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峰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1
?
互聯網與創新高職校紀檢監察工作
王秀峰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1
近年來,“互聯網+”在各行各業已得到廣泛運用,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大思維、大數據的管理理念在紀檢監察工作中正在逐步得到運用。作為基層高職校的紀檢監察工作者,如何進一步創新紀檢監察工作方式、提升紀檢監察工作效能,把“互聯網+”的思維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在監督執紀問責中的作用,應該成為新時期紀檢監察工作研究的新課題,值得我們去探索和實踐。
高職院校;紀檢監察;互聯網
黨的十八屆六次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九條規定:“建立健全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明確了各級組織以及黨員在黨內監督中的職責。紀檢機關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職機關,具有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重要職責。在當今以大思維、大數據為現代化管理理念的新形勢下,把“互聯網+”的思維與高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有機融合運用,是基層紀檢監察創新工作方式、提升監察效能、思考監督執紀問責之路的有效途徑,值得我們去研究、探索和實踐。
目前,受內部體制、人員、技術等方面的制約,高職院校在以下方面還存在一些實際問題,影響了紀檢監察職能作用的發揮。主要表現在:
(一)紀檢監察機構力量薄弱
高職校紀檢監察部門在預防腐敗和創建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紀檢監察機構力量比較薄弱,影響了監督執紀的效果。主要原因:一是人員編制不足。我省現有80多所高職院校,多數都設有獨立的紀檢監察部門,但是,因為在紀檢部門人員編制數量上沒有特殊要求,且多數為紀檢部門和審計合署辦公,有些學校紀檢監察部門應該設置的崗位卻沒有列入編制,即使有編制的也會有人員缺編等現象。紀檢部門人員在配備上都是能少則少,能兼職就兼職,專職紀檢人員少之又少。在上一輪的巡視檢查中發現不少學校都有這種現象。二是,紀檢監察人員業務不精、專職不專。在文化結構上雖然學歷較高,但是缺乏懂經濟、懂財務、懂法律、懂管理、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由于紀檢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學校所有招投標、采購、驗收一類的工作,都需要有紀檢人員面面俱到的參與,往往是忙于應付日常工作,原有崗位的干部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得不到及時補充,新上崗的紀檢干部,雖然也有短期的業務培訓,但是熟悉政策和業務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因此,從各高職院校內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看,還是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即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不懂業務的多,精通業務的少;參與的工作多,深入研究的少,這些因素直接制約了紀檢監察質量的提高。
(二)互聯網技術在紀檢監察工作中應用滯后
目前,大多數基層學校的紀檢監察工作都是通過紀檢人員實際到場來參與具體監督的,或者是通過事后的檢查來進行事后監督。高職院校有較完善的網上辦公系統和專門的業務軟件,但是相比互聯網的開放性,網上辦公系統或各職能部門的信息管理還處在相對封閉的發展階段,各個辦公系統軟件之間沒有相容性,尚未實現網上信息資源共享、數據分析、過程監督、預警提醒等功能,紀檢監察部門在運用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研判、預防提醒監督等方面還處于較為滯后的狀況,紀檢監察工作的效率還不夠高。
(三)紀檢監察工作無法量化,工作成效無法驗證
有從事多年的紀檢監察干部曾深有體會地說,紀檢工作是一份用良心和道德來衡量的工作,紀檢工作抓得越細越實就越受群眾歡迎。然而,處于基層的高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從各種工程項目、設備服務采購的招投標,項目(設備)的驗收,工程結算審計到大額資金支付審核把關,人員招聘等重大事項都需要紀檢監察人員的參與。遇到棘手的信訪問題時,紀檢監察部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多了。紀檢監察人員幾乎是從學期初忙到學期末,日復一日。承擔的工作很多,遇到的問題不少,投入的精力也很多,但是監督工作成效無法衡量,也影響了紀檢監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認為高職院校的紀檢監察工作要更多的結合地區和行業特點,適應當前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急需在整合內部人員結構、有效資源,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思維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實現紀檢工作全面監督、有效監督和精準監督。
(一)盡快完善機構設置,強化專業技術力量
隨著紀檢監察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深入,高職校紀檢監察部門需要加強對新形勢下網絡監督工作的研究,完善和充實高職校內部紀檢監察機構和人員隊伍。在人員的配置上要適當吸收有專業特長的網絡技術人員、財務審計人員和研究反腐倡廉理論的專家學者,建立一支業務過硬的專職紀檢隊伍,形成網絡反腐的組合優勢,以適應當前及今后互聯網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需要。
(二)有效整合網絡資源,提升網絡監督成效
目前,高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在運用“互聯網”方面有較大的優勢,一是因為學校有較為完善的辦公系統平臺,基礎較好;二是學校具備熟練運用互聯網的人才優勢,有人員和專業的技術支持。“互聯網+紀檢監察”不是簡單的信息上網,單一的信息發布,而是需要對現有資源和服務進行整合和流程創新,要把紀檢監察工作的要求貫穿到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融合學校各種網絡平臺建設,增加網上快捷報送、自動統計、在線查詢、實時提醒等模塊,實現校園內各種資源共享、黨務政務公開、紀檢監察實時監督的功能,進一步暢通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渠道,提高網絡監督成效。利用網上辦公平系統,設置底線和紅線,一旦有觸碰就會有提醒,實現監督管理的自動化。
(三)融互聯網于內部經濟活動的相互制衡和監督之中
目前,江蘇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蘇省省屬院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實施指南(試行)》,要求高校要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全面梳理經濟業務流程,明確重點業務環節,找準風險控制點,目的就是為了規范學校經濟活動,加強廉政風險防控。高職院校紀檢監察部門應該以此為鍥機,盡快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流程、完善內部控制、實施有效監督和評價,以全面執行《內控規范》為抓手,以信息系統為支撐,通過互聯網把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融入到日常的經濟業務活動和各項管理中去,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制衡和監督體系,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經濟活動運行進行流程管控,對各職能部門在內部經濟活動中的權限和職責進行制衡和約束,從而規范學校內部的所有經濟和業務活動,進一步提升學校內部管理和監督水平。
總之,運用互聯網是創新高校紀檢監察方式,提高紀檢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徑,中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及中央國家機關舉報網站的開通是中國網絡反腐的標志,各地紀檢監察領域“一官兩微”三位一體的網絡平臺建設成為各組織形態向網絡世界延伸的表現。互聯網在教育、監督、執紀方面的運用對紀檢監察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基層的紀檢監察部門更要加強研究,結合自身實際運用好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紀檢干部在建設監督執紀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上,要加強學習,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為高職院校紀檢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促進互聯網融入紀檢監察工作新常態。
[1]林元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加強網絡輿論監督的思考[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YYT201524129.htm.
[2]陳濤.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政府服務與社會治理能力[J].電子政務,2016(8).
[3]楊蕾.對作為一種非實體性組織的紀檢監察政務微博的功能考察[J].電子政務,2016(6).
D
A
2095-4379-(2017)16-0142-02
王秀峰(1967-),女,本科,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監察審計處,館員,研究方向:高校紀檢監察,已發表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