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彥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法律援助中心,安徽 靈璧 234200
企業商事合同法律風險及控制方法探究
胡居彥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法律援助中心,安徽 靈璧 234200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企業間的各種經濟活動都需要商事合同進行聯系構建。企業商事合同為企業間的經濟往來提供了基礎和保障。但由于企業法律知識的欠缺以及各項制度的不完善,使商事合同的法律風險加大,對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商事合同中潛在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找到合適的控制風險方法,提出商事合同優化設計方案,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商事合同;法律風險;合同風險;風險控制
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主導作用下,我國企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工作人員經常會為了利益而忽略風險的存在。為了保證商業合作中自身的經濟利益,我國企業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也逐漸的開始提升。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必須要將商事合同的法律風險降到最低。
(一)不確定性
市場經濟需要商事合同,由于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導致商事合同也會有風險。在合同簽訂之后,未來將會發生什么事情,合同將會產生什么利益和損失都是未知的。但是由于合同都是依法簽定的,因此可以通過專業人員的分析預測并找到解決方案,做好風險的預防調控工作。
(二)專業性
由于有法律的規定,我國的商事合同具有很強的法律屬性。專業人員可以進行合同風險的評估,合同風險的防控方案也需要有專業人員制定,一切過程都在法律范圍內。特別是在企業商事合同中,參與簽約的各方利益關系都會被商事合同聯系在一起。它和其他的一般民事合同最大的區別是作為一種以營利、效率為目標的合同,專業性是它最權威的特點。
(三)風險大
由于商事合同只注重企業的利益,它的風險性就更大。如果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問題,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危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合同主體的法律風險
首先,在商事合同的簽訂之前,多數企業都會對簽約對象的各項情況進行了解。但是一般來說,企業忽略的是對方的簽約主體資格等,這些就是暗中存在的風險。例如商業詐騙中,就是詐騙方利用受害方欠缺對合同主體的審慎審查,簽訂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法律風險。
(二)合同成立的法律風險
雙方簽定合同,一方應先發出要約,另一方在承諾過程中,要對要約內容當中不符合法律規定和簽約雙方要求的狀況進行判斷,一旦對要約實質內容發生理解偏差,就要向對方發出新的要約,然后等待對方承諾,這樣反復進行磋商,然后達成一致意見,對合同是否成立進行甄別。若在不能甄別合同是否成立的情況下,將使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
(三)合同內容中存在的法律風險
合同內容的條款都是具有法律風險的。某些條款的設計存在內容模糊不清、歧義時,那么在合同履行時,就可能產生爭議。應該認識到在主要條款制定時,可以協商條款的內容,合同的內容具有可履行性,且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規定和簽約方的約定。如某些履行方式不明的條款就存在較大的風險,若出現爭議,達不成補充協議,只能走向仲裁或訴訟之路,但是在仲裁或者訴訟過程中又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并且仲裁或者訴訟結果不確定,這又會在無形中增加了法律風險。
(四)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在商事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將會遇到很多問題,如履行標的、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等,值得特別提示的如保證擔保合同,有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責任制劃分,雖然我國擔保法中有對保證人進行保護的提示性條款,但是由于保證人自身風險意識不足,不能正確的理解和適用法律,因此自身常常陷于風險之中。
(五)合同監管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在合同履行全過程中,包括履行前、履行中、履行后,合同的監管必須要到位。各簽約方合同管理人員應該及時監督合同各方當事人是否按約定履行合同,是否會對企業在交易中的經濟產生影響。當事人的財產狀況以及商業信用都會使企業的交易存在風險。另外就是合同網絡管理系統,如今網絡的發展十分迅速,通過網絡竊取一些商業信息是很容易的,要想使網絡信息系統中的合同不受干擾破壞,必須設置一些保密措施,以降低風險。
(六)合同解除的法律風險
在商事合同的解除時,需要判斷是哪一種解除方式,是約定解除權還是協議解除或者法定解除,某些合同中存在缺乏合同解除約定的方式。若冒然解除合同必將產生經濟糾紛,并在裁判過程中將會產生法律風險。另外企業的商業機密將會泄露,這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將無法估量。
(一)建立信息化合同管理體系
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將會簽訂各種各樣的合同,所以需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體系,不僅可以將數量眾多的合同通過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網絡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合同文本進行篩選,以便于下次使用。大量的紙質化合同可以轉化成電子版合同,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便于管理。所以建立信息化合同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降低了法律風險。
(二)審慎審查合同主體的情況
在決定簽署合同之前,首先對主體資格進行審查,對簽約對象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保證對方具有簽訂合同的資格和能力。如果是首次合作的簽約方,更應該做好防范,對其資信情況進行動態查詢,保證企業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對方的經濟動態,可降低合同的法律風險。
(三)科學設置合同權利義務條款
在設置合同條款時,條款內容即權利義務內容要具體明確,具有現實的可履行性和可操作性。在簽訂時應居安思危,考慮到合同履行的障礙,設置合同解除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關系,并將常見的解除情況進行列舉,并對應約定解除方式。對本次合作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導致合同解除的重大事件,應該找專業的人員進行判斷和評估。
(四)明確設置違約責任條款
在合同中要明確設置違約責任條款,如違約定金條款、違約金條款、賠償損失的計算方法條款,以便將來發生爭議和解除合同時,根據違約責任條款快捷解決問題,避免仲裁或訴訟,提高效率和效益。
(五)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簽訂商事合同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合同內容上的風險都和具體負責人員密切相關,那么就必須要求具體負責合同人員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對企業認真負責。另外由于我國的法律法規在不斷的更新,企業應該及時的更新工作人員的法律認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以及面對不同業務的應變能力。定期組織合同相關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讓他們可以做到對法律知識的熟練應用。邀請專業的法律顧問給公司合同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強化訓練。另外企業應該提高對合同工作人員培訓教育方面的經濟投入,為法律顧問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降低企業商事合同的法律風險。
(六)加強法律風險的防范
隨著市場競爭的力度加大,企業應該及時的加大工作人員的風險教育,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將法律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建設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在企業進行商業合作以及經濟活動時,加強企業合同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相互學習促進,提高自身能力。通過交流學習,還可以解決在建立合同關系過程中的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創造更適合企業的商事合同,合理的控制法律風險。
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做好商事合同的風險控制,多和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中不斷的學習如何制定更利于本行業的合同,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在法律風險控制中應該以減低利益損失為目的,以先預防后控制,一切行為在法律規定內實現為原則。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構建適合本企業的合同框架,做好法律風險的防范以及控制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1]王鈺.論企業商事合同法律風險及控制[D].西北大學,2016.
[2]王文宇,繆因知.合金論壇筆談:商事合同與商事組織的內在關聯[J].財經法學,2016(5):116-125.
[3]向長勝.新<公司法>視域下的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17):134-135.
[4]劉馨蔓.從壟斷協議看商事合同與民事合同的區別[J].法制博覽,2016(6).
[5]高娟娟.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后的法律風險防控[D].煙臺大學,2016.
[6]譚洋.從商行為的角度分析壟斷協議的規制與商事合同的意思自治[J].法制博覽,2015(19).
D923.6
A
2095-4379-(2017)29-0141-02
胡居彥(1973-),男,漢族,安徽宿州人,本科,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法律援助中心,三級律師,研究方向:刑事辯護和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