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廣西文獻舊籍叢札

2017-01-28 01:02:20劉漢忠
廣西地方志 2017年1期

劉漢忠

(廣西柳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廣西 柳州 545005)

廣西文獻舊籍叢札

劉漢忠

(廣西柳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廣西 柳州 545005)

廣西詩文舊籍,關乎一地文獻。或述載其地史實名物,或載錄本人詩文,或記交游唱酬。此類著述檢閱不易,其流傳罕見,少有研究涉及,或未現身于世。現擇出《蓮山詩集》《壽佛志》《江村題襟集》《得壽圖題詠》《聽雪書屋庾詞》《秋雁詞》等,考版本,述流傳,擇內容大要,以為叢札,備研究廣西歷史的學者參考。

廣西;文獻;舊籍;提要

一、《蓮山詩集》

清初陳衍虞撰。陳衍虞(1599—1688),字伯宗,號園公,又稱玄公,曾署園道人,廣東海陽(今潮安)人。先輩自閩來潮為官,居郡城鐵巷。明崇禎壬午(1640)舉人,入清歷官番禺教諭、廣西平樂縣知縣。附名復社,與同志結京社、晉社、偶社,盟友皆一時名流。溫丹銘謂陳衍虞詩“亦吾潮明季清初之詩史也”。詩文有《蓮山草堂文集》十卷、《詩集》十九卷、《種墨樓尺牘》二卷,順治、康熙間刻本,藏河南圖書館。另道光十九年(1839)重輯刊本,牌記“鳳城鐵巷世馨堂藏板”,廣東潮安故家私家刻本,中有《蓮山續文稿》三卷、《昭潭雜錄》一卷,收錄平樂知縣任上為文十九篇,又有《還山文稿》一卷。著錄于《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均未寓目。筆者所見道光重輯本《蓮山詩集》散帙二冊,存序一卷、詩八卷。

卷十二收錄七言律,多為平樂知縣任上所作。以詩編年,約為康熙二年(1663)間作。《昭州八景》詩并序,頗關乎鄉間故事。序云:“予既遭貶,又以公務糾纏,歸去未能。時際秋高,茅窗獨坐。適諸生唐子鐘臺攜八景詩索和。且云舊志和者頗多,率不甚工。今所錄止唐郡伯八首。公名復,毗陵人,宣德初守平郡。茲其首唱也。予見獵心動,亟舒側理,用賡原韻。”卷十三亦為七律詩,為居平樂及游桂林之詩。有《林坦庵昭州訪藍明府,予適有蒼梧之游,舟各至梧,彼此相違,不勝惘然》,又《宿昭平準提閣三首》各述興致。晚秋至桂林,宿于七星巖,有晚眺七星巖及游棲霞寺各作。詩人似因負累解任,有“發昭潭,父老灑涕強留”的記載,又有江途述景各題。其交游各詩,可管窺清初梧州一帶政治情形。

二、咸豐《壽佛志》二卷

《壽佛志》上下二卷,清咸豐間據康熙兩卷本刪訂增補重印本。書名頁題“壽佛志”(又有后印本加題“版藏湘山寺”)。所見之冊經民國初年藏家襯修,有補抄頁。襯紙為民國初年北洋時期大理院判案文牘,事涉廣西案件,知舊藏者為廣西人。2015年底筆者參加全國地方志系統先進模范座談會,一日偶游報國寺,于古舊書攤得見,可稱幸運。據守攤老者稱,這批舊書為近年由臺灣返運大陸。

