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彩平 山西省代縣中學校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專題教學目標與原則
史彩平 山西省代縣中學校
在新課改的發展下,高中語文教師更加認識到了專題教學的重要性,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將語文核心素養與專題教學進行結合,有利于教師制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和原則,從而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可不斷提高高中語文專題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專題教學
當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其身心發展較為成熟,語文知識體系也日趨完善。在此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以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專題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使學生能從全方位、多角度來考慮問題,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從而保障高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隨著課堂體制改革的實施,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根據高中語文教材來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實現了從“單元”到“專題”的歷史性轉變。傳統的單元型教學模式,使得教學內容存在明顯的相似性,且單元教學量大,教學內容單一,對教學效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采用專題型教學模式,能有效突出教學主題,使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學習積累中提高語文素養。將語文核心素養融入高中語文專題教學中,需要針對必修、選修等課程來安排學習任務,并可在學習中采用專題教學的方式來進行研究,使得學習任務與專題教學為相輔相成的關系,有利于整體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可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應從語言、思想、文化、審美這四個方面來進行教育,也是教師發展專題教學的目標。因此,需要教師加強教學目標設計,以保障教學質量。
1.語言專題教學。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語文教學中最簡單的工具之一,能為其他目標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專題教學時,首先應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與運用能力,使學生通過基礎性的學習來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當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時,有利于進行課文閱讀和專題閱讀,以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其次,教師應將語言規律培養給學生,使其通過自主研究和探索,以形成個性化語言風格,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例如,當教師進行閱讀講解時,應先將閱讀中的語言分析出來,并找到語言表述的特點。同時,教師可利用網絡技術來收集相關的閱讀文章,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其根據語言規律來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最后,語感教學是比較關鍵的環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體會。以高中語文教材中《勸學》為例,教師可采用模擬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造語言表述環境,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下來了解《勸學》中的語義,提高學生語言的把握能力和運用能力[1]。
2.思想專題教學。在語文核心素養模式下,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可從多角度來看待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處理、總結歸納的能力,以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專題教學時,應從理性思維和感情思維兩個角度來進行講解。其中,理性思維是要求學生能根據文章中的語言表達來進行分析,以確定文章中的主旨內容,提高其思維理解能力。而感性思維,要求學生將思想融于文章的語境中,感悟作者的創作情感,以實現情感共鳴。同時,教師應加強學生的思維鍛煉能力,使學生從完整的知識體系中來探究學習需求,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文化專題教學。語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直觀表現形式,有其獨特的價值和規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還要探究語文中的文化價值。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進行專題教學時,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使其通過文學作品來了解文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在進行跨文化專題講解時,又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結合能力,使學生可以自覺吸收外國的優秀文化,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4.審美專題教學。審美教學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能從各方面進行體現,比如,要求學生領會文學作品中的表達美、情感美、文化美等內容。因此,在進行專題教學時,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可通過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方面進行培養,有利于學生體會作品中的表達方式和思想感情,從而進行學習和創造,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一,差異原則。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學習習慣、個性特點等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教師采用共性教學方式,不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使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因此,教師應正確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兼顧個性與整體之間的差異,在進行專題教學設計時,可采用分組教學、層次教學等多種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第二,整合原則。語文核心素養這四個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使其協調發展。教師在進行“教養”專題教學時,應探究作品中的文化價值,通過語言表述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并使其從中獲得啟發,從而完成中心思想的構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核心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2]。第三,自主探究原則。在新課改的發展下,要求師生轉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要求師生善于利用語文核心素養,強化問題設計,提高自身解題能力,保障教學質量。以期在專題教學模式下獲得新的突破,從而體現專題教學的實效性。
結束語:在語文核心素養下發展高中語文專題教學,要求教師正確把握語言、思想、文化、審美這四個方面,將其與實際教學進行結合,以保障教學效率。同時,要求教師加大教學創新力度,整合教育資源,從多方面展現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實現專題教學的目標與原則。
[1]王文艷.高中語文專題類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困惑及探討[J].考試周刊,2015,(99):22.
[2]姚鋒.改變,從教師開始——談高中語文專題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4(14):42-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