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苔青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試論我國民商事案件涉外性的判斷標準及其發展
朱苔青
北方工業大學,北京 100144
我國對涉外因素判斷的主流標準是法律關系三要件說,即民事關系的主體,客體,產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事實三方面發生在中國境外。這一標準過為寬泛,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的三要素標準判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趨復雜的案件,涉外因素的標準應當逐步放寬,呈開放狀態。
涉外因素;自貿區;判斷標準
涉外,是指以本國為參照,與本國有聯系但不僅限于本國之內,即為具有涉外性,若與本國毫無關系,只是兩個外國國家間的法律關系,也不能稱之為涉外。案件是否具有涉外因素還關系到該案件是否可以約定境外仲裁,以及是否可以約定適用境外法律。故明確民商事案件是否具有涉外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一)我國法律對民商事關系之涉外標準的規定
1.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七十八條①。
2.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百零四條②。
3.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③。
4.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二十二條④。
從以上規定分析,我國涉外民事關系主體范圍越發擴張,包含了“其他組織”。主體涉外方面還增加了經常居所地因素以及兜底式條款,雖然主體范圍有所擴大,但對于涉外民事關系“涉外性”的具體情形列舉不完全,會造成現實中某些形式涉外而實質并不涉外的案件無法排除;兜底式條款給予法官過大的自由裁量權,缺乏具體的適用標準,適用時會遭遇困境。
(二)司法實踐中認定涉外性的標準
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認定,一般適用三要素原則,從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法律事實進行考量。
北京朝來新生體育休閑有限公司與所望之信公司(韓國)糾紛一案,兩公司均為中國法人,且《合同書》的內容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營高爾夫球場的合同,轉讓的股權也是中國法人的股權,兩公司間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的法律事實都發生在我國境內,其訴訟標的也在我國境內,因此該民事法律關系不具有涉外因素,不屬于涉外案件。
華川進出口公司與四川希望華西建設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糾紛一案,該案保函的申請人和受益人以及擔保行都在國內,但是產生、變更或消滅保函關系的事實發生在格魯吉亞,因此,該案屬于涉外保函糾紛案件。
(三)傳統標準的局限性
前文中的兩個案例體現了對傳統的三要素說的應用,其優越性顯而易見,簡單明了且易于操作執行,法官操作起來也相對直觀簡化,一個案件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只要判斷其主體、客體以及法律事實是否具有涉外性即可。
但此種判斷方法存在客觀連結點指標易引發隱性的法律規避、虛假涉外的無法排除、形式涉內但實質涉外案件的無法納入等隱患。法官擁有自由裁量權,但沒有一個準確的適用標準,實踐中將會面臨無法操作或是被濫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涉外民事關系的復雜性與日俱增,傳統的法律關系三要素說已無法涵蓋現實中的所有情形⑤。僅僅以主體、客體、法律事實來判斷案件涉外性的方式過于狹窄,應該以與外國法有實際聯系的標準替代⑥。
西門子公司訴黃金置地公司案⑦在涉外因素認定方面有所突破,上海市一中院經審查后認定,合同關系符合《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五項規定的“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的其他情形”,故該案合同關系具有涉外因素,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合同主體均具有一定涉外因素。西門子公司與黃金置地公司的注冊地均在上海自貿區內,雖然均為中國法人,但其性質是外商獨資企業。且此類公司的資本來源、最終利益歸屬、公司的經營決策等與境外投資者關聯密切,與普通內資公司相比具有比較明顯的涉外因素。尤其是在自貿區推進投資貿易便利的改革背景下,更應當予以重視。
第二,合同履行特征具有涉外因素。合同項下的標的物交貨地點雖然為中國境內,但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是該標的物先從境外運到自貿區進行保稅監管,再根據合同辦理清關完稅手續,最后由區內流轉到區外,此時進口手續才算完成,故合同項下標的物的流轉過程,具有一定的國際貨物買賣特征。
上海一中院綜合考察西門子案各項特征后,認定該案件為涉外案件,突破了以往司法實踐對涉外因素識別的限制,具有里程碑意義。正是因為上海一中院對涉外因素的理解采取了更為靈活和寬泛的立場。
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其中第九條第一款:“正確認定仲裁協議的效力,規范仲裁案件的司法審查。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外商獨資企業相互之間約定商事爭議提交域外仲裁的,不應僅以其爭議不具有涉外因素為由認定相關仲裁協議無效。”
《意見》將西門子公司訴黃金置地公司案的核心原則上升為司法解釋,認定自貿區內注冊的外商獨資企業之間,約定商事爭議提交域外仲裁得協議有效。
我國與外國的交往不斷發展,涉外案件日趨復雜。三要素說并不能完全涵蓋當代涉外民事關系,在實踐中會出現死板和機械的問題。因此,對案件涉外性的定性也不應該再局限于三要素說,對待民商事案件涉外性的判斷應抱著靈活、開放的態度,逐步放寬對涉外因素的定性。
[ 注 釋 ]
①凡民事關系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的;民事關系的標的物在外國領域內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②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或者當事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或者訴訟標的物在外國的民事案件,為涉外民事案件.
③民事關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一)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國公民、外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國籍人;(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四)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五)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的其他情形.
④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一)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三)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四)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五)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的其他情形.
⑤王小驕.對涉外民事關系“涉外性”界定的再思考[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52-57.
⑥張曉東,董金鑫.試論國際私法涉外標準之認定[J].時代法學,2010(8):91-97.
⑦(2013)滬一中民認(外仲)字第2號民事裁定書.
[1]吳用.對涉外商事仲裁”涉外性”的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20):61-64.
[2]林一飛.涉外因素:仲裁實踐提出的新問題[J].中國對外貿易,2001(10):20-22.
[3]方杰.涉外因素概念的重構[D].中國政法大學,2006.
[4]王小驕.對涉外民事關系”涉外性”界定的再思考[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52-57.
[5]張春良.涉外民事關系判定準則之優化——要素分析的形式偏謬及其實質修正[J].法商研究,2011(1):110.
[6]王小驕.對涉外民事關系“涉外性”界定的再思考[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52-57.
D
A
2095-4379-(2017)25-0220-02
朱苔青(1993-),女,漢族,北京人,北方工業大學,2015級國際法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