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穎 程鳳玲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淺談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的相關問題
熊 穎 程鳳玲
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本文圍繞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的相關問題,探索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履職的方法和途徑,以期保障檢察委員會規范化地開展工作。
會前審查;業務流程
檢察委員會是人民檢察院在檢察長主持下的內部議事決策機構,是檢察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司法組織形式。①而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或稱辦公室)是檢察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機構,承擔著檢察委員會的議題審查、會務服務、督辦落實、總結指導等職責,辦事機構參與著檢察委員會決策的全過程,充分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是司法責任制改革下加強和改進檢察委員會工作的重要保障。
議題會前審查是辦事機構的前置程序,一般來說,辦事機構可從兩個方面對議題材料進行審查:
(一)程序性審核
即對提交檢察委員會的議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審核。議題材料的審核主要做好“四看”:一看提交的議題材料是否齊全。看提請檢察委員會審議案件,是否有書面報告及相關司法解釋等附件材料;看提請檢察委員會審議報告、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或者其他事項,是否有文件草案及起草情況說明。必要時,對文件的主要條文是否有逐條說明。二看議題標題的內容,是否與提請討論決定問題的內容相一致;三看提交報告的內容,表述是否做到法律事實清楚、討論問題的重點明確;四看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議題審批表的意見,承辦案件的檢察官或分管檢察長是否提出了傾向性意見。
(二)實體性審查
即對議題內容是否符合檢察委員會的議事范圍進行審查并提出意見。最高檢《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議事和工作規則》、《湖北省檢察機關檢察委員會審議案會前審查工作規定(試行)》都詳細規定了檢察委員會審議議題的范圍,辦事機構應嚴格遵循議題范圍進行審查,對不屬于議題范圍的和符合議題范圍的,向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提交法律意見和審核意見。專職委員審查后,認為可作為上會議題或者不宜作為上會議題等情況,及時報檢察長決定。
檢察委員會在審議決定案件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工作文書,大致可分為表格式和敘述式兩大類。檢察委員會會議紀要作為敘述式類文書,是由辦事機構負責制作的,用于記載和傳達檢察委員會會議情況及議定事項的工作文書,其具有發布主體的唯一性、制作文書的程序性、內容的有效性等特征。在實踐中,大多數檢察委員會會議紀要制作相對簡單,既不符合高檢院《議題標準》的規范要求,也不具備法律文書的功能作用,更不能適用執法辦案需要。因此,必須規范制作會議紀要:
一是要按類別撰寫會議紀要。會議紀要根據所決定類別可分為案件類會議紀要和事項類會議紀要。案件類會議紀要一般屬于涉密案件,大多數是訴訟階段保密的在辦案件,則可以單獨制作會議紀要并及時隨案移送。事項類會議紀要一般需要全院或下級院遵照執行的執法辦案、業務管理等規范性文件,經檢察長簽發后,應當予以公開發布。
二是要規范會議紀要的文書格式。會議紀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組成。首部由標題(何院、何簽發部門、撰文時間)構成;正文一般由會議概況、案件事實或決定事項、委員意見和決定結論四部分組成,特別要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委員人數;尾部由發送單位、行文日期、印發部門、印發日期等組成。
三是增強會議紀要的法律性。決定案件的會議紀要,表述時要突出法律文書的基本特征和制作重點,如包括簡要的基本案情、案件訴訟經過及檢察委員會決定的理由等。
四是強化會議紀要的說理。會議紀要應寫明檢察委員會決定的意見,同時還要針對爭議的焦點,重點闡明相關事實、法理依據,便于案件提請部門或者下級檢察院能全面準確地理解和執行檢察委員會的決定。
為保證檢察委員會決定的落實,辦事機構要對決定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建立決定事項督辦反饋通報機制。
一是建立跟蹤督辦機制。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在督辦中,既要核實具體情況,又要主動協調工作,對于擅自改變檢察委員會決定或故意拖延、拒不執行的,提請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是建立結果反饋機制。對檢察委員會審議決定的案件,案件提請部門在決定執行完畢后五日內填好檢察委員會決定執行情況反饋表,并反饋給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需注意的是,對于分歧意見大提起公訴或者請示上級院的案件,要求案件提請部門多次反饋,將案件最終處理情況的相關材料及時送達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由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將執行情況報告在會議上通報。
三是實行定期通報制度。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對檢察委員會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督辦,對在規定時間內未反饋檢察委員會決定執行情況的案件先進行口頭督辦,再定期通報,并制發督辦通知書或整改通知書,責令相關單位(部門)及時執行和正確執行檢察委員會決定。
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負責規范檢察委員會議題的流轉程序。提請檢察委員會審議的議題,應通過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進行流轉,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應跟蹤督促檢查檢察委員會統一業務系統流轉程序的運作。檢察委員會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上會議題流程、檢察委員會會議業務流程、檢察委員會紀要備案受理業務流程、檢察長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流程。上會議題流程包括受理、議題審查、流程結束節點,主要辦理對檢察委員會議題的會前審查等事宜。檢察委員會會議業務流程包括受理、議程準備、會議討論決定、紀要備案(并行節點)、執行督辦反饋、流程結束等節點,主要辦理檢察委員會會議議程建議、會議通知、會議記錄制作、會議紀要和檢察委員會決定事項通知書制作與分發、會議紀要上報備案以及對檢察委員會決定事項進行督辦等事宜。檢察委員會紀要備案受理業務流程包括受理、審查、流程結束節點,主要辦理對下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上報備案的會議紀要進行受理審查等事宜,該流程只適用于最高人民檢察院、省級人民檢察院和分、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檢察長列席審判委員會會議業務流程包括受理、列席審查、列席(決定列席時進入)、列席情況反饋、不列席(決定不列席時進入)、流程結束節點,主要辦理檢察長列席同級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的相關事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一)下級檢察機關向上級檢察機關請示的議題。應經下級檢察機關檢察委員會研究決定后,通過下級檢察機關案管部門報送至本院案管部門受理;案管部門受理后根據議題性質分流至本院相關部門進行審查;相關部門審查后認為應當提交本院檢察委員會研究的,提出審查意見報分管副檢察長審定后報送本院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受理;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受理后安排承辦檢察官進行審查并進行辦理。
(二)本院業務部門和檢察委員會委員提請審議的議題。由業務部門、檢察委員會委員提出意見,報分管副檢察長同意后報送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檢察委員會辦事機構受理后安排承辦檢察官進行審查并進行辦理。
(三)本級院向上級檢察機關請示的議題。請示的議題經本院檢察委員會研究決定后,由提請部門將相關請示問題及材料,及時報送省院對口業務部門審查辦理。
[ 注 釋 ]
①楊振江.大力推進檢察委員會理論與實務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
D
A
2095-4379-(2017)25-0142-02
熊穎,男,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負責人;程鳳玲,女,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助理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