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玲
北京泰和方舟科貿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私有財產的民商法保護探討
段美玲
北京泰和方舟科貿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在我國,民商法對我國私有財產的保護非常重要,占有關鍵性地位,但是現有的民商法保護的相關措施上仍然存在缺陷,本文先簡單的分析我國民商法存在的問題,再進一步說明如何對民商法進行完善和改革,如何實行一些有效措施去補充完善它,用以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私有財產的保護。
民商法:私有財產;保護
私有財產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理解為個人擁有的財產,而私有財產的民商法正是用來保護私有財產而設立的,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收入的增高,私有財產的保護越來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完善民商法不僅是對我們的個人經濟問題,也是對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保護措施,所以,我們必須要及時的發現現有問題和缺陷,加以改進,最終達到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我們這次的探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法律意識的淡薄
民法主要指的是物權法和債權法,我們所提到的商法主要是指企業法,公司法和保險法等這類的法律,盡管民法作為基本法的通用法則和特別法的商法都對私有財產進行了相對保護,但是當前人民由于法律意識仍然很淡薄的原因,私有財產權的問題從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而且得不到大家的關注,從而造成私有財產在人民生活中的實踐上還不夠落實,也不夠充分。
(二)缺少有效監督
私有財產的私有性特征就決定了它沒有強大的國家作為后盾,也沒有專門對其進行監督的機構對它進行必要的監督,導致私有財產在維護者的力量上看似十分薄弱,屬于弱勢群體。
(一)平等原則
民商法對每一個公民的私有財產的保護都是公平的,在這種平等原則下,民商法會平等的對待保護各私有財產的主體,同時也包括私有經濟的主體,即任何的民事主體,不管經濟地位如何,所有制的性質以及所在的地區差異怎樣,他們的行為都是應該遵循同樣的原則規范,他們的權利也應該獲得同等保護,這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我國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征。
(二)補償性原則
補償性是民商法的其中一個特點,含義就是民商法設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如果私有財產出現損失將對其進行一定補償,所賠償的損失是受害人在實際中所損失的財產數目,侵權人一般都是按照這樣的規定來進行相應數量的財產補償,通常不會存在什么超額補償的行為,也不會存在什么懲罰措施,遵循這一原則,就會發現這是與民法理論中的條例相符合的,在我國法律中,公民的權利是同等的,沒有人有權利對他人進行處罰,這個原則的設立使雙方的權利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三)不干涉原則
作為另一條非常重要的法則存在的還有不主動不干預原則,指有關聯的相關單位不能私自提高對私有財產的保護行,只有當事人主動要求了才能夠啟動運用,民商法對當事人的意見都會非常尊重,只要是當事人的活動符合法律范圍,它便不會去干涉當事人的任何活動,包括當事人自己的財產合同也是這樣,如果當時人不主動要求開啟主動保護措施,民商法是絕對不會進行干涉的。例如,簽訂確認財產強制執行合同等。
(一)完善立法結構
目前為止,我國在針對民商法保護上的一些條例,相對稀缺,所以怎樣在實踐中完善規劃民商法,讓它在更自由的發展空間內與我國私有經濟發展相互適應,提高司法部門對人民服務效率上的提升才是根本目的所在。
(二)加強監管監督作用
現在民商法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法律監管力度的加強,法律監管力度的加強是法律發揮其作用的基本體現,監管上的一些缺失行為必定會導致腐敗現象的產生及泛濫,所以侵犯主體權利的侵害行為一旦不能被及時發現,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加強法律在民商法上的監督,更好的保護私有財產,做到對私有財產的全面保護是現在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三)使法律實踐能得到落實
在司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有條有文的監管,還需要實際的落實工作做到位,法律并不只是讓人們知道它的存在,如何利用它保護自己的權利,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保護,這是私有財產主體落實自身權利的最后一道護身符,是關鍵保障,并且,我們希望法律都能夠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讓我們都能夠充足的對其進行利用,讓我們知道法律途徑是可以維權的有效渠道,不僅自身權利得到了保障,又能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不觸犯法律的底線。如果人人都能有如此覺悟,那么我國的社會主義只會越發展越好,越發展越穩健。
從歷史實例反應的問題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道理,公民既享有權利,又要服從義務,我國公民享有法律范圍內對私有財產保護的權利,我們的私有財產得到了有效保護即是對國家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只有我們自身得到了充分保障,我們才能夠把自我價值實現到最好,這樣我們才有精力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大家庭中來,這就體現了我國民商法的重要性,鑒于現在我國目前有些法律的不完善,很多部門還沒有對民商法進行針對性補充,只有漸漸對法律進行有效規整,我們才能夠通過規整好的法律來對自身的切實利益進行最好的保護,這也是民商法最初創立的意義。
(一)加強物權法保護作用的強調力度
新出臺的物權法貫徹了國家,集體及個人私有財產公平保護的原則,加強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在物權的種類上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從而為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也對財產的歸屬和范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總而言之,當前民商法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和完善離不開物權法的保護作用。
(二)強調物權行為法的完善
隨著侵權行為的范圍越來越廣,相對應的保障權利體系也越來越強大,但是侵權行為的最早的使用是保護物權,保護財產權,所以,當我國法制體系的發展仍然要在完善侵權行為法在私有財產保護上進行針對性的措施,以便更好的發揮它在私有財產保護上的重要任務。
(三)處理好小產權墓地的流轉問題
有些小產權墓地已經處于流轉的狀態,應當以疏為主,對于有可能在將來出現的問題,應該嚴格把關,堅決的制止,政府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制定一個時間,由政府親自接收在此之前流轉的小產權墓地,并且把它合法化,在此之后如果再有此類行為就劃分為違法活動,而且對此等行為必須要嚴肅處理。
(四)改善農村的土地所有權問題
解決小產權的墓地問題,還是需要從土地所有制發力,在保證我國18億畝耕地紅線的目標原則上,從城鄉發展的統籌發展上來看,對現行土地制度全面審視,對土地相關政策進行研究和改革,從法律的角度看問題,從源頭上解決城鄉二元化體制下存在的弊端。
根據上面提到的所有內容,我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穩固發展,我國私有財產也在不斷的改進中得到了非常大的成功,私有財產得到了保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民商法的意義變的十分具有代表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民商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借于這個原因,民商法在私有財產保護上這一板塊中我們所進行的相關討論,就很有重要意義了,也是具備了時代話題所需要的熱點問題。
[1]薛生全.民商法中的人格、財產、權利的價值取向[J].財會通訊,2011(24).
[2]金玉蘭.略論我國物權法中的共有制度[J].法制與社會,2011(24).
[3]單飛躍,肖順武.市場極端主義的經濟法矯正研究——基于經濟法與民商法功能互補的視角[J].北方法學,2011(04).
[4]郎愛云.論非法學專業民商法課程教改——適應專業需要還原法律本質[J].價值工程,2011(18).
D
A
2095-4379-(2017)25-0205-02
段美玲(1990-),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讀,北京泰和方舟科貿有限公司,職員,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