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茹 銀川市水務局
新形勢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分析
王慶茹 銀川市水務局
水利工程也需要進行經濟發展才能使水利產業有機會發揮全部的功效,真正造福于百姓,另外鑒于水文環境惡化和水資源減少匱乏的基本情況,對水利經濟進行可持續發展很有必要,畢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措施涉及到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的很多方面,能間接使水資源得到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的利用率也能達到最高。
新形勢 水利經濟 可持續發展 措施
新形勢下的水利經濟發展中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運行機制上。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使其得到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新形勢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分析。
水利產業雖然也經營收費,但其中也有公益性特點,這就決定了水資源市場性質不夠單純,不能像其他的市場一樣,注重經濟效益[1]。在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之前,水資源市場的運作機制就是注重公益特點,所以在水利產業生產中,往往會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這是因為投入和產出獲得的關注度不同,當計劃經濟原則不再適應于水資源市場運作時,水資源市場暫時無法制定出適應于新經濟體制的制度或運作基礎,所以水價在制定上出現不合理現象,這都會影響水資源市場與經濟市場整體同步。
水是人生活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但在價格的限制下,水資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即因為水價存在,才使水資源避免浪費或過度利用,但此價格限制也要有個度,必須在合理范圍內,才能對水資源流動起到引導作用,對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使用起到效果。在實際中,雖然也對不同類型的水資源進行了水價限制,但因為水價過低,人們太容易得到大量水資源,所以不會去珍惜,水資源的價值根本就無法得到體現,水資源的需求量永遠是大的,這會對水資源這種商品的供應關系平衡產生影響,使其永遠無法達到平衡狀態。
健全的水市場,包括健全的經濟體制和行政機制等方面,這些都是宏觀調控水資源利用情況的輔助設施,但如果市場觀念不清晰,只依賴其中的行政手段來對水資源利用進行限制,水資源供求關系是法進行調控和平衡的,完善的水市場構建也不會成功,水市場競爭環境中,更會加速水資源的消耗[2]。在實際中,水市場就沒有很好利用經濟調控手段來改善計劃經濟體制長期運行帶來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資金投入方面,國家財政是有限的,需要撥款的項目總是處于增長變化狀態中的,沒有資金,水利工程就無法建成,水利產業也無法盡快進入收益階段,還有可能出現還未竣工,就出現水利工程質量下降情況。所以只依賴政府撥款是不行的,還要多注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合理的水價機制將會制定出合理的用水收費標準,關于水價的征收方式和比價關系也會作出嚴格規定,如此既可以使水資源的利用價值得到實現,使人能意識到水資源的珍貴,進而對水資源進行可持續利用,保護水文環境不受污染,此外,還能使水利產業獲得支持后期運作的經濟效益。水價機制目前看來,還是需要進行改革和完整的,使水價與價值規律一致。相關的措施主要有四方面,其一對生活用水計價的相關制度進行確定和執行,比如定額累進加價收費制度、水價差別計算制度等。其二供水價格和實際情況有關,在調控和計算的過程中,供水價格是處于動態變化中的,實際情況如水利產業的經濟效益情況,上游水價變化等都是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其三水價在制定后,還要經過嚴格的管理,以維持水價平衡,并且不會發生水價不合理現象,如果水價管理有效,水資源的利用率也會大大提高,所以還需要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來保證管理措施的落實[3]。其四,水利工程作為水資源的聚集地,是要做好環境保護以及使用保護措施的,以保證水資源不需要后期治理。
水利工程本身就很復雜,所以其建設周期不僅長,消耗的資金也會很多,水利工程投入經營收益,回收成本不高,回收期長,這根本不能使水利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也不能支持其它的水利工程建設完成,政府會對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水利產業發展進行撥款,但撥款數量遠遠不足,所以必須進行另外籌資,使資金能充社會中獲取,并且保持資金來源渠道廣的同時,能保持連續性,所以需要建立相關的基金機制,使資金能穩定增長,這些資金可以用來支持水利工程建設,也可以用來支持水利科研,但無論做什么,都要保證高收益,以保持水利效益。
政府作為水利產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投入方,在加大對水利經濟發展的重視之外,還要成為水利建設資金穩定增長的主要渠道。地方政府在撥款后,水利產業要對這部分資金進行預算編制以及執行,保證這部分資金不會得到浪費,能被用在刀刃上[4]。各水利產業還要對資金進行專項使用,做好明細。
水利資金能否被完整地應用在水利建設以及水利產業發展中,將會對水利經濟是否能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來保證監督部門能按照相關規定對水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其中的中飽私囊現象進行嚴厲懲罰,使每一筆資金都得到合理安排。此外,還要對水利投資過程進行可行性研究和執行監督,使做出的決策都合理,不會對水利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新形勢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做的事項有很多,不僅是相關機制的建立,也不是相關資金資源的合理到位,還要為水利經濟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氛圍環境,使水利經濟發展能逐漸習慣這種模式,并延續發展下去,這需要政府、供水企業以及宣傳媒體等各方人員的共同努力。
[1]馮耀龍,崔廣濤,王安源.我國水市場機制建立的分析探討[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13(4).
[2]王成環,王洪太,于明.論水利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5).
[3]李麗.關于促進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的探討[J].中國經貿,2012(14).
[4]楊正富.強化水資源管理促進經濟大發展[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