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淼誼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北京 100010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業績承諾問題解析
方淼誼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北京 10001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也在逐漸增多,傳媒、電影等公司也開始采取了借殼上市的方法,展現出了較大的業績承諾。但是真正完成業績承諾的卻并不多,對并購公司也產生出了相應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針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業績承諾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業績承諾;問題分析
業績承諾主要是從股權分置改革階段發展起來的,但是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影響,將市場操縱以及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披上了“股價管理,市值管理”的外衣,不僅影響到了市場的秩序,同時也對投資者的利益產生出了影響。可以說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業績承諾爽約后,投資者的風險不斷加大了。
(一)業績承諾
對于業績承諾來說,本質上其實就是對賭協議,也就是說雙方在實現融資或是并購協議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達成的合約。且在并購重組中業績承諾往往是投資公司在一定時期中的經營業績如果不能達到投資雙方在事前約定的金額,就要向指定的第三方進行一定的補償。通過對并購研究進行調查可以看出,目標公司中的股東成為了并購中的獲利者,而收購股東的短期或是長期受益就會受到一定的損害。
(二)微觀
第一,避免自身的利益出現損傷。在并購重組中定價以及業績承諾協議的簽訂其實就是并購與被并購方的博弈,為了避免標的公司在并購過程中提高估值增加未來收入,而對上市公司產生影響,所以在并購中就會約定一定期限的業績,如果標的公司并沒有帶來相應的收益,就需要給予一定的補償。第二,套現動機。在這一動機下,公司中的大股東為了實現收益的目的或是規避一些位置的風險而采取了出售股份的方法,而業績承諾制度則被運用到推高并購交易標的估值,但是在這一估值的影響下,又會造成上市公司的股價提高。標的公司中的原有股東借助出售資產等方式來得到超額的收益,而上市公司中的股東也可以借助質押等方法來得到資金,但是通過提供一定期限內的業績承諾,并不會關注后期的業績實際情況,甚至一些并沒有從后期并購整合情況上來進行非內息,這樣也就出現了相關主題會借助股價來出售股票,從而獲取到經濟利益。第三,盈余管理。開展盈余管理可以避免上市后發生虧損造成退市的風險[1]。
(三)中觀
第一,行業特質。綜合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行業中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所以業績承諾上實現的難易程度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如在一些鋼鐵或是煤礦行業中,很容易受到國內外的宏觀應急影響,從而造成產能過剩等問題,加之受到經濟低迷等因素的影響,想要實現承諾業績有著一定的難度。對于風電行業來說,受到技術上不確定性的影響,也就加大了業績承諾的難度。現階段的并購重組業績承諾中,難以實現業績承諾的行業大多以重資產行業為主。第二,行業周期。對于每一個產業來說,都有著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來說可以將其分為初創、成長、成熟以及衰退階段。且對于鋼鐵以及煤礦等比較傳統的行業來說,也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周期性,而對于影視以及傳媒等行業來說,其周期性卻并不明顯。周期性行業在并購公司中存在著動力不足的現象,所以常常借助外延并購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規模,從而實現業績增長的目標。但是受到輕資產性質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炒作現象逐漸增多,這樣也就加大了競爭力,并購公司也開始注重高額的業績承諾[2]。
(四)宏觀
第一,法律規范。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中的業績承諾,與一些大股東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中小股東很容易受到信息不對稱的風險,這樣也就造成了中小股東處于弱勢思維中。我國政策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的。
