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保,許 瓊
(1.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2.北京師范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西月潭校區),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研究
——以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載文為例
王春保1,許 瓊2
(1.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2.北京師范大學克拉瑪依附屬學校(西月潭校區),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計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6—2015年發表的114篇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為研究對象,從載文研究內容、作者情況、資金資助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全民健身相關的研究載文數量參差不齊;研究類型以全民健身相關發展問題研究和大眾體育為主;載文作者地域不均衡;作者職稱以副教授和講師為主;載文合著中合著率為57.1%,合著指數為1.81;載文作者單位以體育院校和師范院校為主;資金資助論文篇數多。因此,建議全民健身相關研究人員、工作人員把握前沿動態,加大對全民健身薄弱地域的科研和實踐力度,順應全民健身發展趨勢,促進全民健身的理論和實踐能夠更快、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載文
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頒布并實施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此舉是國家發展社會體育事業的一項重大決策,它將大眾健身運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研究者從健身實踐中提煉出科學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又給大眾全民健身事業的傳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使其向著更科學、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成都體育學院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一所體育高等學府,其學報刊載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南地區相關研究現狀。本文通過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近20年(即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進行統計分析,希望找出全民健身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全民健身科學研究更好地指導全民健身的高效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以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6—2015年發表的114篇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CKNI網上檢索系統查閱相關資料,并以“全民健身”為主題詞搜索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14篇相關論文,并對其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指導和現實依據。
1.2.2 數理統計法 采用數據統計法,對所有數據用Eexcel 2013表格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1.2.3 計量分析法 本文通過文獻計量法對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相關載文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對其載文量、載文內容、地域分布、作者職稱、合著情況、作者單位、資金資助等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規律性特征。
2.1.1 載文量 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數量參差不齊,從1996—2000年、2005—2010年呈間斷上升趨勢;2001年、2004年迅速下降;2003年不斷上升; 2011—2015年的間斷下降 ;而2015年全年學報無全民健身相關論文的刊載。從整體上來看2000年、2002年、2003年、2008年、2010這5年的研究數量最為顯著,占論文發表總數量的43.1%,其他16年研究數量較少,總和占總數量的56.9%,約3/5,這與當今快速發展的全民健身形勢不相符。全民健身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全民健身相關理論研究的結果必將引導全民健身朝著更科學、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把實踐上升為理論,理論應用于實踐,是我們今后需要關注的問題。
2.1.2 載文內容 對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研究內容加以整合、歸類,將全民健身相關載文分為以下幾類:全民健身計劃、全民健身發展問題、全民健身文化背景、全民建設政策、全民健身大眾體育、其他等。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研究類型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相關發展問題研究和大眾體育方面,占總數量的71.9%;全民健身計劃和文化背景也有研究,占總數量9.7%。從整體看,發展問題研究、大眾體育、其它占論文總量的84.2%,其他研究類型的內容較少,僅占總數量的15.8%。這說明全民健身理論研究領域主要是全民健身相關發展問題研究和大眾體育,全民健身相關發展問題研究和大眾體育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是全民健身的基礎和保障,兩者緊密相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這是由于全民健身不斷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視,高校、中小學體育也受到學生的喜愛。
