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蓉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簡析德國民法典以及對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影響
羅新蓉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德國民法典是一部轟動世界立法史的經典法學巨著,它的問世不僅給德國自身的完善和發展帶來了巨大作用,也以其獨特的法典編纂體系和嚴謹科學的法律條文吸引許多國家進行借鑒,影響深遠。其對于我國民法典的制定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德國民法典;中國民法典;法典編纂;立法技術
由于民族之間的淵源關系,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羅馬法在德國民法中得到了全面繼受。但德國民法典的制定又不完全拘泥于羅馬法的形式及立法風格,它在其制定的過程中不斷突破重重阻力形成了自有的一套獨特的民法典編纂體例,對多國民法典的編纂提供了有力支撐,對于我國民法典的制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國在1871年統一之前,處于割據狀態,邦國林立,各自為政,法制不統一。各地的民事立法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在全德國境內適用的普通法;第二類是各邦國自己的地方法,即特別法;第三類是在特定地區實施的拿破侖法典和1811年的奧地利民法典等。當時由于法律的不統一嚴重影響了各地的經濟交往和貿易發展,于是德國開始制定統一的法律,并最終于1896年7月1日通過,1900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
(一)獨特的編纂體例
在19世紀后期,歷史法學派中的羅馬法學派擔任了德國民法典主要的編纂工作。由于羅馬法學派主要致力于羅馬法的研究,代表巨著《學說匯纂》的德文翻譯為“潘德克頓”,故德國民法典打上了潘德克頓體系的烙印,羅馬法學派對《學說匯纂》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整合,創立了新的五分法理論體系,即潘德克頓體系。該體系在編制上具有結構嚴謹,邏輯清晰,首尾一致,避免重復的優點。
(二)規定了一些“一般條款”和“參照條款”
德國民法典允許適用一些抽象性、原則性的彈性規定。如“誠實信用”、“交易慣例”、“善良風俗”等就是抽象性的原則規定,彈性很大,法官在案件中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德國民法典因規定這些概念模糊的“一般條款”而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適應不同時期的需要,并以其較強的適應性保持強大的生命力。
(一)體例結構的借鑒
德國民法典采用潘德克頓體系的五分法,由總則、債權、物權法、親屬法和繼承法組成,具有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渾然一體的優點。我國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德國這種總分式的編纂體例,立足于本國國情,在該體系的指導下采用總分式的體例,分為多個相對獨立的法律制度。
(二)法典專業化語言的借鑒
德國民法典一直因其刻板的文體和過于嚴肅的用語受到許多學者的批評,認為這是為法學家們或專門學過法律的人制定的,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過于晦澀。德國民法典在用語方面的高超技術相比于法國、瑞士等國家較為精確、更具專業性,但筆者認為,法律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國家和國民,而大部分老百姓是不具備專業性法律知識的人。在我國還存在相當一部分人文化程度較低,若要讓法律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它的語言就不能過于繁雜晦澀。因此,我們國家民法典的制定在文體和用語方面既不能像德國民法典一樣刻板嚴肅,也不能像法國、瑞士等國家的民法典一樣過于簡單。要分清簡潔與簡略的區別,避免法條的繁冗難懂以及法條內容空泛而無法操作等問題,導致達不到應有的規范功能。
(一)確立理性主義和實用主義相結合的立法原則
我國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堅持理性主義就是注重立法的超前性。只有在堅持理性主義的前提下制定的民法典才具有指導意義。此外,我們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言語的實用性,這樣的法典才能被人們理解和應用。
(二)樹立立足本國和大膽借鑒外國經驗的立法原則
我國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社會本位,體現社會化的要求。無論是法國民法典,還是德國民法典,都是立足于本國國情所產生的符合該國社會發展的民法典。所以中國民法典的制定必須堅持基本國情,在促使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和保障人權,才能適應現代市民社會的發展。
(三)處理好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法典的關系
中國在民法法典化的進程中,必須注重引進的西方先進法律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使民法精神深入人心,樹立正確的民法觀念。
我國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一個法治國家,民法典的編纂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我們也應當知道,法律的制定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的法學家們不能急于求成,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除了需要對當下的社會環境和法律環境進行準確的評估,還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對于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預測,以發揮法律穩定社會,平衡利益的功能。總之,我們國家要在學習和借鑒德國民法典的基礎上,立足于本國國情,結合我們國家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與別國交流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借鑒有利的經驗,并學習相關的高超立法技術,最終制定出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法典。
[1]岳純之.德國民法典解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學院學報,2003.
[2]王喜軍.德國民法典的編纂及其對我國民法典的啟示[J].兵團黨校學報,2010.
[3]馮桂.<德國民法典>的制定及影響[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D951.6;D
A
2095-4379-(2017)25-0133-01
羅新蓉(1992-),女,回族,寧夏人,新疆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