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瑩
(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論現代鋼琴作品《貓和老鼠》的藝術特色
張鈺瑩
(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艾倫·科普蘭是美國現代音樂的倡導者,他創作的《貓和老鼠》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詼諧有趣的鋼琴小品,充分體現了他獨特的演奏風格。以音樂的形式運用獨特的旋律和節奏描繪了一幅生動貓鼠大戰畫面。音樂和動畫的巧妙結合使得《貓和老鼠》成為了人們記憶中的經典。本文立足于音樂情景,演奏技巧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希望通過研究,能使演奏者更加了解樂曲背后的故事。
《貓和老鼠》;情景分析;演奏技巧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多民族的特點為美國音樂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奠定了基礎,宗教音樂、印第安土著音樂、民間音樂、流行音樂以及專業音樂都得到發展,在國際樂壇上占有一席之地。
艾倫·科普蘭是二十世紀的著名作曲家。俄國猶太移民的美國作曲家 。1900年11月14日,出生于紐約市的布魯克林。父母經商,科普蘭從小生活富足。1921年,科普蘭在法國巴黎跟隨著名作曲家娜狄婭·布朗熱學習作曲四年,成為布朗熱門下第一個來自美國的學生。在法國的學習成為科普蘭音樂生涯的重大轉折。正是在布朗熱的指導下,科普蘭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為二十世紀的美國音樂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堪稱經典動畫之一,美國作曲家艾倫·科普蘭于1920年創作的鋼琴曲《貓和老鼠》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普蘭的音樂創作融合了美國音樂的多樣性,深受大眾喜愛?!敦埡屠鲜蟆愤@首作品充分展現了科普蘭音樂創作的獨特之處。作品對音色的處理,節奏的把控,運用獨特的旋律塑造了生動活潑的動畫形象,使《貓和老鼠》中的動畫配樂成為了經典。
《貓和老鼠》這首鋼琴曲用生動形象的手法為聽眾描繪了一場激烈的貓鼠大戰,貓鼠之間從試探、挑釁、追趕、躲避、正面交鋒、到最后輸贏難分,旋律的起伏,節奏的緊張始終牽動著聽眾的心。從整體上,看全曲可以分四部分:前20個小節是第一部分。1-4小節為故事的開始,安靜的夜晚,高傲慵懶的貓咪在屋子里踮足前行,警惕的觀察著四周。第5—8小節左右手交替的快速演奏,告訴聽眾老鼠出場了,它小心翼翼、躡手躡腳的在小屋中流竄并且四處張望的情景。第9一13小節裝飾音與和弦相結合描繪了大搖大擺的貓悠閑的在屋中巡查。第14小節回原速,在左右手交替演奏和弦的同時加入刮奏描寫貓突然發現墻角有個黑影猛得撲上去想要一探究竟。15-20小節則是老鼠受到驚嚇四處躲避,貓一路追逐的音樂形象。
21-50小節為樂曲的第二部分。經歷了前20小節老鼠對于貓的試探并且得以僥幸逃脫,于是貓和老鼠的故事在第二部分的發展更加有趣了。通過試探,老鼠發現貓好像沒有那么可怕,于是主動開始挑釁,21-28小節描繪的就是有些得意的老鼠形象。而這一次老鼠居然又順利逃脫了。經過一陣激烈的追逐后貓鼠雙方都有些疲憊,緊張的氛圍有所緩解。速度和力度變化明顯的長音和弦,好似遠處教堂傳來的鐘聲。此時的貓和老鼠都悄悄地藏了起來。第40小節開始,貓和老鼠都開始悠然自得,得意洋洋地回味起之前的一番追逐,漸漸地在自己的幻想中入。
第51小節開始是樂曲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所要求的速度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加強了力度改變了音量。速度、力度的變化預示著貓將要對老鼠展開的最后一輪進攻。第68—72小節進入了曲子的高潮階段,貓和老鼠的你追我趕、四處逃竄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第72小節一個最強的大和弦,描繪了貓經過激烈的追逐終于抓到了老鼠準備將老鼠一口吞下的情景。在第73—80小節老鼠沒想到自己最終還是被貓抓住了,為了逃出貓爪,老鼠開始在貓的面前裝可憐向貓哭訴自己的無奈。持續的左手低音好像老鼠低聲的哭泣,左右手不諧和的和弦與雙音搭配表現出貓陷入了兩難之中,惻隱之心想要放了老鼠。
第四部分(尾聲)第81—83小節。在第80小節的自由延長后,貓經過一番心里掙扎覺得還是應該留住老鼠這個特殊的玩伴,于是悄悄松開了手借機放走了老鼠,貓鼠雙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各自的窩里安然入睡。歌曲也在漸漸消失的輕音中結束。
在《貓和老鼠》這首鋼琴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左右手交替快速演奏的音型來表現老鼠的形象。左右手交替快速演奏,不斷地重復擴大形成一股不間斷的推動力。在演奏時觸鍵應當要快速、清晰。例如5—8小節等小節的演奏應該處理得輕巧又具有旋律性。又例如在第15一18等小節中要用強力度來演奏,彈奏時手指與手掌要固定,前臂和肘一起動.肩和腰的力量要送到指尖.才能彈得結實有力、充滿生機。
《貓和老鼠》這首鋼琴作品中作者多次在樂曲中以旋律的出現用來表現貓的形象。例如第1—3小節也就是引子部分出現的就是旋律音型,演奏時要帶有連貫性,感覺手臂在延伸拉長。而在第13小節出現的旋律音型要處理得干凈利落,多用指尖的力量,不用踏板。樂曲第38、39小節是換了調的同樣的旋律,這里出現了力度記號,根據提示在演奏中手指基本要貼著琴鍵彈奏,用半踏板的狀態烘托樂曲的輕柔。第40—46小節,左手的四分音符是主要的音,彈奏時要清晰、有力,而右手的裝飾音和八分音符要彈的輕巧,靈敏。在處理右手的高音處時,要稍微突出一些,但又不能蓋過主旋律。
此外,《貓和老鼠》中還出現了大量的和弦。彈奏和弦音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指必須同時整齊地觸鍵。出現在第2、9—12等小節的和弦要輕。第34—35小節是比較強的和弦,要讓聲音充分振動。第59-60小節處是整個樂曲中最強音量的和弦。演奏時應當根據不同的音響效果切換踏板。根據樂譜提示結尾處不用踏板,此時應當控制好指尖的力度運用“推”的觸鍵方法彈奏出較輕的聲音振動效果。
《貓和老鼠》作曲手法獨特,刻畫形象生動活潑,畫面感強烈深入人心。科普蘭運用生動形象的音樂旋律,輕快靈巧的演奏技巧為聽眾演繹了一場畫面感十足的貓鼠大戰。能夠將貓和老鼠形象刻畫的如此傳神不得不感慨于作曲家巧妙獨特的作曲手法。在這部音樂作品中,科普蘭運用了獨緊張不安的節奏,左右手快速交替演奏,樸實清晰的色彩和豐富的想象力,讓觀眾根據情節去想象動畫所要闡釋的音樂主題。拉近了作曲家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幽默詼諧的風格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充滿了歡樂。獨特的演奏風格給觀眾聽覺和視覺上都帶來了美的享受。
J6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