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玲
西藏大學,西藏 拉薩 850000
淺談強奸罪的主體能否是婦女
曹 玲
西藏大學,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我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刑事案件也是頻頻增加,強奸,作為社會危害性嚴重的一種犯罪行為,也從傳統我們所認為的只有男的對女的強奸衍生出一種女的對男的強奸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的出現,具有客觀存在的現實,雖然我國女性被強奸的事件明顯多于女性強奸男性的事件,而且在我國刑法中也未對女性強奸男性的事件作出明確的制裁規定,但是無疑,這是一種犯罪行為。對此,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保障男性公民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呢?如何規制犯罪者對男性造成心理和生理上傷害的行為?
婦女;強奸罪;主體
強奸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其發生性交或者奸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的行為。近些年來,男性受到女性性侵的案例屢見不鮮,但是,盡管這樣的性侵事件在不斷增加,執法機關等卻也苦于無法可依而無法給予受害者法律幫助,就強奸罪的主體,我國刑法明文規定強奸罪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男子。婦女單獨不能成為強奸罪的主體,但是可以成為強奸罪的共犯。然而,對于這些訴求無門的男性受害者,僅以“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何以平息他們的委屈。針對出現的男性被女性強奸的事件,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作為傳統的弱勢群體的女性,一個需要國家法律單獨規定保護對象,如今,為何成為犯罪者,是法律對其的縱容導致她們的放肆,還是其他的原因,致使這樣的事件發生。現在社會,由于傳統的重男輕女以及毛主席時期說的“女人也能支撐起半邊天”后,整個社會的觀念都轉變了,女性不再是曾經地位底下,沒有文化的群體,雖然由于計劃生育使得女性基數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女性的迅速崛起,社會地位的急劇提高,我們的社會,呈現出一種“陰盛陽衰”狀態,女性愈發強勢,她們的性要求、性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便會將魔爪伸向男性,從而,便發生了“猥褻”、“強奸”甚至“輪奸”的行為。
(一)婦女可以成為強奸犯的主體
強奸罪惡源自于人的性欲,大部分人在接受完教育和道德規范的約束之后可以以倫理道德以及懼于法律的威懾力從而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依舊存在一些對自身的控制不足的人。這里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都有對性的欲望,都有犯罪的可能,因此,女性也完全具備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的條件。
(二)婦女應該成為強奸犯的主體
在我國刑法中,強奸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的一項具體罪,針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具有的共同特征有:犯罪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與民主權利;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行為;犯罪主體多為一般主體,少數為特殊主體;主觀方面多表現為故意,極個別罪可由過失構成。強奸罪,基本上包括了這些共同特征,值得討論的是,強奸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并且規定為是年滿14周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男子。既然侵犯的都是人身權利,為何主體又要限定在男性,難道男性就沒有人身權利了?受害者應當包括具有人身權利的人,而不是單指婦女。并且,強奸罪要求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其發生性交,暴力和脅迫的發生者也不應該局限于傳統中力量的代表者——男性。此外,如今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迅速發展,女性的柔弱之說結合一些藥品或者一些其他工具可以使得一名女子制服一名男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針對強奸罪的主體,各個國家有各自的看法和規定。《法國刑法典》規定,“以暴力、強制、威脅或趁人不備,對他人施以進入身體行為,無論其為何種性質,均為強奸罪。強奸罪,處15年徒刑。”從法國的民法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們的法律規定幾乎囊括了所有我們可以想象到的強奸罪的強奸形式,例如男性對女性作出的強奸和男性對男性作出的強奸等等。雖然法律如果規定得太寬泛,會給不法分子以鉆法律空子的機會,但是,很明顯,寬泛有一個很重大的作用,即囊括了犯罪的大部分形式,留下相當大的解釋空間。自然,也有不足,如“進入他人身體”該如何評斷?
《意大利刑法典》規定“采用暴力或威脅手段或者通過濫用權力,強迫他人實施或者接受性行為的,處5年至10年有期徒刑。”《意大利刑法典》側重點又不同了,給人感覺既寬泛又詳細,寬泛在于強奸罪的行為主體,詳細到規定實行方式如“濫用權力”進行威脅。
自然,每個國家對于一個犯罪行為的規定必然要結合本國家的國情、歷史、人文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要考慮到,制定出來的法律,具有絕大部分的合理性,但是,法律規定需要與時俱進,只有與時俱進的法律,才能真正維護公民和國家的合法權益,推動國家的法制進程。在筆者看來,我國關于強奸罪的規定反映了大多數人民的愿望,這是法律相對公平的體現,但是,對于這種“法無明文規定”的女性成為強奸主體的現實性問題,我們也應該對其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確保更多的公民能夠得到法律的庇護。(本內容僅代表個人不成熟的意見)
[1]張明楷.淺論強奸罪的主體[J].法學評論,1988(05).
[2]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聯考考試分析(2017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88.
[3]鮑雷,劉玉民.侵害人身犯罪疑難案例精細[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D
A
2095-4379-(2017)25-0254-01
曹玲(1995-),女,四川內江人,拉薩市城關區西藏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