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棟
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未檢科,天津 300000
?
論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制度的的完善
荊 棟
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檢察院未檢科,天津 300000
本文通過闡述我國未成年暴力犯罪的現狀以及我國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制度的缺陷,進而提出完善我國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的建議,并分析了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可行性。
未成年;刑事責任年齡;少年司法制度
近些年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頻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特別是13歲男子殺害3人后因未達到我國的刑事責任年齡而不負刑事責任更是刺痛著社會的神經。根據201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兩會報告,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整體的犯罪率雖然在降低,但是卻呈現出低齡化、暴力化、團伙化的趨勢,特別是14歲-16歲的犯罪比率越來越高。因此完善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制度不僅有助于保護保護遵紀守法的好孩子懲罰壞孩子,而且也能夠在社會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全社會重視未成年暴力,而不再僅僅因為未成年暴力只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
根據2015年檢察日報數據顯示,青少年犯罪總數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在發生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中,14歲至16歲年齡段所占比例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經突破50%。而根據2014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的數據,現在未成年犯罪呈現年齡趨于低齡化,文化程度低,所犯罪名比較記住,共同犯罪居多,犯罪手段呈現成人化暴力化趨勢。而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也就是說,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用負刑事責任。同時,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都生活在離異家庭,父母對于子女往往缺乏有效的管教,因此,我國現行刑法對于未滿14周歲實施嚴重暴力行為的未成年人的管制、教育效果并不明顯,而且缺乏有效的懲治手段。由此可知,我們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制度的缺陷導致未滿14周歲的人犯罪后,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懲罰,其再犯的可能性極大,是對社會潛在巨大威脅。面對暴力犯罪低齡化的傾向,我國現行的刑事責任年齡制度有些落伍,沒能與時俱進。而適當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對于威懾犯罪具有良好的效果,刑法是保障社會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在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規制未成年暴力行為顯得力不從心時,刑法有責任也有義務站出來發揮保護社會的功能。這些年來隨著酒駕入刑、加大對食品安全領域犯罪的處罰,刑法在遏制社會不良風氣蔓延、營造社會新風尚方面成績斐然。對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加大對未成年人暴力行為的懲罰力度,一定會有效遏制未成年犯罪低齡化、暴力化的傾向,切實保護人民的安全。
同時我國現行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內容,相對于我國刑法分則中的具體罪名少之又少。因此相同性質的犯罪,并且在同一條文中,只是因為犯罪行為的不同有的犯罪行為可以處罰,而有的犯罪行為卻無法可依。比如,像綁架這種嚴重危害人身安全以及社會安全的犯罪,并沒有納入到應受處罰的行列中。現實中,這也是一直困擾司法部門的難題:是否只有在犯罪人實施了“綁架并殺害被害人”或者“綁架后殺害被害人”時才負刑事責任?這一系列的司法實踐問題都是我們立法的不足所造成的。類似的還有,未成人劫持航空器的行為怎么定性等等。
(一)規制未滿14周歲未成年犯罪行為制度的完善
目前世界上對于未成年人適用的懲罰性措施主要是保安處分以及教育改造。我國刑法中雖然也有這樣方面的規定,但是其內容太過于簡單、方式過于單一,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可操作性并不強。因為應當完善我國的非刑罰性懲罰措施。可以針對年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無刑事責任人的教育和懲罰,也可以作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犯罪人補充性的懲罰措施。
1.告誡
對于危害行為已經實施,但是法律規定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進行告誡,主要針對未成年人向其說明其行為的危害性,讓其在今后的生活中牢記此次教訓,避免其再次犯下這樣的罪行。必要是,可讓其參觀監獄等監管場所,以期強化告誡的威懾作用。
2.保證金
不同國家的法律規定對其性質的界定不盡相同。但其主要功能在于,對于不適用刑罰的未成年人,由司法機關責令其監護人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不對未成人適用刑罰,以此督促監護人對其加強管教,防止不適用刑罰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一種非刑罰性懲治措施,若是未成年人再次違反法律法規,則沒收其擔保金上交國庫,這是用保證金的形式敦促不適用刑罰的未成人以及其監護人認真學習法律,遵紀守法,防止其再次違反法律法規,危害社會。
3.社區服務
