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祥 曹治國網寧波供電公司
融合前端業務,實現關賬無憂
蔡宏祥 曹治國網寧波供電公司
當前現代企業內崗位職責劃分較為明晰,各崗位各司其職,雖然有利于各項工作分工的專業化、精細化,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各崗位專注于自己的業務,崗位間交流較少,即使有交流也停留在較淺的層面,由此容易導致各崗位間因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而產生信息孤島現象。部門內如此,部門間這種信息孤島現象就更加嚴重。信息孤島的存在,對年度關賬產生了不確定性,猶如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因此關聯起崗位與崗位間及部門與部門間的相關業務,進而消除信息孤島就顯得尤為重要。某某公司通過融合前端業務,將部門間及崗位間的業務銜接點進行有機整合,通過業務鏈管理而非單業務管理的模式,進而解決信息孤島現象導致的賬務處理問題。
業務 賬務 處理
通過“融合前端業務,實現關賬無憂”(以下簡稱“關賬無憂”)項目的實踐,深化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賬務處理的合規性、時效性,做到“政策執行零折扣、報表編制零延誤、賬務處理零開賬”,最終實現“關賬無憂”的目標。
為了實現“關賬無憂”,某某公司的具體做法為建立兩本寶典,一是建立快報操作寶典,二是建立決算工作寶典;以下對兩本寶典進行詳細描述:
快報操作寶典的原理是先將截止報賬日之后的業務進行梳理確定管控要素后,再按照管控要素對相關業務進行關聯,形成業務鏈進行管理的做法。其建立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業務鏈管理的模式打通業務壁壘,進而消除信息孤島;二是通過每月規范嚴格的賬務管理及檢查模式,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年度決算的工作壓力分解到平時的工作中,使財務人員可以在年底將主要精力用于年度特殊事項的處理上。
(1)前期梳理,確定管控要素。對每月25日(報銷截止日)后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梳理,崗位包括計價崗、工程資產崗、資金崗、成本費用崗、稅務崗和總賬報表崗。
a.梳理出每月25日后本崗位需完成的工作,以及能完成該項工作的最早及最晚的時間;b.在梳理完本崗位工作之后,再梳理出能夠完成本崗位該項工作的前提條件,即前端業務。前端業務既可以是需外部門配合完成的工作,也可以是需本部門其他崗位配合完成的工作;c.在整理出本崗位業務和前端業務后,分析該項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進行特別關注。
(2)關聯業務,打通業務壁壘。鑒于目前的管理要求以及系統信息的集成,每項業務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而是構成了某條業務鏈條中的一部分。一條完整的業務鏈是需要部門間以及本部門各崗位間進行協同配合才能夠完成的。每個崗位的工作在這條業務鏈上都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因此我們根據前期梳理成果,按照時間要素和業務間的關聯性對各項業務進行合理排布,使得這整個業務鏈條能夠有條不紊的運行。以附加費業務管理流程為例,該條業務鏈部門間涉及到營業部和財務部,財務部內部則涉及到計價崗、稅務崗、資金崗和總賬報表崗四個崗位。
“會計好當,年關難過”,這是一句形容我們財務人員在年底決算時的一個真實境。會計為什么好當,年關為什么難過,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將一些平時可以解決的工作無意識的或者習慣性的拖到了年底,導致在年底決算時才開始查漏補缺,弄得焦頭爛額的同時還不一定能夠做到面面俱到、考慮周全;況且在當前各家大型企業對年度決算工作的高標準、高要求的形勢下,財務人員在年底面臨時間緊、工作重、壓力大的處境,也難免會出現不必要的失誤。為了最大限度解決年底財務人員的困境,“關賬無憂”項目將年度決算工作中的重點工作及其業務處理注意點匯總整合,建立“決算工作寶典”,協助財務人員掃除相關業務盲點,切實減輕年底財務人員工作壓力。決算工作寶典總共分為兩部分,一是年度決算處理規范自查,二是歷年開賬事項備查。年度決算處理規范自查表以時間軸作為標準,分為12月31日前須完成工作事項以及1月1日當天須完成事項。
通過融合前端業務,將部門間及崗位間的業務銜接點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條條完整的業務鏈,業務鏈中的各個崗位人員都是其中一個環節,缺一不可,有利于部門間及崗位間的有效溝通,最大限度的解決信息孤島現象,有效促進業財融合,同時有利于做好關賬前的“排雷”工作。
該項工作以月度以及年度決算的財務視角來審視日常賬務處理,具有全局性和導向性,有利于規范公司的會計基礎工作。按照“關賬無憂”項目的思路,在業務鏈環節中的專職在進行本崗位業務操作時,須對前端業務存在的風險點進行特別關注,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本崗位業務操作,將問題解決在前端,這樣就大大減少賬務處理中出差錯的概率。通過“關賬無憂”項目的實施,某某公司會計基礎工作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該項工作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年度決算的工作壓力分解到平時的工作中,把平時一些年底集中的對賬工作、供應商以及客戶掛賬清理工作、現金原因代碼檢查等一系列工作分解到月度或者季度,使財務人員可以在年底將主要精力用于年度特殊事項的處理上,既緩解了壓力,也提高了效率。
通過“關賬無憂”項目的實踐,某某公司涉及的大部分各項業務流程基本能夠按照設計的要求完成,但同時也意識到“關賬無憂”項目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需要對其不斷的改進:
1.時刻關注業務、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由于管理要求及實際業務需求的變化,每個業務鏈上的環節可能會有所變動,那就需要對“關注無憂”所涉及的業務不斷進行更新改進,使之更加符合管理要求及實際工作的需要。2.規范業務流程,形成長效機制。在實踐過程中,某某公司大部分業務流程已按要求執行,個別業務流程仍需嚴格按照項目要求,提升執行業務流程的標準化、流程化、集約化及規范化程度,實現業務鏈的閉環管理,形成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