2.1.3 地域分布 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作者遍布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這說明全民健身在地域覆蓋面上具有較強的影響力。然而,載文作者的地域分布明顯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高校較為集中的西南地區發文最多,成都體院在西南,當然最多,東部沿海地區發文相對較多,北部地區發文最少。四川、重慶(西南)高達46.5%,占地域發文總量的近一半,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華東)占總量的28%,占地域發文總量的1/4之多,除了臺灣,其他每個省份都有相關研究;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北)占9.7%;河南、湖南(中南)占6.1%;新疆、甘肅、陜西(西北)占7.3%;吉林、遼寧(東北)占2.4%;而華北、中南、西北、東北4個地區發文總和才占發文總量的25.5%。從稿件來源可以明顯看出,地域發文總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華東地區,占74.5%。四川最多、重慶次之、山東第三。
2.2.1 作者職稱 對114篇載文第一作者的職稱進行統計表明,標注的篇數有104篇,占論文標注發表總量的91.2%。在高級職稱中,正高發表20篇, 占7.5%;副高發表41篇,占35.9%;中級職稱者發表29篇,占25.4%;初級職稱發表2篇,占1.8%;其他職稱發表12篇,占10.6%;無標注發表10篇,占8.8%。副教授和講師的篇數占了大多數,兩者之和為61篇,占61.3%。這說明主要作者職稱群體無疑是全民健身科研戰線的主力軍。據統計發現,“中間多、兩頭少”的現象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的研究現狀。同時也可以看出,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中擁有相當數量的高素質人才,其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2 合著情況 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共刊載合著論文114篇,其中獨著論文49篇,占論文總數的42.9%,合著論文65篇,占論文總數的57.1%,合著情況中署名最多的作者為8人,論文合著指數為1.81,與體育類科研平均每篇論文合著指數1.84的指標接近,這說明全民健身參與國內大中型體育研究已基本達到體育科研整體水平。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論文的合作以小規模合著模式為主。適量的合作有利于合著者知識水平的提高,論文合著率也是評價期刊質量的指標之一,從合著指數來看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期刊質量優良。
2.2.3 作者單位 對114篇載文的單位進行統計可以分為2類:院校和體育局。其中絕大多數是院校。近20年全民健身相關載文院校的作者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發表的論文篇數分別為其他院校17篇,占總數的14.9%;體育院校55篇,占48.2%;師范院校為21篇,占18.4%;綜合大學為18篇,占15.8%。體育局為3篇,占2.7%。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的作者單位中,體育院校和師范院校論文篇數為76篇,占66.6%,是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的主力軍。
據統計,近20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期刊上共57 篇屬于資金資助科研論文,平均每年2.71篇。這說明全民健身的研究成果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中學術水平較高、影響力較大。對基金項目情況按國家級、部委級、省級和校級4類進行統計,近20年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國家級基金項目的科研成果發表35篇,占基金項目總量的61.4%;省部級基金項目的科研成果發表15篇,占26.3%;地廳級基金項目的科研成果發表5篇,占8.8%;校級基金項目的科研成果發表2篇,占3.5%。國家及各省市自治區的科學基金、科報會獲獎論文、博碩論文的責任承擔人多為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的拔尖人才,他們的研究成果較一般學術論文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
3.1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數量參差不齊,與全民健身日益發展不相符,相關科研部門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其共同發展。
3.2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研究類型主要是全民健身相關發展問題研究和大眾體育研究,這2種科研類型時效性強,更利于全民健身理論和實踐共同發展。
3.3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相關載文的著作地域分布廣,但不均衡。著作地域篇數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華東;華北、中南、西北、東北著作地域篇數涉及較少,應引起有關科研部門的重視,緩解不均衡現象。
3.4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職稱中講師和副教授是全民健身科研戰線的主力軍,高素質作者多,應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提高他們投稿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實踐上升為理論,理論應用于實踐。
3.5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全民健身相關載文的合著中獨著人數和合著人數相差不大,合著以小規模合著為主。
3.6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相關載文的作者單位中,體育院校和師范院校發表論文篇數為76篇,所占比例為66.6%,占了論文篇數的大部分,體育局所占比例最少,只占2.7%。
3.7 1996—2015年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相關載文的資金資助中受資助的論文篇數多,這說明全民健身的研究成果在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中學術水平較高、影響力較大,而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的期刊通過不斷吸引更多的資金資助論文來保持甚至增強在同類期刊中的權威。
[1]孫玉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21(4):127-129.
[2]屈國鋒,王羽辰.從運動文化歷史看我國的全民健身運動[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32-36.
G807.4
A
1674-151X(2017)18-129-02
投稿日期:2017-07-08
王春保(1964—),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高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高校公共體育教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