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民 劉韡頔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美聲唱法中自然吸氣與特殊吸氣的運用探討
洪建民 劉韡頔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美聲的演唱過程當中,自然呼吸與特殊呼吸的表現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自然呼吸是融含特殊呼吸在內的一種特殊的呼吸形式,是人在發聲過程當中的一種極為特殊的本能,很難受到人為意識的控制,這種自然呼吸也只能夠在普通的自然歌唱當中進行有效地運用,特殊呼吸與自然呼吸卻截然不同,這種呼吸是對自然呼吸的有意識的人為改造,能夠將演唱者把握自主控制進而不斷進行調節;因此這兩種氣息的運用對于美聲唱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美聲唱法中自然吸氣與特殊吸氣的運用進行探討,為更好促進美聲演唱墊定良好的基礎。
美聲唱法;自然吸氣;特殊吸氣
依據物理學當中的相關知識我們可以知道,人類自身作為一種主要運用肺臟進行自主呼吸的“哺乳動物”,為了維持自身的存活,就必須源源不斷的向自己的身體輸送相關物質,這時候就需要通過肺部對外界的氧氣進行吸入,然后分化身體內部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糖等三種物質,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量進行釋放,最終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轉換作為結束,在這樣的一種轉換過程當中,人體、氧氣、二氧化碳這三種物質通過人的身體進行新陳代謝之后所產生的過程就被我們稱之為“自然吸氣”。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然吸氣”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平靜狀態下的自然吸氣和另一種動態狀態之下所進行的自然呼吸,這兩種不同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自然吸氣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特點。
對于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來說,靜態狀態之下所表現的自然吸氣所表現的頻率大約在每分鐘16到20次不等,每一次進行呼吸所用的時間大多在3.33秒左右,這種在平靜狀態之下進行呼吸所表現出來的氣息淺顯而且短暫、柔和;在發力的狀態之下,因運動強度不同難以得到有效的統計,但是其所表現出來的頻率每分鐘至少在20次以上,這種呼吸狀態表現的持續時間較長,氣息的流動比較緊張,氣息的力量相對較強。
特殊呼吸與自然呼吸有所不同,主要是人為建立起來的一種為了表現出特殊效果的可控式呼吸方法,如果這時候,我們通過對人類的軀體在母體之內的臍帶式呼吸與其脫離母體的肺式呼吸看做是兩個不同階段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將這種特殊的呼吸看作是人體當中肺式呼吸階段最終的一種變異,只不過這種特殊的變異性特點只能夠在特定需要的情況之下才能夠隨著特定的需要進行結束或者是終止。
美聲唱法是歌唱當中的一種特殊的歌唱方式,不管是在歌唱的技術表現上還是在功能之上,對人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特點都需要予以展現。在這樣的一種具有極其特殊的呼吸狀態下所體現的人體肌群力量,也就是對人類歌唱當中的情感進行表現的關鍵因素所在,是一種通過對人體正常情感釋放進行展現的整體運動狀態。例如:在人類情感波動表現為激動狀態之下,人們通常會留下眼淚。通過對這種“流淚”的現象進行解釋,則是由于人體眼球周邊的血管受到相應的充血之后進而導致周邊肌肉收縮促使淚腺變化產生眼淚,依據這一特殊的原理來進行推論,特殊呼吸作為對美聲唱法進行服務的特殊模式,也會為其對人的情感進行展現服務,因此,對于特殊的呼吸而言,主要是運用人體全身心的整體力量,作為對美聲演唱的重要支撐,這種特殊的形式,不僅符合美聲唱法的最終內在要求,也符合人類情緒表達的人體肌體的運動特點,是遵循客觀自然,將技術與情感表現充分有效結合的重要方法,因此,特殊呼吸的表現對美聲唱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特殊呼吸與自然呼吸要在美聲唱法當中有效的進行運用,在進行演唱表演的過程當中除了要進一步排除那些能夠影響到特殊呼吸技術正常運行的錯誤所帶來的阻礙之外,還需要將這種特殊的呼吸逐漸轉變成一種習慣以及具有條件反射的呼吸狀態。
人在本能自然呼吸的狀態之下,不斷訓練轉換成一種特殊的呼吸狀態,進而對美聲唱法進行服務,在經過長期的鞏固之后,將特殊呼吸逐漸演變成在人的潛意識當中所要展現出來的自然反應,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美聲唱法的演唱之時進行更為嫻熟的運用。
除此之外,特殊呼吸是美聲演唱表演中所具有重要功能的演唱方式,如果要想使之表現更為有效,首先就要理清原本運用中的誤區,并對錯誤的用法以及影響因素進行排除,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優良的作用;其次,需要能夠在美聲演唱當中運用特殊呼吸技術的情況之下,盡可能將這種特殊的呼吸技術再次重新回歸到一種自然的狀態,在看似相對完整的自然狀態之中展現出美聲演唱當中無法達到的高度以及相關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展現出對不同唱法氣息的嫻熟運用及表現。
這兩方面氣息的運用并沒有捷徑和僥幸之說,都要通過演奏者不斷的聯系和實踐進而獲取的。對于將特殊呼吸以及自然呼吸在美聲演唱當中進行嫻熟運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與普通技藝截然不同,需要不斷地訓練,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耐心以及優良的感悟能力才能夠將這個從自然氣息當中來,達到特殊呼吸的實現,進而重新回歸自然的良好狀態。
[1]羅中一.從我國30多年美聲唱法研究文獻看聲樂教學理論之構建[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4.
[2]宋佳霖.呼吸方式對喉頭位置、聲帶運動和發高音的影響[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4.
[3]王寧.呼吸在美聲唱法中的應用[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2.
[4]金子琳.論音色在美聲唱法中的作用[D].長春:吉林大學,2013.
[5]李雪健.美聲唱法聲音概念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