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平 福建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淺析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
戴麗平 福建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在醫學院校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當前形式下培養全面發展醫學院校人才的需要,也和醫學院校學生的醫德教育相契合。分析醫學院校學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使醫學院校學生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醫學院校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 踐行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當前中華民族的偉大戰略任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不僅要深入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是要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醫學院校學生作為國家醫學事業的建設者和優秀傳統醫學文化的傳承者,在他們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當前醫學院校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中去。醫學院校學生作為青年的一個群體,今后從事的職業和人民的身體健康緊密相關,責任之重大要求我們醫學院校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也要求醫學院校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基本準則。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一些“不和諧”的現象隨之產生,在醫療衛生行業也出現了收受紅包、醫患糾紛、過度醫療等丑惡現象。醫學院校學生作為未來醫療行業的工作者,只有在醫學院校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實踐中,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從根源上杜絕亂像,緩解甚至一定程度上解決緊張的醫患關系局面,醫學院校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合格的醫學人才,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促進社會發展和和諧的新生力量。
醫德教育指的是從醫者的道德教育,是從事醫療服務的思想指導、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也是調節醫者和患者、醫者與醫者、醫者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規范和準則。醫德教育有以下三點內涵:首先,醫德教育中對于生命有著至高無上的認知,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莊嚴使命奠定了醫學院校學生愛民愛國的基礎。其次,大醫精誠常作各大醫學類院校的校訓伴隨學子的一生,“精”,指的是作為一名醫者必須要有精湛的醫術;而“誠”,則要求醫者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最后,所謂醫者仁心,真正的醫者不僅醫術精湛,同時還要有一顆與人為好,仁慈善良之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對價值觀進行了精準的闡述,其中,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而醫德教育“生命至上愛國愛民;大醫精、誠;醫者仁心”的三個內涵正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相契合。
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陣地充分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學校要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醫學院校更要結合專業特點,不斷創造創新適合醫學院校學生的教學內容,通過啟發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挖掘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和身邊熟悉的人和事,提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教師的隊伍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做好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必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教師的隊伍建設,教師自身應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持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應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教師的進修培養,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教師自身知識儲備更新換代跟上時代步伐,給學生帶去最先進最新鮮的知識觀點。學校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校外優秀學者、成功企業家、道德模范、先進工作者等來校開展沙龍、講座活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第二,提高輔導員、班主任等其他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除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教師在課堂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外,輔導員、班主任等其他教師隊伍也應注意在平常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言傳身教的作用,提高自身素養,關心關愛學生,不僅為學生理清思想上的困惑,也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的困難,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模范待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三,樹立朋輩典型,發揮榜樣作用。注重挖掘大學生身邊的朋輩典型,充分發揮朋輩的榜樣作用,通過身邊可聽可見可觸的例子,讓大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個空概念,而是真實具體的從身邊體現出來,加深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的益處,進而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內化為日常準則,體現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中,再用自己的言行舉行去影響其他人。
現階段醫學院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多停留在了理論教育層面,學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整合校內校外實踐教學資源,搭建擴大實踐教育平臺和基地。結合專業培養目標,把實踐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例如與自身專業相關的義診,衛生知識的普及和宣傳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回饋社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磨練自己,自覺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醫學院校要充分發揮醫學院校特色,建設具有醫學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心感悟。馬克思指出:“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這就是環境育人的有力證據,而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要求我們必須營造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宜的校園文化環境。通過開展各類文化、體育、藝術、學科競賽等校園品牌活動,將原本抽象,深奧的理論變得生動、具體、充實,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含義。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互聯網平臺,創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大學生都是信息化的一代,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有效手段,與當今大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網絡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著這一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友甚至是思維方式,也正因如此,互聯網應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載體。一是學校可以通過主動積極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領地,唱響主旋律;二是建立相關教育網站,視頻點播,發帖互動討論交流,微電影、H5制作等方式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起來;三是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交友平臺,點對點,個人對個人,有針對性的靈活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再拘泥于面對面的交流,網上交流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學生隨時隨地加入到價值觀的教育中。
總之,醫學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任重而道遠。學校要在日常課堂學習、師資力量、實踐教學、校園文化等四個方面努力,創新方式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再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培育有愛國情懷,敬業精神,誠信品質,友善情誼的全面發展醫學人才。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4-05-05)[2014-05-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高教探索,2014(02).
[3]蔣云云.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路徑研究綜述[J].山東省團校學報,2013(93).
[4]黃進.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公民層面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四川日報,2014-04-30(06).
[5]葉福林,張曉晶.當高校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述[J].高校黨建,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