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羽嘉
重慶大學,重慶 400044
?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構建分析
時羽嘉
重慶大學,重慶 400044
2015年12月,民法典的編纂就已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規劃內。在當前司法形式下,民法典的編纂又一次開啟。民法與民事訴訟的聯系不可拆割。民法典的編纂不僅有實體內容,民事訴訟法的內容也有涉及。尤其是對民事主體與民事訴訟主體剝離,其中很多問題的規定都不是特別清晰,以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為基礎,這樣編纂出來的民法典才是更加嚴謹、科學、適合我國發展的。
民法典;民事訴訟;協同構建
民法典的制定方向,民法典中各種學理、概念和制度的設計,對沖突問題怎樣解決,都是我們在編纂民法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構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現在已踐行多年,比較適合我國國情,在民法典的編纂時,應避免與民事訴訟法的重復,更重要的不能產生沖突,兩者要相輔相成,協同合作。
民事主體制度的基本問題為“什么是人”,而民事訴訟主體制度的基本問題被起訴人的身份。民事主體是能參與法律訴訟,可享受民事權利,但也有能力對民事義務進行承擔的實體。民法在發展上實現了民事主體的二元演變。“法人”在古羅馬時期是并不存在的概念,直到1900年,德國在《德國民法典》編纂時,第一次確立了自然人和法人的概念,從此,民事主體的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大陸法和蘇聯民法對我國的民法有較深的影響,我國的民法也是以二元民事主體的結構進行編纂的。雖然后來也有一些爭議,但其民事主體地位還是沒有變的。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指當事人本身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要求,以期司法保護,接受法院裁判制約的人。因民事糾紛而進入民事訴訟的人就是民事訴訟人。兩者的邏輯關系是對應的,但其定義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國的《民事通則》中,只承認了二元民事主體地位,不承認“非法人組織”的地位。可在社會生活中,非法人組織參與了很多的民事相關活動。所以,在民事訴訟法中賦予非法人組織一定的民事地位,是現在迫切需要的。
(一)民法典編寫對民事訴訟法的引導
作為與許多民事訴訟有關的規范體系,民法典的許多規定都要以民事訴訟法為準。基于民事訴訟法,民典法的許多規定都要參考民事訴訟法的要求,所以在民法典的編纂時,一定要深入了解民事訴訟法,對于一些新的規定,一定要詳細查閱民事訴訟法,同時對于民事訴訟法的一些比較陳舊的觀念也要摒棄,對于民事訴訟法不明確的地方,加以完善。
(二)民法典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對接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制度的內在聯系,使其相互制約,又相互關聯。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雖然是各自獨立的,但在某些方面,與對方都有一定的對接,這種對接使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協同解決一些民事訴訟。接口的缺失,可能會導致彼此運行連接的障礙。所以,在民法典編纂時,一定要注意接口的設置,合理的接口設置,可以促進彼此更好的運行。
(三)民法與民事訴訟的統一
民典法的編纂不僅是對民事法的規范,也是一次民法清理。在編纂民法典時,應從全局考慮與民事訴訟法的制度、概念等問題的統一。在民法典的編纂中,因避免實體法與規范法相分離,不可出現自我表述不與其他相互聯系、統一等現象。一些概念是解釋高度抽象的理論知識的,其概念的統一,更能表達其理論的統一。
(四)民法典編寫中的布局
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布局分工要明確,分工不是分離,而是各司其職,是為了防止司法混亂,規范法律的編纂。雖然民法典是實體法,但在民法典中很多的規范也是程序化的。而民事訴訟法雖是程序法,但在內容上也有許多的實體性規定。現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單純的實體法,其他國家基本也都一樣。雖然其屬性不同,但在內容都上都是有銜接的。在編纂民法典時,要考慮哪些程序性內容是必須要在其中規定的,對于其編寫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民法與民事訴訟的緊密聯系,從民事訴訟法的角度來看民典法的編撰,對民典法與民事訴訟相聯系,民法典和民事訴訟也要考慮自身的條件,法律不適宜等情況的發生。民法典是實體法,所以在一些訴訟的規定上,一定要上升到其本質,徹底的解決問題。
[1]張衛平.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連接與統合——從民事訴訟法視角看民法典的編纂[J].法學研究,2016,11(01):22-36.
[2]王德新.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構建[J].河南社會科學,2016,12(01):55-60.
[3]宋漢林.芻論我國民事執行時效制度之立法修正[J].理論導刊,2017,02(01):105-108.
D
A
2095-4379-(2017)16-0276-01
時羽嘉(1993-),女,天津人,重慶大學,法律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