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煙草專賣局
淺談涉煙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適用
張超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煙草專賣局
雖然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在專賣執法實踐中并不多見,一旦發生,將嚴重沖擊當地煙草市場秩序,并造成其他危害社會的后果。因此,準確認定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對于打擊煽動抗法以及暴力抗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概念、犯罪構成、具體認定等問題進行探討,以期能夠指導專賣執法實踐。
煽動 抗拒 煙草 法律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指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本罪的基本構造是在一般群眾本無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意思,或者雖有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意思但尚未著手實行的情況下,行為人進行煽動,促使群眾產生或者堅定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意思。
《刑法》第278條規定,犯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正常實施。本罪中的“國家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對于涉煙犯罪來說,這里的法律是指煙草專賣法。
本罪中的“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全國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并且按照《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類法規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于涉煙犯罪來說,這里的行政法規是指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如果煽動抗拒規章、地方性法規以及行政措施的實施的,不構成本罪,造成擾亂社會秩序后果的,可以其他罪處理。
本罪罪狀中,“造成嚴重后果”要加重處罰。何為“造成嚴重后果”,法律、司法解釋并沒有明確規定。參照煙草專賣執法實踐,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認定為“造成嚴重后果”:一是煽動群眾暴力抗法,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二是在煽動群眾暴力抗法中造成人員傷亡的;三是由于煽動群眾暴力抗法而造成當地社會秩序混亂的;四是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所謂煽動即通過宣揚、鼓動、利誘、教唆手段,促使、引導他人去實施涉煙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煽動行為應當具有公然性,即在不特定人、多數人共見共聞或者可見可聞的情形下從事煽動。煽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或者利用演說、張貼、散發、郵寄等形式,既可以通過捏造事實、散步謠言的方式煽動,也可以是利用現有事實進行利弊分析的方式煽動。煽動的內容主要是攻擊、污蔑、詆毀煙草專賣法律法規,煽動、蠱惑群眾以暴力方式抗拒煙草法律法規的實施。被煽動者是否實施了暴力抗拒煙草法律法規實施的行為,對定罪沒有影響,但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本罪中的暴力既包括對人的暴力,如實施毆打、捆綁或者其他人身強制行為,也包括對物的暴力,如砸壞門窗、推翻辦公室桌椅、砸壞辦公用品等。所謂抗拒是指抵抗拒絕,即故意不遵守煙草法律、行政法規,違反公民的守法義務。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本罪主體。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引發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其目的在于使群眾使用暴力手段來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過失不構成本罪。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煽動行為,就構成本罪。對于雖有煽動言論,但情節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同時,認定本罪,應注意將煽動行為與一般錯誤言論、消極言論進行區分。兩者在主觀方面的區別為: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目的;而錯誤言論主要是由于個人覺悟不高或者個人利益未得到滿足及不滿足現狀而發牢騷、抱怨等,行為人在主觀上并不具有煽動他人產生犯意或者實施犯罪行為的故意,不具備特定的目的。二者在客觀方面的差別為:本罪表現為通過語言、文字、圖片等形式對他人進行煽動,其內容是攻擊、污蔑、詆毀國家法律、行政法規,使群眾用暴力手段來抗拒法律實施;而錯誤言論是在小范圍內就事論事地發表意見,其內容并不是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因此,對于不具有犯罪故意和特定目的發表錯誤言論的行為,不應視為犯罪。
行為人既實施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的行為,又親自實施暴力抗拒法律實施行為的,可以分為以下情形處理:1.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又實施了擾亂社會秩序(如沖擊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聚眾擾亂公共秩序、交通秩序等)行為的,可以對行為人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首要分子定罪,同時以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與上述犯罪實行數罪并罰。2.行為人實施了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又實施了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且構成妨害公務罪的,應以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與妨害公務罪實行數罪并罰。
[1]《涉煙犯罪司法認定與法律適用指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2]張明楷,《刑法學》(下冊),法律出版社,2016年7月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