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志 林翠霞
晉江市人民檢察院
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
楊得志 林翠霞
晉江市人民檢察院
不斷完善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有利于降低非法集資犯罪的發生概率,對促進金融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綜合闡述了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規制的必要性,并重點論述了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輕刑化 非法集資 經濟犯罪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經濟犯罪在我國呈現了迅猛的發展趨勢,通過建立健全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輕刑化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完善社會控制手段,能夠實現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有效抑制,有利于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因此,不斷完善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對促進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輕刑化規制非法集資犯罪是金融創新的需求。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處于轉型時期,為了發展市場經濟,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金融創新,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但也導致了非法集資犯罪事件頻發,加之我國的風控制度的缺失,增加了金融創新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了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更好發展,需要克服重刑主義的弊端,對非法集資犯罪實行輕刑化規制。
2.輕刑化規制非法集資犯罪是革除經濟犯罪的需要。20世紀90年代,民間集資呈現了迅猛的發展趨勢,民間集資的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對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雖然政府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對民間集資行為進行規制,但仍不能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效。同時,由于未能合理選用刑法方式,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建立新的刑法理念,實現對重刑主義規制非法集資弊端的有效革除[1]。
1.建立健全輕刑化的相關法律法規。第一,我國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非法集資犯罪的本質,建立以短期自由刑為核心的刑法體系。由于非法集資犯罪不會對人身安全產生直接危害,因而不應對非法集資犯罪處以極刑,同時,非法集資犯罪只是對財產性權益的侵犯,而重刑主義會導致人的生命權被剝奪,二者之間的價值不對等,因此,應建立完善的刑法體系,克服重刑主義的弊端。第二,應適當提升罰金的數額,予以法官充分的裁量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財產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基于輕刑化的趨勢下,對非法集資犯罪實行短期自由刑,并輔助以罰金刑,由法官依據非法集資罪行的嚴重程度適當提升罰金的數額,判定罰金的數額和支付方式,能夠實現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有效抑制。第三,應積極借鑒國外對非法集資犯罪規制的法律法規建設,采用多樣化的刑罰方式,降低刑罰成本,實現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有效預防。政府要順應輕刑化的發展趨勢,適當調整非法集資犯罪的刑罰,明確非法集資犯罪中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形成科學的非法集資處罰體系,提升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刑法的合理性[2]。
2.促進輕刑化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第一,在立案偵查起訴階段,應實施輕刑化理念。針對案件的性質,公安機關和檢察院應對案件進行立案偵查和移送起訴,聘請相關的專家對案件的性質進行認定,根據非法集資犯罪的立案性質進行區別對待。例如:對有能力償還非法集資錢款的犯罪嫌疑人,應暫緩立案處理;對已經返還非法集資錢款的犯罪嫌疑人,可適當免除其刑事處罰;對于沒有能力返還集資錢款的犯罪嫌疑人,應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二,在案件的審理階段,應根據非法集資犯罪的實際情況施以相應的懲罰措施,法官應將輕刑化理念作為指導依據,實行寬嚴并濟的經濟政策,先由行政部門認定非法集資,再由司法部門為非法集資犯罪定性,在此過程中,應明確行政部門對非法集資的定性不是案件審理的必要條件。在非法集資犯罪刑罰執行的過程中,應嚴格落實輕刑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實行人道主義刑罰和懲罰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減刑和假釋制度的作用,促進輕刑化理念的貫徹落實。
例如:2017年1月,某市開展了非法集資清查活動,加大風險排查和整治力度。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非法集資主要風險點,圍繞投資理財、非融資擔保、P2P網絡借貸等非法集資高發重點領域,以及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民辦教育機構、養老機構等新的風險點,開展風險排查,及時有效化解風險隱患。截至2017年8月,共排查各類準金融機構137家、房地產預售項目33個、房地產銷售代理機構9家、P2P等互聯網金融企業278家等,維護了金融市場的穩定。
3.完善社會控制手段。第一,要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健全監管的相關制度,倡導民間投資,加快修訂商業銀行法,明確非法集資的概念,完善民間借貸征信系統,加強對第三方借貸平臺的監管,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搭建平臺,積極吸引民間投資,為金融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降低非法集資犯罪的發生概率。第二,應加強行政監管,由當地政法委成立非法集資案件處理的專門機構,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非法集資犯罪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對非法集資犯罪現象的有效監管和預警,依據非法集資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監管政策,加強對中小企業金融創新行為的扶持,嚴格遵循民間融資的底線,加強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的協調作戰,實現經濟、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的有機整合,將非法集資犯罪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倡導輕刑化理念,實現對非法集資行為的有效遏制。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完善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過程中,通過建立健全輕刑化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利于降低非法集資犯罪的發生概率。在此基礎上,促進輕刑化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能夠實現對經濟犯罪的有效革除。此外,完善社會控制手段,也有利于實現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因此,在完善輕刑化對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導向過程中,可以借鑒上述方法。
[1]葛海.論職務犯罪輕刑化防控機制的構建[J].懷化學院學報,2016,3502:72-74.
[2]徐艷君,曾煜.貪污案件判決輕刑化的危害與成因[J].商,2016,1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