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友鳴 銅陵市義安區人力資源局
淺論如何做好新形式下就業創業工作
夏友鳴 銅陵市義安區人力資源局
就業為民生之本,創業為富民之源。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擴大就業規模,提升創業水平,是各級政府當前乃至今后較長時間內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直接影響到兩個“一百年”和偉大中國夢的實現。現結合我區實際,談談如何扎實有效開展好就業創業工作。
新形勢 創業 情況 管理
近年來,我區始終把就業創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市政府下達的就業創業目標任務,深入推動積極的就業政策,多途徑挖掘就業潛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力地提升了就業質量和創業能量,開創了就業創業工作的新局面。2016年,累計完成城鎮新增就業407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33萬元,推出新的創業典型20個。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市場就業形勢持續低迷等不利因素,我區始終把堅持就業優先這一戰略和貫徹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作為工作主線,以健全完善市場服務機制為抓手,主動適應新常態下不同群體需求特點,分類施策,確保了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全區就業形勢穩中有升。
1.強化主體責任,推進目標責任管理。區委、區政府把促進就業創業工作擺在工作的優先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在財政預算中優先安排專項資金。同時,建立和完善了區級就業創業工作責任目標考核機制,強化了政府的統一領導,形成了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2.構建政策體系,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順應形勢發展,陸續出臺了如《銅陵縣“創業富民工程”實施意見》、《銅陵縣“就業提升工程”實施意見》和《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動創新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等綱領性政策文件,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拓寬就業創業政策扶持范圍,擴大享受就業創業政策群體,服務廣大群眾就業創業。
3.開展就業服務,穩定城鄉就業局勢。開展就業服務,穩定城鄉就業局勢。通過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開展“兩皖”勞務對接、做好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實施就業扶持和就業技能培訓兩項民生工程、開展人才(創新創業、急需緊缺人才)需求和人才引進服務、優化高校畢業生服務、開展創新創業“百人計劃”等一系列就業創業措施,穩定城鄉就業局勢。
4.實施一體化管理,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推進基層平臺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做實《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就業失業登記、勞動用工備案登記等基礎工作,全力推進勞動者就業實名制工作。通過“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系統運行,大力推行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
5.強化創業扶持,推進大眾創新創業。通過組織實施創業培訓工作、做好小額擔保貸款發放、開展創業項目征集活動、加強農民工創業園建設、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推進“雙創”工作等措施,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1.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區域內企業普遍開工不足,吸納新增就業的能力有限,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不到位。同時外來勞動力大量涌進、高校畢業生供求不匹配、農民工技能單一、城鎮就業困難群體擇業難等造成因素交織,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
2.職業技能培訓不能完全匹配市場需求。職業培訓機制缺乏活力,職業技能培訓專業(工種)雖經調整,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技能培訓監管難度大,工作成效不盡理想。
3.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就業服務平臺事務繁重,且人員不穩定,人手少,兼職多,勞動就業工作被動應付。
4.創業政策環境有待加強。創業配套政策需要相互銜接,創業氛圍營造需要進一步加強,資金、場地、人才、培訓等聯動措施需要真正落實到位。
1.繼續貫徹就業優先的戰略。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把促進就業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壯大服務業,扶持眾多小微企業,打造新的就業增長點,創造更加充分的就業機會,為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拓展出更加廣泛的空間。
2.深入開展就業服務活動。市、區聯動,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統籌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者、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各類群體實現就業。不斷做好服務企業用工活動。深入工業園區開展送政策、送培訓、送服務活動,規范企業用工管理,扶持企業發展,竭力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
3.不斷夯實公共就業服務基礎。繼續推進基層平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逐漸實現基本職能的全覆蓋和全下放。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以《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管理為抓手,建立健全就業、失業登記制度,抓好勞動力就業的動態監測管理,基本實現城鄉勞動力就業實名制管理,進一步健全全區城鄉勞動者信息數據庫。建立“企業用工崗位數據庫”,實現市區就業服務系統用工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同時,不斷探索和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范圍,逐步將勞動就業、人才服務全部納入購買范圍,細化服務內容,切實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深入實施“雙創”活動。進一步調整、充實和完善現有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消除政策盲點,逐步實現市區政策同步同標,重點支持返鄉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科技人員創新創業。以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為起點,發揮好大師帶徒傳藝、交流創新的示范效應,推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不斷聚焦創新創業群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來銅創新創業、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引導青年投身創新創業、服務農民工返鄉創業、吸引外來人員來我區創新創業,全力推進我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