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淳月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淺談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綠色經濟
薛淳月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面臨著體制框架、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經濟結構單調等多方面的制約,在2014年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指引了新方向,開拓了新道路。經濟發展新常態,既有區別與過往的“新”,表現了對經濟發展的認知的更新,又強調經濟發展的“常”的穩定性。這其中包含著以犧牲部分經濟增長速度來換穩,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創新產業比例等特點。其中綠色經濟是實現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途徑。本文從綠色經濟的概念出發,描述了綠色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指出了綠色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綠色經濟 經濟發展新常態 現存問題 節能 環保
我國傳統的經濟常態是重視GDP,重視生產總值,重視生產規模,把著眼點放在了數字的增長上,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眼光的開闊,理念的進步,對于經濟發展的認知有了新的理解,現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注重經濟結構的合理性,重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經濟結構的穩定。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的提出背景是人們逐漸認識到以往的以人為中心,對地球無止境的索取,對環境自然肆無忌憚的破壞,而地球很多能源并不是無窮盡的,地球環境的自我修復作用也有限。人們開始尋找化石能源的替代資源,于是有了可再生能源的發明,有了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綠色經濟正是以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為導向,以效率、和諧并重為發展目標,主要內容為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可持續服務業的經濟形式。
綠色經濟中有兩個主要方面:環境污染程度與能源消耗程度,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間,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是在無視對環境的破壞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林木濫砍濫發,肆意將廢水廢氣排入江河湖泊,而且在能源方面,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人均能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綠色經濟已成為現在世界范圍性的經濟的主要形式,也是未來最科學的經濟發展模式[1]。美國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奧巴馬提出了“綠色新政”,從節能建筑的推廣,智能電網的開發等方向切入。由于傳統建筑在炊事、照明、采暖、家電等使用過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還會產生大量廢物,而節能建筑能夠通過運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熱泵技術等減少能源的消耗與廢棄物的排放。英國推出的“綠色戰略”首次對碳排放進行了定量管理,通過減少碳排放來應對溫室效應的加劇。日本的“經濟危機對策”中把綠色經濟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手段,通過對環保型汽車提供補助、鼓勵公共場合的太陽能板的布置等措施促進太陽能等生物質能源的普及利用。韓國專門制定了綠色增長計劃,其中涉及了交通、能源、生活、工業等方方面面。
現在一般將綠色經濟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2]:(1)環境的基本設施:林業是在綠色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林業中可以開發野生藥材、森林旅游,推動林業發展可以保護野生動物,對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林業還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等原料。(2)清潔技術:眾所周知,造紙、化工等產業是造成污染的主要來源,如果能擁有有效的清潔技術,可以大大減少這些產業粗排放下的廢棄物污染。(3)可再生能源: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源是現在主要研究的綠色能源,目前我國通過甜高粱用作燃料乙醇,既避免了與食用作物的競爭,又有效減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4)廢物回收:通過垃圾分類,垃圾回收,既增加了經濟效益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5)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的保護依賴于退耕還林,對濕地、森林等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6)綠色建筑:使用新興建筑材料減少建筑熱能的散失,結合周圍環境運用地泵熱源、水泵熱源等技術,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建筑的能源消耗與廢物排放,使建筑與環境實現共贏。(7)綠色交通:減少私人轎車的使用,鼓勵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勵汽車對環保能源的使用,使交通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1)目前我國的綠色經濟發展尚在起步階段,綠色經濟的產業規模不夠大,綠色經濟的發展戰略、具體規劃不夠明朗清晰,綠色經濟的各個方向發展不均衡統一,某些領域缺少關鍵技術的支持,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受到了技術的制約。這些都是我國當前綠色經濟發展的現存問題。
(2)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著產業發展。綠色經濟中綠色項目的推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與消費刺激,使得相關市場更有活力。我國現在在綠色經濟方面的項目上政府給予的關注和扶持還不夠,應該推廣節能家電、節能汽車等綠色消費產品,幫助這些產品宣傳,改變消費者的觀念。此外綠色交通、節能建筑的應用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走。
(3)綠色經濟現在是全球化世界化的命題,我國是外貿大國,每年都向國外輸出大量產品,我國現在應當及時完善出口產品的制式標準的規定[3],使產品滿足世界對綠色節能的要求。當下還缺少相關完善的法律法規。
綠色經濟的本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思想,綠色經濟最重要的是在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之間找到平衡,使經濟發展能穩定前進,避免在發展的路上失去平衡而翻車。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內容。相信未來隨著生物技術、計算機等技術的進步,綠色經濟的相關行業一定會突飛猛進飛速發展,造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的增長真正從追求GDP,變成追求謀福利。未來我國也會摸索出更符合我國國情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使我國經濟長遠、健康的發展。
[1]朱婧,孫新章,劉學敏,等.中國綠色經濟戰略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4):7-12.
[2]崔如波.綠色經濟:21世紀持續經濟的主導形態[J].社會科學研究,2002(4):47-50.
[3]吳曉青.加快發展綠色經濟的幾點思考[J].經濟界,2010,全球氣候變化青年大會(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