推行社區服務,讓少年犯在司法機關制定范圍內,特定時間實行義務勞動,譬如照顧孤寡老人以及孤兒等公益活動,并有相關的監管機構負責監督和管理,同時定期對其進行思想上的教育,使其在勞動中學習和成長,在社區服務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根除其那些錯誤思想,使少年犯逐漸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和法律習慣,同時也把少年犯和原來不良環境隔離開來,讓其真正的融入社區,融入社會,徹底的消除違法犯罪的念頭。
同時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以定時組織少年犯參加聯誼晚會、體育競賽等活動,讓他們融入集體,在集體中學會交流,讓他們在群體活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定期匯報自己思想動向。社區服務作為一種非監禁型刑罰一方面兼顧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不實施監禁型刑罰保護其健康成長,同時也對其進行了必要的管教,使其在社區服務中體現了自我價值。這項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國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一項重要的刑罰制度。
(二)規制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的完善
針對相對負像是責任年齡階段的犯罪范圍過小的缺陷,學界主要有兩種完善方式:第一種是增加具體的犯罪,也就是把需要追究、應當追究責任的犯罪行為加入到《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來,以填補立法上的漏洞;第二種則是增加適宜的概括性條文,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進行修改,設想的概括性條款為“其他嚴重危害社會應當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
從保護我國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同時也為了方便司法機關實踐操作,第一種完善方式更為適合,采用增加具體犯罪行為的漠視,不僅可以明確哪些行為未成年人應該負刑事責任,符合罪刑法定原則,還可以防止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親孩子。具體來說,可以把放火罪、爆炸罪等同的決水罪納入進來,再將綁架罪也納入到《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并增加規定轉化型犯罪與共犯中未成年人負刑事責任的具體規定。并且將搶劫罪中的搶劫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等行為納入到《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以完善立法的缺陷。
(三)構建專業的少年司法制度
現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例如美國、日本、我國的香港地區等等。世界上最早制定少年法規的是美國的伊利諾斯州,其少年法庭主要規定了管轄對象和審理機構,其針對少年犯的主要措施,明顯有別于對成年犯。在程序上有專門的少年司法程序法,在實體法上,有專門的少年犯監管機構,負責少年犯的日常的監督和管理。在具體的處理措施上,第一、將不滿16周歲的無人撫養或者被遺棄的少年兒童送交合適的記過照管;第二,送少年犯交送到專門的學校或者工農勞作學校照管;第三,送交某個愿意接受的社會團體負責教育。美國的伊利諾斯州少年法庭法開啟了少年司法制度的開發與完善,為了全世界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和發展開啟了新篇章。
為了回應社會要求嚴懲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呼聲以及營造全社會遵紀守法的良好環境,亟需完善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我國雖然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相繼出臺了若干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但是在刑事領域尚缺少一部專門針對未成年犯罪的法律規范。總體來說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還在摸索階段,沒有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雖然在《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已經有了關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措施,但是還遠遠不夠。我國現在已經了軍事法庭、海事法庭、鐵路法庭、知識產權法庭等專門法庭,如果再設立少年法庭,不僅能彰顯我國法律注重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司法理念,而且也是促進我國相關少年法規的完善的重要舉措,最后設立少年法庭也是回應社會呼聲,是既能對那些有犯罪傾向的“壞孩子”形成威懾作用,同時也兼顧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較好的保障了他們的合法權益,對進一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權益,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法律意識和規則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1]劉世紅.論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完善[J].山西青年,2016(22).
[2]王娜,劉姿媛.比較視野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問題[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6(01).
[3]張玉寒,王英.應對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問題之建構與完善[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6(01).
[4]姚建龍.少年刑法與刑法變革[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D
A
2095-4379-(2017)16-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