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丹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淺析“網約車”交通事故賠償案中的相關法律問題
雷 丹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網絡時代來襲,其浪潮勢不可擋,“網約車”這種新型的運輸方式應運而生。出行打車與移動終端的深度跨界結合無疑是一種新型的互聯網“分享經濟”新模式,伴隨著“滴滴”、“優步”、“易道”等一些打車軟件的出現,網絡預約車行業迅速蓬勃發展?!熬W約車”系新生經濟業態,其涉及到打車軟件平臺企業、車主和乘客等各方利益的保護與責任的承擔,故本文僅以“網約車”交通事故賠償案為例,對其中相關法律問題進行闡述。
網約車;交通事故責任;侵權責任
2016年6月17日,一輛登記注冊為“某平臺網約車”的私家車,由車主王某駕駛在某路段由東向西行使。因機動車道路擁堵,在等待行使中,乘客李某自行打開右后車門準備下車。此時,恰與亦由東向西行使的自行車駕駛人張某相撞。造成張某人身及財產損害。隨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該起交通事故由車主王某負全責。
張某治療終結訴至法院,要求某網約車出行公司、保險公司、車主王某、乘客李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后,一審判令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先行賠付責任之后,乘客李某與某網約車出行公司對超出交強險部分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一)某網約車出行公司與車主王某之間的法律關系
車主王某接受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的指派,履行某網約車出行公司與乘客的客運服務合同。那么對某網約車出行公司與車主王某之間的法律關系認定,現存在以下幾種觀點:(1)、勞務合同關系;(2)、居間合同關系;(3)、勞動合同關系。
筆者同意第(1)種觀點。在本案中,車主王某系提供勞務的一方,提供的勞動成果為按照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的具體指派要求將乘客張某送至指定地點。而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系接受勞務的一方。雙方之間僅存在財產關系,無從屬性,車主王某提供勞務服務,某網約車出行公司支付勞務報酬,彼此各自獨立,地位平等。車主王某與某網約車出行公司之間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也不存在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為乘客李某與車主提供居間服務關系。因此,某網約車出行公司與車主王某之間系勞務合同法律關系。
(二)某網約車出行公司應承擔侵權責任
網約私家車模式,有別于傳統出租車模式。乘客李某在預約使用網約車時,主觀上是明知其作為乘客享受某網約車出行公司提供的客運服務。某網約車出行公司負有將乘客李某安全送至指定地點的義務。本案由于車主王某在送乘客過程中沒有??坑诎踩攸c,乘客李某擅自開門下車也沒盡到有效制止和及時提示的義務。而乘客李某在明知不是安全??奎c的情況下自行開門下車,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因此對于本案的發生,車主王某和乘客李某均具有一定的過錯,雙方應分別按各自的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
對車主王某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因提供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由接受勞務的一方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以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網約車平臺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的規定。某網約車出行公司應承擔承運人責任,車主王某系按照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的指派,履行將乘客送至約定地點的義務。那么,車主王某因提供勞務造成他人張某損害,應由某網約車出行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三)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被保險人應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結合案件,車主王某在投保時是按照自用私家車的性質交的保費,比營運車輛繳納的保費要低。現在,被保險人從事網約車服務,屬于改變了車輛的使用性質,但投保人并沒有按法律規定對保險人盡到如實告知的義務,故筆者認為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商業險的部分。
據此在筆者看來,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責任劃分和承擔順序可明確為“交強險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某網約車出行公司等專車平臺承擔,如乘客在致人損害中有過錯,需承擔與其過錯程度相當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現已開始實施,較好的解決了部分關于網約車民事案件中的法律糾紛。但是隨著網約車的逐漸興起,其引發的衍生訴訟亦會呈現逐漸遞增的趨勢。本案的宣判,對網約車交通事故賠償類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正是回歸網約車平臺的本質。
[1]李后龍,俞灌南,潘軍鋒.分享經濟背景下網絡約車民事案件的疑難問題[J].人民司法(應用),2016(22).
D
A
2095-4379-(2017)21-0239-01
雷丹(1985-),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在職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