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楠
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00
大學組織機構研究
丁亞楠
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00
大學組織機構是大學運行成員為了管理學校的事務的內部組織形式。黨委和校長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一領導體制的核心,同時,大學是教育和科研機構,教授是大學的中堅力量,所以強調教授治學以促進學術自由,教授委員會是教授治學的基本途徑,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機構,應該充分發揮教授委員會對學術事務的決策和執行的作用。
黨委;校長;教授治學;民主管理
(一)大學組織機構的簡述
我國高校都是以行政權力為中心進行決策與執行的,黨委的政治領導、校長的行政職權、教授委員會的學術權力、教師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權力是大學治理結構的基本要素,是高校運行機制的重要方面。大學治理結構的良好運行涉及高校資源的優化配置,學術自主與自由和高校健康的發展。
(二)黨委
黨委是高校黨組織的領導中心,在高校中的領導功能對照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對于黨的領導作用,可以知悉,黨委是對高校的政治、組織、思想的領導。黨委對高校的政治領導體現在黨委自覺、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路線,黨委對全校師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持教育辦學方向走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教育,要堅持教育為其服務,將教育與社會主義相結合。高校紀委作為學校的黨內監督機構,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監督中國共產黨的方針、路線的實施情況以及學校重大決策的實行狀況,協助學校的黨委抓好高校的黨風建設,保障高校的健康發展。
(三)校長
中國和美國對于校長所處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中美兩國的高校領導體制不一樣美國的領導層上層是董事會下層是校長,而中國的領導層則是黨委和校長,作為美國大學最高行政長官的校長主要負責學校的各項行政事務并監督事務的實施情況。中國高校校長是行政事務的主要負責人,負責全校的行政事務,且在黨委的監督下實行。
《高等教育法》指出校長主要負責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該法還明確規定了校長的六項職權,制定年度工作和發展計劃,以及具體的規章管理制度,教師及行政組織機構其他工作人員的聘任和解聘,管理學生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分,積極地開展學校各項教學科研活動及其他的職權。
在組織內部,黨委領導校長,監督校長,校長對黨委負責。在外部,作為學校的法定代表人的校長,對政府乃至社會負責。
(四)教授委員會
大學是教育和科研的機構,教授是大學的中堅力量,在教學研究、學校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少數大學設置了教授委員會,教授委員會是將教授作為主體對學校的教學研究事務進行決策的機構,教授進入教授委員會并以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集體決策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建議和咨詢。教授委員會是高校建立黨委領導,教授治學的高校內部管理形式的重要基礎,能保障教授履行學術的權力有法律的依據。教授委員會作為高校最高學術機構,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機構,應該充分發揮它的咨詢和提供建議的功能,在學術中樹立權威。
對于教授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很多高校都是將教授委員會定位成學院級的,處理的事務僅限于教學科研事項。對于其人員組成的規定,我國的教授委員會則有較大的差距,有些高校則規定允許黨政人員的參與和正高級的教授,而有些學校則不允許黨政人員的加入。
(五)教師職工代表大會
民主管理是全校師生以主人的身份有組織自主的參與學校的管理中及監督領導管理主體對學校的治理。高校章程中都設置了校務委員會、教師職工代表大會和職代會,實現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教師職工代表大會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廣大的教職工通過教師職工代表大會對學校事務行使監督和知情的權力,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一)黨委和校長職權分工不清
第一,各高校的章程都對黨委及校長的具體職責分工作了區分性的規定,但是對具體的內容的表述尚不明確,例如“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動用大額資金”等這些問題必須經由黨政領導班子共同討論決定,這里的“重大”應該如何界定,很容易把本屬于重大事項的但卻認為不屬于重大范圍的事項交由校長會會議討論決定,就會出現校長作了黨委的活,黨委攬了校長的活,導致二者權責不清晰?!皠佑么箢~資金”也應該對資金的數額做一個金額的限定,很容易導致財務上的混亂,追究責任容易發生問題。
第二,對黨委和校長的工作在銜接上存在問題。對照公司法中對股東會和董事會的職權的規定,董事會制定公司的財務預算、虧損方案等事項,然后交由股東會進行審議通過,董事長對股東會負責。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于校長擬定重大事項的計劃的規定不周延,存在缺陷,因為對于“擬定”就會存在一個審核人。
(二)教授委員會職能弱化
當前,一方面學術權力依附于行政權力,行政權力干預學術資源的配置,學術權力趨向邊緣化,大學行政權力擠壓學術權力,以行政部門的意志滲透入教授委員會,體現在教授委員會的人員組成上。
另一方面,由于學術權力地位的降低,很多學術研究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權力開始經營“權術”,偏離了學術自由的軌道,導致沒有了對學術自由的激勵,教授和普通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逐漸下降。
(三)教師職工代表大會功能的虛化
目前已經制定章程的高校中,其章程都會在組織機構中設置校學術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和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機構,廣大的教職工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都有了章程的依據,有了表達自己意見的途徑。但是由于高校章程的制定還只是剛剛開始,很多高校的章程還不完整,雖然規定了這些民主管理機構,但在實際中卻被學校的領導所壟斷,與民主管理機構所倡導的精神大相徑庭。
(一)理清黨委和校長的關系
對于黨委和校長的權力分配,應當理順二者的關系和各自的職權范圍,保障黨委的領導指引作用,發揮校長的決策執行指揮權,實現學校日常管理的高效率。黨委應當抓好學校全局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主要工作可以從信息調研、協作調節、信訪等方面展開。校長的職權應側重于以下:學校重大的投資事項和對外合作;學校招生計劃,管理及科研的改革和經費的需要;行政管理結構內部決定負責人,教師隊伍建設及職稱的評定;學生學籍的管理及學位的頒發,獎勵及處分。
(二)加強教授委員會的職能
第一,少數高校章程中都規定了教授委員會,行使學術權力,但目前的法律對于教授治學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導致學術委員會行使學術權力時缺乏法律的依據,我們應該通過立法完善教授治學,使學術權力的行使有法律的依據。第二,教授治學不能僅過問教學、學術研究,還要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尤其是重大事項的決定和執行,并監督管理者的行為。我們應該建立與完善教授委員會的章程,作為其運行的基本制度。
(三)增強教師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能
第一,加強對權利主體的評估。目前高校中都有教師評估機制,也應該加強對領導層面的評估,以實現高效的管理。通過全校的普遍調查,對上級的考察,與教師的交流,在獲得客觀資料的基礎上對黨委和校長的領導情況和能力做客觀的評價。
第二,實現權責平衡。在前文中已經論述了黨委和校長的職權的明確,黨委和校長應該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運用權力,這個范圍是適度的,不能以權謀私。還要把握用權的力度就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作出及時的處理。
我國高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體現了黨對高校的領導和校長法人地位的結合。黨委領導校長,支持校長獨立行使職權,二者的密切配合,共同承擔高校健康運行的責任。我們通過發現黨委和校長關系的弊病、教授委員會的運行現狀及教師職工代表大會的缺陷,分析問題的源頭,進而完善法律對高校權力分配的規定,提高學術權力的地位,同時也要保障民主權利可以充分的參與學校事務的管理。
[1][美]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M].王承緒等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2]陳永明.大學理念、組織與人事[J].中國高教研究,2010(3).
[3]顧建民.高等教育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4]馬陸婷.高校章程制定工作全面啟動后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5).
[5]郭冬生.大學教育管理制度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G
A
2095-4379-(2017)25-0206-02
丁亞楠(1991-),女,江蘇南通人,南京工業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