書規定為法官助理的法定職責。草擬法律文書是法官最重要的職責,也是法官的法定職責,法律文書是充分展示法官裁判水平和理論功底的審理成果。比較妥當的做法是將草擬法律文書規定為法官助理可以享有的一項權利,而不是義務,這種權利的行使是有條件的,必須征得法官的同意,法官同意后,法官助理可以代其草擬法律文書,法官助理草擬的文書必須經過主審法官的審核修改才能交由審判長進行簽發。經過如此對兩項規定的完善,筆者相信是有利于法官助理業務能力的提升和鍛煉,從而有利于法院審判業務的長足發展。
[1]蘇力.法官遴選制度考察[J].法學,2004(3):6.
[2]楊太蘭.法官助理制度若干問題探討[J].人民司法,2006(6):49.
D
A
2095-4379-(2017)21-0137-02
周丹(1989-),女,漢族,江蘇淮安人,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就職于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