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豪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320
?
懸賞廣告法律性質探析
鄧國豪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320
一直以來,中外法學界對懸賞廣告性質提出了不同觀點,其中“契約說”與“單方民事法律行為說”(下稱“單方說”)占主導地位,但筆者認為,“單方說”的出現,更多的是想填補“契約說”的“漏洞”,但是卻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其質疑“契約說”的幾個關鍵問題也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以保護交易,穩定社會秩序為出發點,提出了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就是契約說的觀點。
懸賞廣告;法律性質;契約說
懸賞人以公開的方式聲明對于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為懸賞廣告。根據是否需要創造性行為可將懸賞廣告分為普通懸賞廣告和特殊懸賞廣告。普通懸賞廣告是指由廣告人發出的,不需要創造性就能完成指定行為的懸賞廣告,如尋物廣告、懸賞通緝廣告。特殊懸賞廣告是指由廣告人發出的,需要創造性才能完成指定行為的懸賞廣告廣告。如作品征集廣告、產品設計征集廣告。“契約說”將懸賞廣告定義為合同。此學說認為,懸賞廣告是廣告人對于不特定多數人的一個要約,相對人完成相對的行為就是承諾,相對人由此享有報酬請求權。而“單方說”認為,懸賞廣告是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廣告人對于完成指定行為的相對人負有單方面的支付報酬的義務。
“單方說”認為“契約說”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無法對懸賞廣告進行承諾,自然就不能獲得報酬請求權,這樣一來便不能保障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得權益。我國《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由此可得出:一、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完成了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行為,那么他有能力對懸賞合同進行承諾,即可獲得報酬請求權;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完成了指定行為后因《合同法》的規定效力待定,那么只要經過他的法定代理人追認,合同有效。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確實無法承諾合同,但不能就此否定其實施的某些有意義的行為,例如拾得遺失物,當他將遺失物交給監護人,監護人就有了代為承諾的資格。因此無論相對人是否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只要他有足夠的能力并且完成了指定行為,那就說明他有承諾合同的先決條件和獲得報酬的期待可能性。
“單方說”認為在“契約說”中,不知情人無法對要約進行承諾,便無法享有報酬請求權,這就會損害相對人的權益。筆者認為,“不知情”需要分情況討論:一是著手時不知但完成前知道懸賞廣告;二是著手時不知但完成后知道懸賞廣告;三是著手時不知完成后也不知有懸賞廣告。
我們說相對人的心理活動無論是怎樣的,最終的法律后果要取決于其外在的意思表示,即承諾。在前兩種情況中,相對人都是在著手后知道懸賞廣告,這就要確定承諾的期限了,一個人的要約是無法束縛任何人的,一旦承諾,合同就會約束合同雙方。所以承諾的期限應該由廣告人在廣告中加以注明,或者法律規定一個最長期限,只要在此期間內相對人完成指定行為,都能夠獲得報酬請求權,對于廣告人來說,他的本意便是希望有相對人在期限內完成指定行為,至于承諾是否在完成之前,對于廣告人來說并無損失。
第三種情況中,相對人從始至終不知道有懸賞廣告,例如甲發布懸賞廣告:“十天內拾得甲的錢包并歸還者,獎勵一百元。”乙拾得錢包但不知懸賞廣告,將其交給警察,由警察歸還錢包,此時知道情況的甲有支付報酬的義務嗎?此處需要分類討論:首先在尋找型(普通)的懸賞廣告中,如前面提到的乙不知情,甲又未告訴乙有此懸賞廣告的存在,此時又哪有糾紛的產生呢?問題在于:甲是否有義務向乙透露懸賞廣告的信息,又有誰有義務向乙透露懸賞廣告的信息?是知情的警察,還是庭審的法官?筆者認為,民法的功能在于止住糾紛,而不是挑起糾紛,既然相對人沒有報酬請求的心理預期,給一個始終不知道有懸賞廣告的相對人報酬似乎沒有意義。其次,在創新型的懸賞廣告中,如果相對人始終不知道有懸賞廣告,意外地創造了廣告人需要的產品或作品,由于相對人沒有與廣告人達成協議,廣告人基于知識產權的規定也不被允許擅自使用他人作品,如此一來也不會有報酬請求權的糾紛產生。
[1]王昭雯.懸賞廣告法律性質探析[J].河北法學,2003,1,21(1).
[2]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2)[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3]梁彗星.民商法論叢(第6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8.
[4]史尚寬.債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489.
[5]羅時貴.試析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J].南昌高專學報,2005(2).
[6]關保國.懸賞廣告之法律性質探析[J].青年法苑,2011(3).
[7]關洪濤.論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D
A
2095-4379-(2017)16-0243-01
鄧國豪(1993-),男,漢族,廣東惠州人,廣東財經大學,法律碩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