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先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71
?
《合同法》視野下關聯交易的法律探析
趙勇先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271
市場經濟時代,賦予關聯交易行為充分的生存空間,因其與生俱來的非公允性,在效率與公平的價值天平上難以實現平衡,成為無法解決的難題。在《合同法》的視野下探究關聯交易,對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聯交易合同;意思自治原則;合同效力;撤銷權
關聯交易即為關聯方之間的交易行為,《企業會計準則》詮釋為: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其施加重大影響。《公司法》進一步明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是關聯關系。總之,關聯交易是主體之間有特殊影響、控制關系且發生利益轉移的交易行為。因此,被學術界形象地比喻為“大股東左手與右手的交易”①。
由此,關聯方的合同交易行為即為關聯交易合同。
關聯交易合同是特殊類型的合同,表面上與普通合同并無區別,而基本原則上,卻與《合同法》平等、意思自治、公平原則起著強烈沖突。
平等原則是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及合同法的公理性原則②,關聯交易反映出雙方當事人影響和控制關系,決定合同雙方地位的不平等。通常體現在一方對另一方的股權控制、直接或間接管理、人事關系,以及形成影響和控制的其他關系等,使被控制方喪失了獨立人格和平等地位,沖擊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合同權利義務平等理念的根基。意思自治原則來源于亞當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內涵決定了關聯交易合同只能是控制權人實現單方意志的工具,使“協議行為”、“意思表示一致”,等概念徒有虛名③,甚至出現自己代理以及雙方代理的局面,強烈地對抗了代理規則。公平原則是合同法要實現的重要任務,自由合意是實現公平原則的前提,公平競爭、等價有償是公平原則在實踐中的表現。不具備平等自愿的締約基礎,控制方支配之下的“自我”交易過程,實際上是對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損害及其他方良性競爭利益的破壞。
合同效力,是法律賦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拘束當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強制力。合同基本原則的缺失,凸顯關聯交易合同效力的局限。
(一)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合同效力
顯失公平是公平原則缺失的后果,是非公允關聯交易合同最普遍的表現形式。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的權利。因此,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合同可歸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范疇,合同效力會因當事人行使請求權而發生變化,彌補了公平原則的缺失。
(二)自己代理、雙方代理的關聯交易合同效力
關聯交易雙方達成協議,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代表公司締結合同,形成了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的局面。代理行為構造由此改變:意思表示發出與受領由同一人實施,不存在行為的相對人④。利益的糾結,導致代理人喪失了公正立場,一般被嚴格禁止。《民法總則》也持否定態度,但給予一方或雙方追認權:除被代理人同意或追認、雙方同意或追認,嚴格禁止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然而,法律并未揭示其性質,它們與效力待定和可撤銷合同確有相似之處。筆者認為,若將其視為效力待定合同,更有利于保護相對人的利益。
揭開關聯交易合同面紗,規制并調整不當關聯交易合同,建立以《合同法》為中心的規制體系,完善相關立法設計,尋求規則重塑之路。
第一,《合同法》中引入關聯交易合同概念。關聯交易作為法律術語,頻繁地出現在《公司法》、《會計法》和《證券法》等不同法律部門法律、法規中,將關聯交易合同概念引入《合同法》至關重要,是重塑規則的首要任務。
從發電收入來看,麗水市的發電收入比重最高,為75.23%,湖州市為58.11%,臺州市為57.29%,溫州市為56.65%。景寧縣英川水電站收入的97.77%來自發電收入,溫州樂清福溪水庫主要承擔發電和農業供水任務,由于目前農業供水已免除水費,因此水庫收入全部來自發電。
第二,確立實質公平原則。完善立法規則,實質公平應取代形式公平原則,成為關聯交易合同價值的評價標準。判斷關聯交易是否公平的主要依據是實質公平,形式公平只是手段而已⑤。實質公平原則應貫穿于《合同法》規范中,成為對抗不當交易十分有力的制度設計⑥。
第三,規范關聯交易合同撤銷權。規范關聯交易合同撤銷權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撤銷權,一般由利益損害相對方申請,然而在復雜的合同關系中,受害方往往不限于相對方,當前的規定不足以保障所有受害方的合法權益。因此,賦予合同當事人之外其他利害關系人撤銷權,才能對關聯交易合同形成有效的規制⑦。
[ 注 釋 ]
①董安生,陳潔.不公平關聯交易合同的可撤銷性問題研究[J].法學雜志,2009(2):54-56.
②梁慧星.民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8.
③董安生,張保華.缺失的合同效力規則[J].法學家,2007(3):59-66.
④謝鴻飛.代理部分立法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制度[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6(5):64-74.
⑥劉道遠.關聯交易本質論反思及其重塑[J].政法論壇,2007(6):102-110.
⑦董安生,陳潔.不公平關聯交易合同的可撤銷性問題研究[J].法學雜志,2009(2):54-56.
D
A
2095-4379-(2017)21-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