《壽佛志》書口鐫“湘山志”,卷端題“纂集通覽湘山志”。卷前序款題“康熙戊子夏六月朔湘源逸士張澹煙撰”。序后刻“云谷李開重刪”一行。附圖三:“湘山湘水總圖”“楚南第一禪林之圖”“寶鼎山圖”,佛寺所處山水地理大勢及周邊景觀建筑,可一一按圖索考。卷之上列“佛祖因緣附鏡像”“湘山靈應”“湘山勝跡”“湘山巖泉”“湘山塔院”“湘山碑碣”(此目題或缺失,據內容為碑刻目)。記載多止于晚明或清順治康熙間。碑記從乾隆庚午舒輅《萬壽宮碑記》等到嘉慶、道光碑刻及相關雜載,并國朝田賦數,又及塔院、山門、大士像、佛殿等修葺事。錄舊志,補續編。“詩紀”收錄自宋至清諸家題詠,有范成大、劉克莊、虞集、喬萊諸家之作。考《湘山志》八卷,乾隆時由浙江巡撫采進,著錄于《四庫全書》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提要云:“國朝徐泌撰。泌字鶴汀,衢州人。康熙中官全州知州。以州有湘山寺,祀無量壽佛,率郡人謝允復等考佛出身本末,并山水、古跡、藝文,輯為是書。”今收錄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為五卷本,又見于白化文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廣西《第二批全區珍貴古籍名錄》著錄《湘山志》五卷:“清徐沁主修,謝允復纂修,清康熙刻本,藏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存世本均為五卷,而《四庫提要》記錄為八卷,版本則無異。

咸豐刻本前張澹煙序“戊子春館于湘山,一日翻閱其志,見其為辭也文而深,其述事也贅而冗”,因刪訂重刊為兩卷本,時為康熙四十七年(1708)。所據即康熙二十一年本。咸豐刻本張澹煙序后“云谷李開重刪”一語,則似據康熙兩卷本復作刪訂。李開為何時人無考。咸豐《湘山志》又有標識為民國七年(1918)刊,為據舊版重印者。

《中國古籍總目》另著錄乾隆《湘山志》二卷,當為據舊本版片補訂重印本。《廣西文獻名錄》未記。

三、《江村題襟集》

《江村題襟集》三卷,又題《江村唱和集》,同治四年(1865)刻本。藤縣蘇時學選,桂林倪鴻刻。倪鴻(1829—?),字延年,號耘劬,或作云癯、云臞、云衢、云劬。屢試未第,游寓廣東二十余年,以簿尉官番禺,復巡司昌山、江村。光緒二年(1876)后游走江南,曾東渡臺灣,一生飄泊。著有《退遂齋詩集》《桐陰清話》《試律新話》等,輯刻《江村唱和集》《風義錄》。書法、繪畫均有造詣,為嶺南畫派重要一員。

《江村題襟集》收錄倪鴻《小清秘閣集》、順德溫子顥《暖姝軒吟草》、順德馮培光《倚魚山閣集》三種,各一卷。集前有同治四年順德何仁鏡序,略云:“同治甲子,桂林詩人倪君云癯捧檄來司邑之江村,下車即命題觀風試士。公余之暇,輒復廣開壇坫,招集詞人,而與龍山溫國子筠棲、馮學博嘯巖唱酬尤密。郵筒往來,篇什遂多。學博因欲仿少常故事,合三人贈答之章,益以平居所作,屬藤州蘇爻山孝廉選定,名曰‘江村題襟集’,壽諸梨棗,以志一時風雅。”刻成廣散同好。同治五年(1866),王拯自京師南還,迂道廣州,倪鴻贈以此集。王拯題《江村唱和集》詩:“嶺外詩聲起二曹,古來參佐幾名高。漢襟一集君真健,溧水聯吟客倍豪。開寶河山生涕淚,湘漓蘅杜接風騷。如何不見朱公叔(伯韓),為爾登壇奪錦袍。”至今傳本極罕,版本目錄多未著錄,筆者得于廣東中山圖書館,偶見孤帙。

倪鴻《小清秘閣集》一卷,前有倪鴻小傳。輯時人番禺張南山維屏、香山香石黃培芳、南海李子黼長榮、順德吳星儕炳南、番禺李碧玲能定、江都符南樵葆森、侯官林香溪昌彝、番禺陳蘭甫澧、象州鄭小谷獻甫、山陰汪芙生瑔諸家詩話。后又收錄《退遂齋集》,更有增益。詩話多推揚之辭,可見倪鴻之詩稱勝嶺南詩壇的情形。各卷錄詩多唱和之作,知彼此酬答之盛。

