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瀅 天津科技大學
聚氯乙烯共聚改性研究進展
黃璐瀅 天津科技大學
本文從分子結構角度出發,簡要分析了聚氯乙烯的性能,并指出其中需要改性的部分。對聚氯乙烯的部分共混改性方法及其機理進行了論述,介紹了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的發展前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相容性 增韌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種,也是最早工業化的塑料品種之一,它是目前世界上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種。
PVC是無定型的線性結構聚合物,基本無支鏈,鏈節排列很規則,主要是“頭-尾”連結。PVC大分子中大量的氯原子使聚合物具有極性和剛度,是一種綜合性能良好,用途極廣的聚合物。但是PVC仍存在一些缺點,需要通過共混改性加以克服。
PVC的改性方法主要分為化學法和物理法兩大類[1]。PVC增韌改性最有實際意義的方法是物理共混法。該法是將作為增韌劑的聚合物與PVC混合,使增韌劑充分地分散在PVC之中,起到增韌作用。
不同聚合物與PVC熔融剪切共混,能否形成亞微觀分散均勻的共混體系,是鑒別共混能否達到理想改性效果的標志,而這又取決于PVC和與之共混的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2]。判斷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最常用的判據之一是聚合物溶解度參數(δ):當兩種聚合物的溶解度參數差∣δ1-δ2∣≤1.5時,兩種聚合物具有較好的相容性,差值越小,相容性越好。只有具有一定程度相容性的聚合物,相互混合才能組成具有優異性能的共混物。
TPU的溶解度參數與PVC的δ值很接近,因而它們之間有較好的相容性[3]。TPU分子結構中兼具柔性和剛性鏈段,所以兼有塑料和橡膠的特性。TPU的耐低溫性也很好,脆化點達-61°C,可以作為PVC的抗沖改性劑,并改善PVC的動態熱穩定性和加工性[4]。
二烯系聚合物是PVC共混改性中應用最多的一類改性劑,下面討論幾種比較典型的改性劑對PVC的共混改性情況。
1.丁腈橡膠(NBR)改性
NBR是一種極性橡膠類共聚物,其極性隨丙烯腈(AN)含量提高而增強,相應地與PVC的相容性也提高。NBR中AN含量為20%左右的PVC/NBR共混物抗沖強度最高。但由于NBR中不飽和雙鍵極易氧化分解,因此PVC/NBR共混物一般只能大量地用作室內或車內裝飾材料及鞋底材料。
2.ABS改性
ABS是在聚丁二烯存在下使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所得到的一種聚丁二烯接枝共聚物。用它對PVC進行共混改性可以得到一種性能較好的新型增韌材料。PVC/ABS共混物具有抗沖強度高,熱穩定性好,加工性能優良等特點。當ABS含量在8~20%范圍內,抗沖擊強度能顯著改善,進一步提高ABS含量,沖擊韌性反而逐漸降低。
用作PVC改性劑的非二烯類聚合物主要有氯化聚乙烯(C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及丙烯酸酯橡膠(ACR)等。
1.氯化聚乙烯(CPE)改性
CPE是聚乙烯(PE)分子中仲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一種高分子無規氯聚物。氯含量為36%的CPE對于改善PVC的加工性、抗沖性等綜合性能效果最好[5]。
PVC/CPE共混物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可以廣泛地用作生產抗沖、耐候、耐燃、耐腐蝕的各種塑料制品。
2.EVA改性
EVA是一種橡膠狀的共聚物,其中醋酸乙烯酯(VA)含量一定時可以作為PVC的抗沖改性劑。它與PVC的相容性主要取決于VA的含量,當EVA中VA含量為45%時,與PVC部分相容;當VA含量為65~70%時,與PVC完全相容。
近年來由于實際應用的需要和研究范圍的擴大,一些與PVC不相容的聚合物改性劑開始出現。可以通過加入第三組份來改善互不相容的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提高力學性能。這種與兩種組分都有較好的相容性或粘結性,可降低界面張力,增加兩種聚合物相容性的物質稱為增容劑。
PVC改性技術的研究在國內外都備受關注,隨著現代工業對工程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這一研究將更加深入。從經濟實用和環保的觀點出發,PVC增韌應該朝著非彈性體增韌方向發展,多相協同增韌PVC的研究也是一大方向[6]。
[1]張桂云,張聯,李靜,畢麗景.共混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狀況[J].聚氯乙烯,1998,(03):50-53.
[2]蔡永源.聚氯乙烯共混改性技術進展[J].聚氯乙烯,1985,(05):51-57.
[3]鐘明強,孟國振,許承威.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J].塑料,1990,(06):25-32+20.
[4]葉成兵,張軍.熱塑性聚氨酯與聚氯乙烯共混研究進展[J].中國塑料,2003,(10):3-9.
[5]王娟娟,馬曉燕,王穎,馮立起.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研究進展[J].絕緣材料,2003,(03):40-45.
[6]朱丹.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研究進展(續)[J].上海塑料,2003,(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