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牧鴻
河北省懷來縣沙城中學,河北 懷來 075400
?
淺析校園消費網貸法律規制問題
吳牧鴻
河北省懷來縣沙城中學,河北 懷來 075400
在信息發達的網絡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進行交易和聯系的主要趨勢,在這種情形之下,催生出了一系列和網絡金融有關的服務平臺,網絡貸款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受學生青睞的平臺。然而在這樣一種潮流之下,產生了許多因網絡貸款而發生的事故,造成了一些無法彌補的過失。本文就網絡貸款的法律規制問題展開討論,希望可以引起廣學生的關注。
學生;網路貸款;法律規制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我們國家政策對于這種趨勢的支持,以及青少年對網絡消費意識觀念的逐漸改變,校園消費網貸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趨勢,被大眾青年所喜愛,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因貸款而發生的事故,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之下,所有的產業都呈現出特別良好的發展趨勢,其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以及工業互聯網這三個企業,更是受到了商業人士的高度重視,被列為了重要的發展項目,而網絡平臺更是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們進行生產消費的非常重要手段。學生就是充分的利用了這一種消費平臺,滿足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需,成為了網絡消費貸款的忠實群眾。在網絡貸款平臺出現之前,各種消費平臺就已數不勝數,淘寶,美團,百度糯米等消費平臺接連不斷,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各種購物需求,勾起了他們利用網絡來裝點生活的欲望。而網絡消費貸款的出現可謂是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向高校的學生開拓業務,成為了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準確的說高校學生已經成為支持網絡貸款消費的中流砥柱,在這種潮流之下,校園消費網絡貸款迅速的發展起來。
隨著網絡貸款趨勢的快速發展,為學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經濟來源,使學生感覺到了強大的力量支持。但是,隨著這種平臺的興起,一系列的問題更是接踵而至,至今記憶猶新的是2016年發生的一個事件,某個學生因為沒有能力償還貸款,而采取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生命,當時可謂是轟動全國的事件。之后許多新聞媒體又暴露出許多學生類似的悲劇。有些同學本身并未貸款,卻是由于個人信息的外露而“被貸款”,有的則是迷失心智,加入了網絡貸款騙局,種種事件令人膽戰心驚,更是令人心寒。探其原因,只能是網絡貸款的法律規制并未得到完善,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更是將涉世尚淺的學生暴露在危險之下。
學生之所以會進行網絡貸款,終歸是由于網貸平臺的產生,此外就是具備這種交易主體的條件。單純的就借貸平臺而言,P2P網貸平臺是為想貸款和通過貸款進行謀利的人進行聯系的一種媒介。有些學生年滿18歲,成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的人,他們通常非常具有交易的自主性,但是由于他們并沒有屬于自己的獨立財產,所以不可以把自己的勞動收入部分納入主要的生活來源,致使他們在承擔責任的時候會陷入一種莫名的恐慌之中,正是因為民事能力的規定過于松懈,才使得一些學生肆意妄為。
(一)針對網絡貸款所帶來的危害,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源頭去解決
首先該控制的就是可以進行網絡貸款的申請條件,對于那些網貸公司而言,應該實施特許經營制度,把它的經營范圍限制在僅僅可以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以此來增強網絡貸款平臺的高質量。另外一方面就是,對待學生這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必須才去特殊的手段,應該考慮其能否無限制進行貸款的責任和能力。
(二)網絡貸款法律不健全
對于網絡貸款行為,我國法律并未給予硬性規定,至今還是處于一種松懈狀態,沒有特殊的限制。隨著我們對問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是法律規制方面存在問題,使許多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迫害。由此可見,加大立法對于學生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宣傳階段時期,對于網絡貸款平臺所發布的一些廣告信息,要進行嚴格的把控,絕不可以有一絲的怠慢。針對網絡貸款平臺,我們首要任務就是,指定特殊的準則,尤其是學生的利益,必須考慮在內,此外,還要禁止一些網貸平臺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而發布的一些廣告。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例如禁止在學校內進行關于網絡貸款的宣傳,不可以在和學生有關的傳播媒介上去發布關于網絡貸款的廣告等等。
其次,在進行貸款申請的階段過程中,一定要對申請人的信息進行保密。眾所周知,個人信息頻繁的在各個軟件上進行注冊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成為現今一個重要的問題,此種情況,在網絡貸款中更是非常突出。學生無法償還債務而屢屢輕生的現象比比皆是,這與個人信息沒有得到保障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個人信息多么重要。所以務必要加大《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整治力度,醒目的告訴大家,個人信息權的地位非常之高。
最后,完成貸款行為,也不一定會意味著風險就此消失,只不過是轉移了風險的位置,一旦學生無力償還債務,將要承擔因為違約而要面對的催債行為。因此我們對于大學生的網貸違約行為,要同其他的違約行為區別開來,應當對網貸平臺的追究責任的方式進行嚴格的限制。
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對于校園消費網貸這種新型的趨勢,往往存在不理智和盲目攀比的現象,為了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產生,十分有必要加強關于校園消費網貸的法律規制問題,只有做好了這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大學生的生活。
[1]金露露,李游.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風險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05).
[2]胡光志,周強.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J].法學評論,2014(06).
D
A
2095-4379-(2017)16-02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