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博
內江師范學院,四川 內江 641000
?
金錢債務中約定違約金法律應否支持
張 博
內江師范學院,四川 內江 641000
本文從一個涉及借貸合同關系中約定違約金的案例出發,討論金錢債務中約定違約金的合法性及法院是否應就約定的違約金進行調整的問題。筆者分析闡述了違約金的屬性及合法性,金錢債務延遲履行約定違約金的合理范圍及該類糾紛還應注意的問題。
借貸關系;違約金;合法性;調整
某漁業養殖公司向曾某借款10萬元,借期半年,并簽訂借款協議,約定若漁業養殖公司到期未還,向曾某支付違約金4萬元。但漁業公司到期后未償還借款,曾某催收未果,訴至法院要求判令漁業公司向其償還借款10萬元及支付約定違約金4萬元。漁業公司答辯稱,違約金約定過高,請求法院調整。法院終審判決漁業公司償還曾某本金10萬元及逾期還款之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的利息。
本案存在金錢借貸關系違約金約定合法性及法院是否應就約定的違約金進行調整存在分歧。
一種意見認為,金錢借貸關系關于違約金的約定不具有合法性,法院只能支持逾期利息。因為借貸合同的標的物是貨幣本身,若支持違約金的約定,有變相支持高利貸之嫌。
第二種意見認為,依據意思自治原則,及借貸關系中違約金的約定不違反法律,法院應支持,并不得輕易調整,違約金不受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之限。
第三種意見認為,借貸關系可以約定違約金,其不違反法律規定,但是約定的違約金不得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若超過該范圍,違約方可以違約金約定“過高”抗辯,法院應審查,對過高部分不予支持。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本案涉及金錢借貸關系違約金約定合法性及法院是否應就約定的違約金進行調整,調整的合理范圍。
(一)違約金的屬性及合法性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對違約金做了專門規定,但由于立法過于簡單,理論和實務界對違約金的性質爭論不休,直接影響到該條款的適用。以下就該條款做逐一分析。
1.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①的規定表明無論是以金錢為履行標的還是以實物或行為為履行標的的合同都適用違約金的規定,可以約定違約方向非違約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這就免去了守約方就實際損失所負的舉證責任同時也省去了法院和仲裁機構計算實際損失的麻煩。②本案是一個借貸關系合同,合同就一方違約作出了違約金的約定,該違約金條款的約定具有合法性。
2.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③體現了違約金以補償性為主、適當懲罰性為輔的性質,違約金是以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為基本標準,只有當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損失,才可以請求適當減少,反之則不能要求調整,關鍵在于“過分”二字的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對此作出了解釋: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此時,主張調低違約金一方需舉證證明違約金大于實際損失的1.3倍。
3.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三款④就遲延履行違約金做了專門規定,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表明遲延履行違約金的懲罰性。本案中,當事人即因遲延履行還款義務約定了4萬元的違約金,該違約金的約定具有合法性,同時也具有懲罰性,若不違反國家法律強制性規定,法院應予支持。
(二)金錢債務延遲履行約定違約金的合理范圍
在本案的金錢借貸關系中,就一方遲延履行還款義務約定了4萬元的違約金,該約定因過分高于遲延履行所造成的實際損失,即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因此根據《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第六條⑤關于民間借貸的利率的規定,判決僅支持從應付款之日起至履行判決之日止按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 注 釋 ]
①“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算方法.”
②崔健遠.合同責任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171.
③“約定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的減少.”
④“當事人就延遲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⑤“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掌握,但是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D
A
2095-4379-(2017)16-0284-01
張博(1984-),女,漢族,四川內江人,法學碩士,內江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