《風義錄》亦倪鴻所輯同人集,收錄友朋詩達200余家。施士潔為鄭毓臣輯《師友風義錄》作序,提及倪鴻編輯《風義錄》,葉煒《煮藥漫抄》記光緒五年(1879)滬上相遇,知倪鴻已輯有《風義錄》,“采時人詩甚伙”。是否付刊,未詳。《廣西文獻名錄》未記。

四、《得壽圖題詠》《嘯月琴館壽言》

《得壽圖題詠》《嘯月琴館壽言》兩種,合一冊,友人壽居廉詩詞題詠集。居廉(1828—1904),嶺南國畫名家,與從兄居巢并稱“二居”。巢、廉兄弟初猶學宋藕塘(寶光),后乃自成一家,花卉開一生面。慈禧太后壽誕,廣西巡撫王之春請畫百花壽屏以獻,以是名動公卿。居廉六十大壽,詩友先后賀壽之詩詞輯刊《得壽圖題詠》,鄧驥英題署,時在光緒十五年(1889)。前有“古泉先生小像”一幀,譚伯才繪。續為居廉詞一首,款識“調寄醉思凡,辛未十一月隔山老人自題”。辛未為同治十年(1871),時年四十余歲,自署隔山老人,心志可知。又《古泉先生得壽圖序》,作者番禺陳瑞佺,共錄57人詩詞之作,作者為居廉友朋,或門下弟子,雖有新朋,多為舊友。《嘯月琴館壽言》編刊于光緒十三年(1887),謝鳳岐題寫書名。前有《居古泉先生六秩壽序》,作者清泉符翕(子琴)。收錄22人祝壽詩。此小冊子極少傳流,數年前始于廣東中山圖書館得讀。近得見一冊殘帙,存16葉32面。前佚去小像并題詞一頁。符翕《居古泉先生六秩壽序》移于陳瑞佺序前。符序之頁鈐“夢寄樓”(朱文),陳瑞佺序頁有“潘氏綠水園印”(朱文)。按,綠水園主人潘飛聲(1858—1934)為嶺南詩文藝術名家,大行商潘氏后人。與居廉交往甚密,日記有記載,并為畫題跋。潘氏《綠水園讀畫記》道及居氏兄弟畫學師從之跡:“道光間,臨川李蕓甫(秉綬)聘孟麗堂(覲乙)、宋藕塘(寶光)來粵傳授作花卉。麗堂以意筆揮灑,上追陳道復,藕塘設色寫生,明麗妍秀。粵畫遂開二派。杜洛川、鄧蔭泉,麗堂派也。張鼎銘、宋子熙,藕塘派也。巢、廉兄弟出,初猶學藕塘,后乃獨樹一幟,居氏花卉又開一生面矣。”“夢寄樓”為南社社員、山東寧陽馬駿聲(字小進)齋名。馬駿聲《羅浮游記》:“丙午仲春,內子許秀英自濠鏡歸。予方擬偕以度蜜月,惜未幾予因事滯跡穗垣,是約不果,冀諸異日。豈料丁未仲秋,內子竟患病去逝。”又“戊申孟冬晦,念及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孑然一身,彌增遐思。颙蠖香島,夢寄樓中。時有羅浮朝元洞主王裕安道人,死于南山之極樂洞。其侶擬雇舟載柩,言旋羅浮卜牛眠,以正丘首。并邀予同往,作汗漫游”。又“時父執潘蘭史先生寄跡鏡湖,聞予有羅浮之游,爰錫一詩以送我,并寄尹、彭兩道士”。戊申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此前后馬駿聲寓居廣東,相贈或在此時。

《得壽圖題詠》中廣西文人作者有桂林倪鴻(云癯)、臨桂張琮(石鄰)、平樂潘培楷(植生)、臨桂于式枚(晦若)、臨桂江文錦、象州梁樹棠(蔭南)(詩兩見)、象州周尚文釋香(原題為“永福周尚文”,疑誤,周釋香為象州人,參見拙文《詞人周尚文》(《廣西文史》2008年第1期)、蒼梧黎雍思堯、南寧鐘德祥西耘。《嘯月琴館壽言》中廣西文人有蒼梧楊文春叔平、蒼梧黎雍思堯二人。其中詩人別集多未傳刻,有集者亦有校勘之用。今并輯錄如次。

