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巧霞 神木市新民國有生態林場
淺析基層林場工區防火工作對策
喬巧霞 神木市新民國有生態林場
年年防火,年年有火。從主觀上究其根源,是林區防火的長效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保守的防撲火模式還沒有有效突破,麻痹大意的思想結癥還沒有根本解決。面對這一瓶頸問題,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明確林區火災預防撲救工作的基本原則。
林場工區 防火工作對策
其主要原因:
1.從林區狀況來看:工區林地大部分生長在山區,林區小道較多,巡山護林人員很難杜絕火種上山,再加之林內上有大樹,下有雜灌,林區一旦發生火情,不容易及時發現。
2.從巡山護林人員來看:一是基層林場林區管護人員大多為就近農民,農忙時林區防火便出現脫節現象。二是青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管護人員大多老齡化。三是管護人員少,往往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
3.從巡護責任來看:天保巡山管護人員工資報酬較低,人均年收入不過1萬元左右,且常年以山為家,以護林為業,條件艱苦,致使工作積極性不高。
一是撲火人員較難組織。林區人少分散,大都是孤寡老人,撲火人員很難在短時間組織到位。二是缺乏撲滅山火經驗?;鶎右痪€撲火人員一般沒有經過專門撲火訓練,一旦發生林區火災,他們就蠻干,很容易造成撲火人員傷亡事故。三是林區交通不夠便利、信息不夠靈通,如果林區發生火災,就靠工區管護人員和附近農民撲火。
其主要原因:一是工區消防通道建設不到位。武警官兵及撲火隊員很難在道路通暢的情況下及時到達火情現場。二是覆蓋工區的通訊設備設施不健全,存在死角,撲火很難遙相呼應,動態指揮,形成合力。
1.林區火災預見難。林區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蔓延快、處置難的自然災害,林區火災的發生很難有預見性,為林區火災的預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氣候變化預測難。林區灌木和雜草生長茂盛,存在大量干草是導致林區火災頻繁發生的原因。
3.火源管控難。人民群眾燒田地里麥茬等耕作習慣、燒紙燒香等祭祖方式等沒有改變,增加了火災隱患,這樣就加大了野外火源管理難度。
4.林區火災案子查處難。(1)人們亂丟煙頭引發林區火災,行人走后,一段時間才會引發林區火災,丟煙頭的人也不知道是自己引起的火災,給查處案件帶來很大的難度。(2)人為故意引發的林區火災,這是有預謀、有計劃的縱火,很難取證,不利于案件的偵查。(3)林區火災案件立案標準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影響火災案件的查處。
1.防范不到位。一是宣傳教育不到位。有的地方宣傳只是走形式,沒有深入到位,留有死角,沒有從根本上增強人們的防火意識,二是組織領導不到位。有的地方成立護林防火組織只是應付檢查,沒有明確職能和責任。三是撲火隊伍不到位。
2.撲火不到位。一是專業撲火隊伍不到位。發生林區火災后,沒有專業隊伍上山撲救,即便有人上山撲火,也達不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效果。二是隊伍專業知識培訓不到位。撲火隊伍對撲火原則、撲火要領沒有掌握,缺少培訓,以致撲火時沒有計劃、沒有步驟。三是撲火隊伍體能訓練不夠。防火人員身體較差,上山撲火,不能堅持撲火戰斗到底。
3.處罰不到位。一是干部追究責任不嚴格,致使干部有麻痹思想,存在僥幸心理。二是肇事者打擊、處罰不到位。有的沒有嚴格按照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執行。
基層林場工區防火工作,應在“三基”(抓基層、強基礎、苦練基本功)上下功夫,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方能確保林區森林安全。
(一)建立聯合防御體系。鄉鎮和鄉鎮之間、各村和各村之間、鄉鎮和林場之間、林場和林場之間等,應建立聯合防御體制。若各自為政,靠一村一戶力量來防火,就孤單力薄,延誤火災防控工作。要發揮“一方有火災,八方來支援”的精神,建立與完善聯合防御火災體制,實行不定期檢查,通報情況,按照林區防御火災的規定,“誰燒山,誰賠償”,按貢獻支付聯合防火單位及防火人員撲火的費用。
(二)加強專職隊伍建設。林區防火要加強防火隊伍建設。主要是護林巡山防火隊伍,要定職責、定地段,不定時間巡山,明確巡護人員的責任和權利;相鄰巡護人員要加強聯絡,及時通報林區情況。需加強評比考核方法,嚴肅追究巡山護林人員責任,要真正把林區防護火災責任落到實處。要配備配齊通訊工具并保持通暢,巡山護林人員要熟記就近撲火隊伍聯系電話,隨時保持溝通聯系;要切實加強民眾撲火基本知識宣傳教育,配齊消防設施,做好打硬仗、打大仗、打好仗的一切人力和物資準備。
(三)建立基層責任制。一是要完善責任制度。目前,基層林場林區防火責任書只跟護林人員簽,無具體考核辦法,無過硬的獎勤罰懶措施,大多流于形式、應付了事。二是要將林區防火工作納入巡山護林人員重要職責,實行報酬與防火責任掛鉤。
(四)建立林區防火應急預案。林區火災防御要以村為單位,編制火災防控預案,要從人員組織、調配物資、火情報告、火場指揮、災情控制等,研究制定一套完善的方案。要達到著火不亂,從容指揮,科學撲火,將火災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五)制定年度宣傳教育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進校園、進村莊活動,不能留死角。
(六)建立獎懲機制。對林區防火撲火工作中的有功人員,要采用精神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辦法,給予工作認同,以此促成護林防火的良好氛圍;對縱火人員、有火不救人員要堅決依法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林區火災是危害林場工區的大敵。一場火災在旦夕之間就能把大片林木化為灰燼,由于林區被毀,林地失去覆蓋,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農業。因此我們要認真落實“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針。在高火險期加大巡查密度,死看硬守,確保萬無一失。
喬巧霞(1983-),女,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人,大專學歷,林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