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楠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多元文化對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影響程度的研究
馬 楠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商丘 476100
青少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歷史和人民賦予他們的責任和重托,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載體和中堅力量。他們確立了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是個人的行為,而是關系到國家安危的重要問題,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青少年的培養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問題。
青少年;多元文化;價值觀
青少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歷史和人民賦予他們的責任和重托,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載體和中堅力量。他們確立了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是個人的行為,而是關系到國家安危的重要問題,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青少年的培養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問題。從青春期的特點來看,不難發現青春期是一個人生發展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外界復雜多變因素的影響,但缺乏判斷和選擇的能力,特別是當前社會、文化的復雜度,對市場的影響,物質的誘惑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
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大環境下,青少年的價值觀普遍呈現出以下幾種狀態:
(一)價值觀由單一走向多元化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便利的條件。21世紀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心態更加年輕、活潑、開放,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更快,不再像以往人們的想法僅僅局限于一種文化形式,現在在網絡環境的趨勢下更加快捷和便利的去尋求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思想的熏陶。當然,各國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文化信仰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于是,青少年當接受了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文化大環境下的熏陶后,價值觀也會由原來的單一化走向多元化。
(二)青少年缺乏高尚的理想信念
面對外來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以及青少年自身的識別能力比較弱,很難區分自己確立的價值觀正確與否,他們容易受到意識形態和多元文化的不利影響。同時,他們不能更加客觀的分析和評價自己、不能更準確的定位自己,缺乏信仰,導致不能盡快建立一個科學理想的奮斗目標。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更有很多青少年還存有不良的思想意識,具有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
(三)青少年的愛國意識薄弱
愛國主義體現了每一個中國人對于自己祖國的責任,這一責任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每個人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愛國意識,在革命年代一直都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并發揮著凝心聚力、團結一心的強大作用。但在現代,在青少年心目中的愛國主義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他們只是認為這是一個模糊的口號,并沒有實際意義。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作為衡量標準,強烈的自我意識,不想考慮其他人或集體的利益,最終與社會脫節缺乏社會責任感。
(四)價值觀過于理想化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世界各國文化的傳播速度也隨之加快,這也讓的青少年更加便捷和快速的參與到這個簡單而又復雜多變的文化大環境中。由于接觸到的信息多樣,再加上個體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往往導致青少年對于事物本質的認識程度不夠,趨于理想化,與社會脫節,偏離現實,不易實現,最終導致呈現出一種理想信念虛無化的狀態。
(五)我國校園價值觀教育存在缺失現象
現如今,我國的校園里普遍呈現出一種現象,許多校園管理注重實用性,過分強調升學率,導致學生學習功利化的態度,缺乏人文精神。其實,校園的主要任務不光要傳道受業解惑,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職能就是在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及時幫助青少年克服成長中的心理障礙,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青少年立德樹人、健康的成長成才。
(六)青少年過度重視個人利益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下,青少年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在各種文化交流發展互動的過程中,一些青少年由于受到金錢至上和意識形態的自我影響,在利益的面前,首先考慮的是要滿足自己的利益,忽略集體利益,其集體主義價值觀受到削弱必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隨著世界各國文化流入中國,多種文化之間相互的融匯碰撞,使我國本土文化韻力失去了原有的說服力,同樣青少年的價值觀也會失去凝聚力,集體意識變弱,自私的一面已經擴大,導致利己主義的崛起。
(七)價值在實踐的過程中有知行不一的現象
價值觀對于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具有導向和規范的作用,然而僅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還不行,社會實踐是生命源泉的真正價值,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之路,我們更要做到知行統一,協調發展,而現如今青少年在價值實踐上卻存在知行不一的現象。比如,青少年過度強調自我的發展,張揚個性,但卻又往往不能堅持自己的追求,盲目從眾,從而迷失自我。青少年在追求實現自我價值和自我目標時,面對眾多選擇不知所措,從而失去既定目標的方向。
國家需要青少年,青少年離不開國家。青少年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心系祖國,為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因此,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價值觀的培養與教育。
針對當前青少年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在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引導青少年學習和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認識到青少年價值觀現狀的本質,具體問題深入分析,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尋求合理有效的對策。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進行正面的灌輸和引導,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我們應該采取理論講授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青少年不但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青少年通過更多的社會實踐了解社會和人民,認識到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把這些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形成的新的價值觀加以總結,并傳遞給人民群眾。
第二,對待西方價值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吸取其他民族國家的先進文化的營養,學習知識文化成果、總結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引進有利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觀念,豐富和改造中國傳統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在世界一體化進程中能夠相互碰撞、相互磨礪、相映生輝,共同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第三,我們要創新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隨之發展。對于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內容更需要創新,當今時代,我們必須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順應時代的潮流,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武裝當代青少年的思想,正確引領青少年樹立符合社會發展的科學的價值觀。