桂林倪鴻(云癯)

奇癖誰如居古泉,摩挲喜與此為緣。他年石倘能言語,定說先生是米顛。

臨桂張琮(石鄰)

飄然手把玉芙蓉,閑愛孤云冷愛松。腕底春風回采筆,袖中東海出奇峰。圖妨余地添梅鶴,蟄待新雷寫籜龍。吉語為題仁壽字,元辰椒熟墨香濃。

平樂潘培楷(植生)

此君與人異,秉性超塵俗。時弄石一拳,珍如金與玉。非愛石玲瓏,非愛石藏璞。愛石性長堅,千載無翻覆。行藏與石偕,曠懷忘利祿。

臨桂于式枚(晦若)

胸次丹青闊,心知世俗稀。平生有真契,懷抱未應違。神豈千年化,吾方五岳歸。一卷聊復爾,靜壽自天機。

臨桂江文錦

瑾則日懷,瑜則日握。愿此一拳,寶之何足。櫝不必藏,價何須待。認取三生,伊人宛在。

象州梁樹棠(蔭南)

屢經世態換炎涼,遙溯伊人水一方。且喜華宴開壽域,同斟菊酒快稱觴。

手握羅浮石一舉,婆娑彌久性彌堅。世間多少風塵吏,難比安舒畫里仙。

永福周尚文(釋香)

謁金門

剛寫就,化石為身能否。美質天生真透縐,最難偏是瘦。斟酌須看依舊,瀟灑襟期還又。更誦心經無等咒,聽來稱得壽。

蒼梧黎雍(思堯)

含貞抱璞,折異賞奇。果哉。磨不磷,涅不淄。伊何人,斯是我所師。

南寧鐘德祥(西耘)

端居抱幽石,之子亦嵚崎。幻影天地蛻,頑空云水癡。意看根性在,心有畫禪知。無語對濁世,袖攜東海歸。

象州梁樹棠(蔭南)

訂交廿余年,聚散不忘舊。今日重披圖,石壽人彌壽。門無車馬喧,樓挹山川秀。愿賦歸去來,結鄰依左右。發垂耳訪道,屢入名山游。載酒門生隨杖履,人間太璞紛劖鑴。拜兄呼丈虛周旋,巋然弄翰鐵橋頂(翁曾入道羅浮,以寶繪自贄)。貴游欲識愁無緣,閑來抱石掩關臥。游戲丹青伴清課,門墻點化皆瓊瑰。豈患曲高寡人和,借問先生何得力。縑素縱橫寫胸臆,雙鉤六法分支流。潑墨調鉛示程式,先生捧石笑不言。石交見志心常存,須知玩石非癖嗜。此意自可尋其源,吁嗟,此意宜可尋其源。

蒼梧楊文春(叔平)

小隱年來與未休,華宴開處盡名流。編詩且喜聯花甲,介壽還欣晉鶴籌。北海琴樽征雅會,春風桃李豁凝眸。同來我亦游香國,笑把黃花插白頭。

蒼梧黎雍(思堯)

延壽堂開日,人同問字來。歡聯桃李宴,頌獻菊花杯。北苑應留畫,南山合詠臺。期頤從此祝,杖履喜追陪。

《廣西文獻名錄》未記。

五、《聽雪書屋庾詞》《臥云書屋隱語》

《聽雪書屋庾詞》一卷,題“灌陽唐毅齋戲筆”。附《臥云書屋隱語》一卷,“灌陽唐溫齋偶成”。兩種合一冊。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著錄于鄭振鐸《西諦藏書善本圖錄》,存世極少。考此書為光緒十九年聽雪書屋刊《圍爐新話二種》。其一為(清)楊小湄《作嫁衣裳齋隱語》一卷、唐毅齋《聽雪書屋庾詞》一卷,附《臥云書屋隱語》一卷。牌記“光緒癸巳三月開雕”“板藏聽雪書屋”。唐溫齋、唐毅齋,唐景崇之子。溫齋,名庚,娶李有棻長女李襄蘅為妻。兄弟二人為清晚期制謎名家。

