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磊 田昀蒙
通許縣人民檢察院,河南 通許 475000
?
淺析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
曹 磊 田昀蒙
通許縣人民檢察院,河南 通許 475000
強制醫療作為一種特殊性的社會防衛措施,旨在通過對精神病患者的人身限制性治療以達到維護公眾安全和精神病患者身體健康利益的目的。為充分尊重和保護精神病患者的人身權益,有效避免枉法裁判的產生,就必須加強對強制醫療案件的檢察監督。本文從強制醫療的概念及特征、強制醫療案件執行監督的必要性、當前強制醫療案件執行監督的存在問題,以及完善強制醫療案件執行監督的建議等四個方面,對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進行論述。
強制醫療;保護性約束措施;執行監督
強制醫療顧名思義是指對病患者采取非自愿的強制性醫療手段。廣義的強制醫療是指國家為避免公共健康危機,通過對患者疾病的治療,以治愈疾病、防止疾病傳播、維護公眾健康利益,具有強制性、非自愿性、公益性的特點,主要包括性病、吸毒、精神病、傳染性公共疾病等。而本文所述僅為《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針對于特定精神病人采取的強制性醫療措施,其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措施的非懲罰性
強制醫療的非懲罰性是其與刑罰相區分的根本屬性。這主要在于其適用對象是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當今學界主流的犯罪構成二層次理論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在主觀上不具有責性,便不能對其譴責,只能作無罪處理。同時,依照刑法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無罪即無處罰。因而,強制醫療當然不具有懲罰性。
(二)適用對象的特定性
強制醫療適用對象的特定性是指強制醫療的適用對象必須是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84條、《高法解釋》第524條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539條規定的精神病人,即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行為,社會危害性已達到犯罪程度;2、過法定程序確認為無刑事責任能力;3、具有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對適用對象的嚴格限制是充分保障人權,防止“被精神病”及假借精神疾病逃脫法律制裁等現象出現的必然要求。因而,精神病患者實施自殘、自殺行為的或在發病期間實施暴力行為但在強制醫療決定執行前已治愈不具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不適用強制醫療措施,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狀況正常時實施暴力行為的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三)適用措施的強制性
強制醫療不同于其他的治療程序,要求對精神病患者人身自由權利進行限制,以達到社會防衛的目的。強制醫療決定一經由法院下達,除該決定被依法撤回、解除或有其他特殊情形的,該精神病人只能在規定的強制醫療機構內進行強制性康復治療。
(四)適用目的的雙重性
強制醫療作為一種社會防衛措施,不僅單具有社會防衛的目的,也具有使精神病患者康復的目的。在強制醫療案件執行活動中,應當更加注重對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治療,盡可能的縮短其治療期限,而非強制入院、一關到底,違背立法之初衷。
(五)適用程序的嚴格性
適用程序的嚴格性是指強制醫療的申請、審理、決定、執行及解除程序都應當嚴格遵守法定程序,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對任何人實施強制醫療,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對任何強制醫療對象解除強制醫療。
強制醫療案件的特殊性要求必須加大對該類型案件的執行監督,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制醫療案件執行監督是檢察機關應盡職責
法律監督是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神圣職權,依法對刑罰及刑事強制措施的執行活動進行監督是促進司法公平、執行有力的重要保障。2016年6月,高檢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五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人民檢察院強制醫療檢察辦法(試行)》。該《辦法》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檢察機關對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權,進一步細化了對強制醫療案件監督的具體要求和辦法。
(二)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是保障被執行人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強制醫療案件中,適用精神病人的特殊性、適用目的的雙重性、非懲罰性都要求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要嚴格于普通的刑事執行活動監督。其邏輯在于對一般犯罪分子的刑事執行監督尚能做到公平公正、秩序穩定、人權保護,何況尚未違法的精神病患者。因而,加強對強制醫療的執行監督,是避免權力濫用以致被執行人承受不應有之責難的必然要求。
(三)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是罰當其罪,確保司法權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
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對強制醫療案件的交付活動進行監督,對強制醫療決定書、強制醫療執行通知書、鑒定意見書等相關法律文書進行嚴格審查,將進一步完善強制醫療案件在偵查監督、訴訟監督環節的不足。避免犯罪嫌疑人假借患有精神疾病為由而脫罪、被決定執行人未實際交付執行等情形的出現,切實保障司法公正,執行有力。