第四,提倡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生力軍,是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會的主力軍,是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品質的國家主人。青少年不僅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約束自己,而且要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集體主義來約束自己,清醒地認識到集體利益應當高于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的時候,應該適當地放棄個人利益。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社會主義文化力量,合理有效地利用多渠道進行價值觀教育
校園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二個家,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整體文化素養水平,而且還可以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校園文化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成才起著莫大的作用,而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有著正確的指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應重視校園宣傳欄、宣傳牌的建設工作,定期更換名人格言,引導青少年找到人生方向,樹立遠大理想,制定科學的人生規劃,進而增強愛國愛校意識,最終形成一種良好的育人氛圍。另外,學校應在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組織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等場所,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青少年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信仰,進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帶領青少年在實踐中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
第一,合理利用互聯網進行價值觀教育。第二,校園文化活動、課堂教育和社會實踐,三者相結合實現全方位育人。學校要通過這三者的結合,構建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良好的價值觀教育氛圍。第三,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價值觀的教育機制。第四,學校應該著重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為教師提供更多培訓、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使其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年生活,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師應適時更新教育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
(三)優化社會環境,發揮輿論導向作用
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現代廣告傳媒被需求的呼聲越來越高。互聯網、報紙、雜志、電視等都是以大眾傳媒作為信息傳遞的載體,而且這些媒介具有很多優勢,比如:內容多樣、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大,這些特點和優勢足以說明會對青少年與社會環境的接觸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此,社會各方面在發展各自的文化產業上不能只看重自己的經濟利益,要把眼光放的更加長遠一點,利用各自的優勢共同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積極正確的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傳播正能量,創造更多的有蘊含有教育意義的文化產品,引導青少年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愛國意識,積極向上的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效結合家庭教育實效
家長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父母,必須要重視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孔老夫子的儒家文化中仁者愛人的思想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主導作用,讓孩子學會愛別人,懂得尊重長輩,懂得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同時,父母要給孩子一些獨立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學會反思,增強家庭責任感。讓孩子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接受教育,并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洗禮。
(五)加強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第一,青少年要勤奮學習,努力求知。
第二,青少年要自覺接受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水平。
第三,青少年要提高自身辨別力,實事求是。
在當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們應該正面看待多元文化。同時在這種多元文化的影響下,積極主動地利用主流文化引導青少年,協調青少年、學校、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幫助青少年尋求正確的方法途徑,進而樹立有利于中國夢實現和青少年自身發展的價值觀。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有能力去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在未來,青年一代將有一個輝煌偉大的未來。青少年要勇于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任重而道遠,一步一步個腳印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1]江澤民: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八十周年大會隆重舉行[EB/OL].新華網,2002-05-16.
[2]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9.
[3]江澤民:江澤民在慶祝共青團成立8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Z].2002.5.
[4]習近平:習近平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Z],2013-6-20.
[5]張文新.青少年發展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6,66,19.
[6]葉立群.家庭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9.
[7]孟育群.親子關系與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213,269.
[8]胡錦濤.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07-1-1.
[9]崔海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江蘇高教,2010(5).
[10]張國艷.轉型期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11]劉毅.注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0(1).
D
A
2095-4379-(2017)25-0036-03
馬楠(1984-),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本科,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法學及思想政治教育。
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聯2016年度專項調研課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名稱:多元文化對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影響程度的研究(課題編號:QSNYJ20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