此書為文人隱語之作。謎語由廋辭脫變者。《國語·晉語注》:“廋辭,謂以隱伏詭譎之言問于朝也。”《五代史·李業傳》:“時天下旱、蝗,黃河決溢,而帝方與李業等狎昵,多為廋語相誚戲。”注曰:“廋語,隱語也。”劉勰《文心雕龍》卷三《諧隱篇》述隱語源流甚詳,其略云:“讔者,隱也。遁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也。昔還社求拯于楚師,喻眢井而稱麥麹;叔儀乞糧于魯人,歌珮玉而呼庚癸;伍舉刺荊王以大鳥,齊客譏薛公以海魚;莊姬托辭于龍尾,臧文謬書于羊裘。隱語之用,被于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微曉惑。蓋意生于權譎,而事出于機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漢世《隱書》,十有八篇,歆、固編文,錄之賦末。昔楚莊、齊威,性好隱語。至東方曼倩,尤巧辭述,但謬辭詆戲,無益規補。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象品物,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荀卿《蠶賦》,已兆其體。至魏文、陳思,約而密之。高貴鄉公,博舉品物,雖有小巧,用乖遠大。觀夫古之為隱,理周要務,豈為童稚之戲謔,搏髀而忭笑哉。”可知隱語與諧辭有表里之功,大者可“興治濟身”,小者“弼微曉惑”。后人踵事增華,流為文人遣興之資,亦雅事一端。《聽雪書屋庾詞》錄入《中華謎書集成》第二輯。《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齊魯書社1996年版)著錄,然未詳唐毅齋為何地人。此書選錄謎格,據書首《例言》云:“隱語舊有‘廣陵十八格’,而所傳溢于原數,后人踵事增華也。今之所增,又二十有四。”新增謎格為:“算數、反切、錯綜、破鏡、合璧、烏焉、烏紗、青領、黑胸、墨帶、皂靴、玉璜、側帽、斷袖、偏裻、側佩、踦屩、轉珠、乙上、乙中、乙下、飾冠、苴履、易巾。”隱語取意甚佳,例如“小人所視”之“童觀”,“副榜”之“中未正也”,“遵法”之“不違則也”,“子出”之“必告父母”。所附《臥云書屋隱語》“總角之交”之“孺子之朋”,“留京”之“順天者存”之屬。卷末張文虎跋,有讀楊、唐二君所著《圍爐新話》,“深入顯出,妙造自然”之語。題款“昭陽大荒孟陬之月七十老人文虎跋”,即光緒十九年(1893)正月。《廣西文獻名錄》未記。

六、《秋雁詞》

《秋雁詞》一卷,民國戊午(1918)刻本。撰者鄧鴻荃(1868-約1926),字雨人,別號休庵,桂林人,晚清四大詞家之一王鵬運的妹婿。光緒十五年(1889)舉人。早年為京官。《秋雁詞》之《金縷曲》記載“壬辰抵京,王幼霞侍御五兄重館予于中年聽雨廬”,知作者入京在光緒十八年(1892)。后外任四川候補道。《秋雁詞》刊行于成都,以蜀地麻紙精印,工整雅致。偶有倒脫,當時即經補訂。《醉花陰》一闋“春莫”題下木活字補“和林次煌”四字。筆者所見版本偶有朱筆校字,未知出于何人。卷首榮城趙熙序,次趙熙、況周頤題詞。著者又有《休庵集句》一卷,癸丑(1913)十月四川刻本,周慶壬題署書名。