第二,監管環境。通過調查可以看出,一些法律監管部門中對并購重組中的業績承若違規情況很少進行監管,加之受到違法成本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交易雙方很容易在業績承諾中出現逃避或是修改等問題,為了滿足審批的要求,上市公司從主觀與客觀的角度上都采取了浮夸業績等方法。但是從實質上來說,卻存在著事前審批嚴格、事中監管,事后檢查不足等問題[3]。
(一)對上市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在高溢價收購的影響下,使得巨額商譽不斷出現,這樣也就使得標的公司的業績出現了“大變臉”的情況,不僅難以提高上市公司中的經營業績,同時也造成了商譽減值等問題,從而使得上市公司出現了巨額虧損的現象。
(二)中小股東利益上的損傷
并購公司借助并購重組來炒作股價,以此來從二級市場中實現減持套現的目標。如對于某傳媒公司來說,借助炒作熱門題材手游行業以此來對并購公司提出了一定年限中的業績承諾,雖然有效的提高了傳媒公司中的股價,但是卻直接損害了中小股東的收益[4]。
(三)對上市公司的形象產生了影響
過度的業績承諾對于并購企業來說,想要真正實現是存在著較大難度的,同時也會增大并購企業中出現違約的風險,并造成上市公司面臨訴訟或是被相關部門查處等風險,從而對上市公司的社會形象產生出了嚴重的影響。如某并購公司中業績承諾并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從而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同時其所并購重組的公司股東因為涉及到了財務訴訟案而未能按照規定來履行業績承諾,所以公安部門也開展了相應的調查。最終造成了企業的經營出現了全面停滯的現象,對相關行業的經營業績也產生出了一定的影響。此外,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其股價也被立案調查從而出現了下跌的現象,不僅對公司中的社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對股東利益等方面出現了損害。
(四)其他方面上的影響
對于被并購的公司業績來說,由于未能滿足業績承諾,從而對上市公司產生出了多方面的影響,股權的爭奪以及員工的穩定性等方面。如由于公司大股東并沒有實現業績承諾從而造成了某公司出現了股權之爭問題,同時也引發了股權拍賣等現象,不僅對公司經營產生出了影響,同時也對企業文化等方面產生出了嚴重的損傷。
(一)建立出完善的業績承諾履行制度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現階段的上市公司在業績承諾難以滿足實際要求后,就出現了隨意變更業績承諾的現象,如將公司中的股份補償轉變為現金補償,或是將逐年補償轉變為累積補償,從而延長承諾的期限等,可以說在這種現象下,對公司中的中小股東利益產生出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證監會就要及時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建立出相應的制度,以此來對上市公司出要求,促使其嚴格按照業績承諾來進行,并結合實際完成情況設定相應的股份鎖定期[5]。
(二)提高信息披露與監管力度
相關部門要做好事中與事后監察工作,對于存在明顯炒作特點的并購重組來說,就要做好調查工作。業績預測主要體現在投資者對標的公司的實際發展前景進行預計,所以相關法律也要將主動權交還與投資者手中。對于業績承諾的體現來說,也要從法律約束的角度上來進行。
(三)中小股東的參與
一旦業績承諾難以履行就會直接影響到中小股東的權益,所以在實際中就要發揮出中小股東在并購重組中的權利,以此來確保定價以及交易等方面的公平性,同時中小股東也要正確面對業績承諾,避免出現過度相信其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并購重組業績不能兌現的影響,不僅會造成公司中的股價出現下跌,同時也會激化股東之間的矛盾,對公司的正常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在實際中相關部門就要強化好各個環節,對業績承諾進行整治,以此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1]劉俊蘭.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業績承諾問題探討[J].北方經貿,2016(11):142-143.
[2]龐曉麗,米艷弟,李卉等.上市公司企業并購中的業績承諾[J].品牌研究,2015(11):67.
[3]鄧秋玲.企業并購重組中業績承諾的風險識別與應對[J].西部財會,2016(04):28-30.
[4]方重.程楊.肖媛.并購重組業績承諾的現況與監管[J].清華金融評論,2016(10):73-79.
[5]楊加利.我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面臨的新問題與建議[J].消費導刊,2015(11):269-270.
F832.51
A
2095-4379-(2017)29-0144-02
方淼誼(1990-),女,漢族,本科,任職于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研究方向: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