自《刑事訴訟法》確立強制醫療制度以來,檢察機關對基層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檢察監督一直處于摸索階段,而《刑事訴訟法》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原有的關于強制醫療的規定很難滿足執行檢察工作的需要,且強制醫療案件又相對較少,干警工作經驗也相對不足,這致使基層檢察機關辦理該類型案件時十分棘手,對強制醫療案件的執行監督也多以監禁監督等為參考,因而在實踐過中便會產生以下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保護性約束措施監督滯后,精神病患者權利難以保障
《刑事訴訟法》第285條第3款規定在法院強制醫療決定的下達前,公安機關可以對實施暴力的精神病人采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依照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實施保護性約束措施最長可達一個月之久。然而,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強制醫療案件的審查是在接到強制醫療意見書、相關證據材料和鑒定意見之后,在此之前,檢察機關很難得知案件具體情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又如何對保護性約束措施進行監督。
與此同時,《刑事訴訟法》及《公安部規定》并未具體明確對精神病患者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的具體方式、方法和力度,這便給予了公安機關較大的處置權限。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為省事,對強制醫療案件不作區分,多采取僵化固定的保護性約束措施,多數精神病人被以犯罪嫌疑人身份羈押在看守所內。該措施雖盡到了保護、看管之職責,然而卻侵犯了精神病患者的名譽權等人身權利。
(二)強制醫療案件執行檢察以書面審查為主,缺乏監督力度
刑事執行檢察作為檢察機關在刑事犯罪案件監督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其作用不僅局限于刑罰執行活動的監督,也在于對爭議案件的檢察監督。
在司法實踐中,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對強制醫療案件交付執行的檢察監督多采取書面審查及巡回審查方式。固然巡回檢察方式能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基層檢察干警的負擔,但一味采取巡回檢察方式會造成以下兩個問題:其一,會導致刑事執行檢察部門難以對法院所做出的強制醫療決定進行實質審查,難以及時發現交付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違法情形。例如,在故意傷害案件中,某犯罪嫌疑人假借患有精神疾病而未被判處刑罰,僅對其做出了強制醫療決定。在交付執行前,犯罪嫌疑人又以其他嚴重疾病為由保外就醫,此后便一直以疾病為由拒絕收治,犯罪嫌疑人由此徹底逃脫制裁。其二,難以保證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權、生命保障權、終止及出院權。治療款項是否直接用于精神病患者實際治療、生活費用是否及時提供、精神病人的申請復議權、申訴權、控告權、建議權等權利能否得到保障,這些結論都不能通過簡單的書面審查及次數寥寥的巡回檢察得出。這也就造成了司法實踐中,部分強制醫療機構仍以隔離排害為工作重心,采取一“關”了之的方法,嚴重損害精神病患者合法的人身權利。
(三)缺乏專業性人才,對強制醫療措施的解除檢察流于形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8條、《高法解釋》第542條的規定,強制醫療的解除申請應由強制醫療機構或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提出,人民法院應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并在一個月內做出處理。檢察機關對解除程序監督的關鍵點在于被執行人的人身危害性鑒定上。作為執行監督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不能對強制醫療機構做出的診斷評估一味的聽之任之,但又不具有專業性人才。這樣使得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對強制醫療機構的解除申請監督往往有心無力,無從入手。
完善的執行監督機制是實現立法目的的重要保障,而完善的執行監督機制是從實踐中得出的。通過對強制醫療執行監督檢察所存在問題的剖析,筆者認為完善強制醫療執行監督機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偵監、公訴及執行檢察部門之間的聯系,建立強制醫療案件聯合監督檢察機制。偵監及公訴部門作為檢察機關最先接收到強制醫療案件的部門,在審查強制醫療案件的相關材料時,應及時告知執行檢察部門案件具體情況,便于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最短時間內,對公安機關采取的保護性約束措施進行監督檢察,對超出必要限度地約束性措施及時通知公安機關改正,以確保該類措施方式、方法及力度的合理。執行檢察部門在對強制醫療執行活動中發現的存疑案件進行審查時,應及時通知偵監、公訴部門,協調配合,系統篩查強制醫療案件所存的違法情形,及時做出相應處理,以切實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強制醫療機構派駐檢察室,對強制醫療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生活節奏感的加快,我國精神病人群數量日益激增,原有的安定醫院以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對現有的安定醫院派駐檢察室,將有利于轉變安定醫院內部僵化的強制醫療理念,對具體執行活動的監督檢察,也將有利于切實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各項權利。與此同時,對安定醫院無法收治的適用強制醫療的精神病患者,筆者以為應以市級檢察機關為單位,集中收治于定點精神病醫院,由市級刑事執行檢察局派駐檢察干警,以確保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權益。
(三)建立專家協助檢察機制,確保強制醫療程序合法。強制醫療案件的決定的解除,其關鍵點在于對精神病患者意識能力的認定上。檢察機關在檢察監督時,不能僅依靠公安機關提供的建議材料就對該強制醫療適用程序做出適當評價。應當給予其相應的調查權限,對公安機關的證據材料進行調查、補正。同時,邀請精神醫學領域的專家進行輔助論證,以得出強制醫療的適用及解除合法與否的正確結論。在執行檢察活動中,邀請專家對精神病患者康復工作進行常態化指導,同樣能有效解決檢察機關專業性不足的特點,使之更好的履行檢察監督職權。
D
A
2095-4379-(2017)16-0158-02
曹磊(1983-),男,漢族,河南開封人,貴州民族學院,本科,通許縣人民檢察院反瀆局,副局長;田昀蒙,通許縣人民檢察院,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