晚清京師“臨桂詞派”,以臨桂王鵬運、況周頤為首,又劉福姚、鄧鴻荃、陽顗、龍繼棟、張琮、秦致祜、韋業祥均與唱酬。期間作者多與王、況并劉福姚、林世燾等邀游唱酬。入京之年七月十六日與王、況城西踏月。《八聲甘州》“三人對影,兩個詞仙”,可謂妙語。時潯州(治今桂平市)崔瑛為《秋雁詞》題詞,即《瓊笙吟館詩余》之《喜遷鶯》,有“袖墨思王,錦錢憶況”之語。鄧鴻荃亦有《金縷曲》“題璚笙館詞”,作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晚年所賦“讀彊邨結草庵拜半塘翁殯宮作,次韻和之,感念存亡,不知泣之橫集也”,尤見舊京桂籍文人詞壇往事。

光緒二十一年(1895)作者出都,行經鎮江,中秋至潯陽,流移之間,多懷友之作。己酉(1909)前后,詞人與棠蓀、致存諸位唱和,壬子(1912)多與華溪投贈。自1916年始與趙熙交往最密。趙熙(1867-1948),字堯生,號香宋,四川榮縣人。光緒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國史館編修,轉監察御史。香宋為蜀中“五老七賢”之一,晚清名詞家,工詩,善書,間亦作畫,風調冠絕一時。今以《秋雁》《香宋》二集并讀,可見功力相敵,蜀中文會因之興盛。

作者入蜀之后,遭逢時亂,其詞如秋雁之鳴,多作悲聲。《秋雁詞》趙熙序寫道:“物之南北無家者,雁也;其鳴聽之尤哀者,秋也。今之秋非古之秋也,悲哉,秋之為氣也,雁不知也。”卷端又有題詞,另見于《香宋詞》卷二《三姝媚·題休庵秋雁詞卷》:

“西京如夢短。似金銅仙人,露盤辭漢。四壁成都,為五陵芳草,酒邊腸斷。故國驂鸞,魂一夜,簪山千轉。庾信生涯,蕭瑟江關,一聲秋雁。贏得中仙詞卷。

笑記曲箱中,可收田券。按拍花前,賴小紅知己,玉簫春暖。我亦愁鄉,嗟半世,齊諧同傳。若問虛名身后,嵇康性懶。”

1917年春間,頻為文酒之會。三月,鄧鴻荃與趙熙、宋育仁、林思進、鄧潛、路朝鑾、胡憲、江子愚、李思純九人各作《甘州》十二憶組詞,即憶來、憶去、憶眠、憶食、憶坐、憶立、憶愁、憶笑、憶起、憶醉、憶行、憶浴。此為趙熙和已故成都詞界耆宿胡延而作,余人聞而復和。是年五月,刊行為《春禪詞社詞》,趙熙作序并題詞,宋育仁署題書名。之后因城內戰事,同人或走或伏,社事遂廢。1917年,駐守成都的川軍劉存厚、滇軍羅佩金和黔軍戴戡爭奪四川治權、軍權。4月,爆發“劉羅之戰”,數百人斃命,市區多處民居被焚。7月,“劉戴之戰”再起,持續十余日,成都繁華之處毀于一旦。余承基《劉戴成都巷戰血跡記》記載:“川軍縱黔軍焚毀民房數萬家,兵民死傷者一萬有奇”,“合計省城繁華之處,已焚去一半,人民失業者不下十余萬”。成都亂起,作者避往新都,返后有“敝廬被流彈所擊,連雨漏甚,持傘兀坐”之詞。趙熙作《慶宮春·知休庵避新都,室廬未毀,既哀且慰》,有“重疊兵荒,蒼茫天問,剩君矮屋如舟。青眼高歌,赤眉新史,舉家兒女蓬頭”之句。又《齊天樂·休庵屋為流彈所破,持傘御雨,辛子有詞云“形影相偎,陰晴偶換,便是滄桑一度”,嘆其諧妙之情,戲賦此闋》。《聲聲慢·補衲庵聞蟋蟀》(鄧休庵晚號補衲庵)則反映了鄧鴻荃晚年居寓的景況:

“苔階咽雨,草閣延秋,夜深人似枯僧。梅子黃時,居然四壁蛩鳴。回欄鳳仙花發,變井梧落葉無情。孤燈里,念鵲巢卜歲,雁字知兵。歷歷美人名士,訴青春薄命,一樣平生。燕子紅樓,為卿長嘆飄零。前身溧陽縣尉,到白頭還做蘭成。吟正苦,柝凄凄遙應數聲。”

