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硯馨 (昆明學院音樂學院 65000)
合唱指揮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周硯馨 (昆明學院音樂學院 65000)
合唱指揮是合唱表演的最高指揮官,關乎著合唱表演的成功與否,做為一場合唱表演的指揮,除了應具備音樂理論知識,還應具有一定的音樂表演能力。也就是說合唱指揮是一種綜合性的職業。本文將詳細解析一個合格的合唱指揮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合唱指揮;基本素質;文化素養
音樂理論知識是每個音樂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合唱指揮更應對音樂理論熟知于心,只有這樣才能靈活應用于合唱指揮中,除此之外,較強的樂感和指揮技能也必不可少。同時,做為一個合格的合唱指揮應對音樂作品創作背景、創作人個人經歷等有所了解,才能深刻理解音樂作品將其同個人風格相結合,給觀眾呈現出耳目一新的合唱表演。合唱指揮是合唱表演的領導人,因而,還應具備較好的合唱組織能力。只有綜合掌握各種素養,才能真正發揮合唱指揮的核心作用。
1.識譜
識譜是每個音樂人必備也是入門技能,合唱指揮在進行合唱演奏前必須對總譜熟知于心,從總體上把握歌曲結構。我們知道合唱曲目的總譜其聲部織體結構多種多樣,其中橫向的結構即歌曲旋律,縱向的結構即和聲織體、節奏織體兩部分。當中旋律較多時可達十幾條,另外合唱還需各種樂器的配合,不管是鋼琴、小提琴還是樂隊伴奏都有樂譜。由此可知,要完成一項合唱指揮并非簡單易行之事,其繁復交錯、縱橫穿插均需合唱指揮理清、理順,因此合唱指揮務必要做好讀譜工作,良好的基礎工作是成功的一半。
2.分析音樂作品
合唱指揮是合唱表演的最高指揮官,是合唱演奏的核心人物,其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關系著合唱表演能給觀眾帶來一個怎樣的音樂感受。指揮家只有深入探究一首歌曲的創作年代、創作背景、創作意圖等“背后的故事”,才能更深刻的理解音樂作品,與音樂作品融為一體。接下來指揮家要做的就是分析音樂作品的結構,包括對主旋律、主體節奏、高潮、演唱難點等的分析,這也是對合唱作品如何融入指揮家個人風格從而更準確的把握作品內涵的一種深刻理解。
3.超強的記憶力
指揮家不同于其他音樂演奏者可以邊讀譜邊進行演出,如果指揮家沒有對總譜熟記于心可能會使演出看起來不夠流暢,一個完整的合唱演奏應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縱觀國內外所有優秀的指揮家,他們絕大多數具有超越常人的記憶力,即便臨時更換曲譜,優秀的指揮家也能不慌不忙指導整個合唱演奏。合唱指揮是整個合唱表演的核心,每個演奏者都將目光集中在指揮家身上,指揮家的一舉一動就像海中航行船只的信號塔,如果表演中指揮家忘記總譜內容,無疑整個合唱表演將會陷入困境,甚至失敗。
4.良好的文化素養
優秀的合唱指揮者需兼具博學的文化素養以及出色的音樂素養,涵蓋有邏輯學以及公共管理學、文學以及教育心理學、哲學以及數學等多元化內容。所以,當合唱指揮者在面對某部音樂作品的時候,應針對作品的伴奏結構以及旋律結構、調式結構以及節奏結構等各方面內容展開細化探析,還需把作品自身蘊含的美學思想以及文學思想、哲學思想等充分挖掘出來,力求從方方面面就作品進行把握,促使作品藝術表現效果甚為顯著。
1.聲樂理念
具體來說,了解掌握正確全面的合唱聲樂理念,即要求合唱指揮者應努力建立正確科學的演唱方法理念根合唱聲音概念,這主要是因為所有的合唱作品均需基于演唱實現完成,所以,合唱指揮者對于咬字規律以及吐字方法、發聲技巧以及氣息控制、共鳴腔體運用、發聲成效以及情感處理等各方面內容均充分熟知,另外,要求其還需了解掌握音色與音準的控制、聲部的協調均衡、作品演唱手段的運用、共性與個性問題的解決、聲音力度變化的問題解決、半聲唱法問題的解決等方面內容。要求合唱指揮者唯有正確樹立相關聲樂理念,并科學掌握具體的聲樂演唱手段,有助于合唱團最終表演獲得較為良好的藝術成效。
2.指揮技巧
合格優秀的合唱指揮者理應擁有非常過硬的指揮技術,通常而言,合唱指揮所作出的全部動作均能夠被看作是無聲的語言,其基于人肢體動作實現對音樂語言的細化展現,可將指揮者就作品的理解進行深入表達,并提出對合唱表演者的具體技術要求。基于此,合唱指揮者所作動作應把握簡潔、準確以及美觀這三個主要原則,其中,簡潔要求合唱指揮者的動作需做到簡練精確,力求把作用自身需求當作核心,對應的動作幅度應適中,不得缺乏表現力,同也不可太過夸張,盡可能規避架肩膀以及夾起前臂、打節奏、翹手指等各類多余動作的出現,因為這些動作很可能會讓演唱者注意力被分散,使之難以深入理解跟表現合唱作品;準確要求合唱指揮者所作動作要把作品的具體要求正確表達出來,包括力度變化以及聲部進入、起拍、收拍等多方面內容;美觀則要求合唱指揮者動作自如、大方,不得做作扭捏。在日常的合唱指揮排練以及作品演唱中,上述三項原則缺一不可。
縱觀可知,音樂可謂是一種聽覺藝術,一般將音樂聽覺劃分為外在聽覺跟內心聽覺兩方面,所以,合唱指揮者的聽覺準確敏感度會對合唱排練演出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總譜應在指揮的腦子里,而不是指揮的腦子在總譜里。”這是十九世紀大指揮家彪洛曾經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由此可見,每個優秀合格的合唱指揮者均需擁有十分敏銳的聽覺能力。第一,當其面對新作品時,應對作品音響效果有著一定想象,來自于音樂內心聽覺能力;第二,在排練與演出中,其需結合聽覺就現場表演人員的節奏以及速度、音準以及力度等各方面產生的變化展開準確判斷,并了解團員各個聲部相互間層次感,立足于此實施細致調控,完成準確抱我,運用自身肢體動作將所發生的錯誤及時矯正,確保排練演出順利進行,引導所有表演者對于作品均能做到正確把握。
綜上,合唱指揮者應實心自身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以及綜合素養水平的顯著提升,滿足職業發展要求,推動合唱行業進步。
[1]丁奕心.淺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科技視界,2013(29).
[2]常春.合唱指揮技巧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J].北方音樂,2015(08).
[3]曾嵐.淺析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與基本訓練方法[J].北方音樂,2014(12).
[4]馬一寧.淺論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J].青年文學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