1919年春,趙熙再至成都,鄧鴻荃與宋育仁、向楚、鄧镕等知好排日聚請,詩酒流連。先后十二次聚集。鄧鴻荃裒輯為《花行小集》,并收錄“雜詠”。趙熙為序云:“己未春,余游成都,城南花事方盛,文酒之會,或以詞紀之,休庵遂錄成冊,蓋遠世事而美遨游,多難時所稀有者矣。昔陸務觀至成都有寓居之篇,其詩曰:‘家住花行西復西。’今花行未知何所?而余寄跡于梁園,固庾蘭成所稱‘花隨四時’者也。因題其耑曰《花行小集》。”首次結社由鄧鴻荃召集。《百字令》詞題解云:“己未春,堯老至成都,向觙公與知好四十人仿丙辰中秋故事,招陪花潭春泛,雙張畫舫,瀛婘載焉。沙碧竹寒,宛然天上。艤岸醉竹閑樓,鬲墻花市將闌,游人清凈。欣故人之相逢,而良會之不易遘,既聯句送復生道尹,倚醉更成此詞。”

是年三月二日為“馬祠”第二次聚集,由宋育仁主持。鄧鴻荃作《臨江仙·蕓老約飲花市》,宋育仁有《臨江仙·三月二日社集花市,其前日堯生再到成都,向觙公辛圣傳諸君招同花潭泛舟,公宴于此。休庵先有作,香宋因拈“曲水湔裙三月二”為詞頭,各賦別調。索簏無詞譜,因就臨江仙合起句,作急就章,即和休庵詞意,呈同社集諸君》。第四次聚集為趙熙召邀,似為答謝而舉。趙熙有詞《春風裊娜·錦城三月,微風小夝,柳花如雪,二十年前所無也。按劉俊之獻蜀柳,狀若絲縷,武帝植之太昌靈和殿,以況張緒風流,則垂柳本蜀產也。物久而失所宗,罔知鄉故,不獨柳然矣》。宋育仁、鄧潛、鄧鴻荃、曾延年、龔維锜、高培英、郭延、蘇天續、范詩、辛楷諸人皆有和作。第七次聚集,鄧鴻荃有《齊天樂·蕓老招飲草堂寺和季吾韻》。鄧鴻荃為刊刻《花行小集》變賣豻尖袿,并賦《夜飛鵲·花行小集既成,鬻豻尖袿刻之,紀傳一笑》。同人聞之,宋育仁有《夜飛鵲·和休庵》。趙熙《聞休庵賣豻尖袿刻花行小集感寄》:“詩窮卒歲本來難,久念衣裘破復單。救餓無方誰解惜,耽吟何事苦爭刊。古傳狗曲江翁笑,老失鶉懸范叔寒。寄訊婦褌還辦否?一編留請貴人看。”手跡見《趙熙書法》題款:“休庵鑒定,即乞問琴鶴老約園垂和十一月十六日稿,深惜青城石室不能囗作也。近來囗囗得悊生海西問否,至念”。

1920年,趙熙又至成都,寓居城西梁園,鄧鴻荃與宋蕓子、林山腴等不時做文酒之會。九月十三日,知好為之祝壽,泛舟百花潭,憩二仙庵,歸飲于唐氏桐花館。歲暮,趙熙返榮縣,同人聚飲草堂,有留別之作。《廣西文獻名錄》未記。

K291/297

B

1003-434X(2017)01-004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免费观看|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无码人妻免费|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www.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草逼视频国产|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年A级毛片|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五月婷婷导航| 色有码无码视频|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小视频在线|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亚洲第一成年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 视频二区欧美|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精品人妻AV区|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在线|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深爱婷婷激情网|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欧美日韩资源| 欧美精品不卡| 国产91小视频|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99视频国产精品| 伊人AV天堂|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午夜a级毛片|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久久久亚洲色|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a级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高清视频一区|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91在线视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