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璇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0)
淺談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趨勢及審美特征
馬 璇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0)
中國是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很多文化傳承至今,并且深深地影響著現代社會的人們。中國文化中的舞蹈文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影響深遠,還極其富有內涵,尤其是古典舞,不僅具備傳統的文化內涵而且還能夠展現出現代舞蹈的特色,因此備受矚目。本文就對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舞;發展趨勢;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舞的基礎是民族民間傳統舞蹈,在這種基礎上,被眾多專業舞蹈工作者進行了提煉、加工和創造,隨著長時間的藝術實踐檢驗,最終流傳至今。因此,中國古典舞具有一定的典范意義,并且留有古代風格特色。中國古典舞的主要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宮廷舞蹈,一部分是戲曲舞蹈,兩者都是經過歷史的長河逐漸傳承下來的,因此,研究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趨勢及審美特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中國古典舞起源于民間傳統舞蹈,具有高雅、經典的特點,其發展歷史十分悠久,例如周代的禮樂就是周代的古典舞,再例如唐代的燕樂,就屬于唐代的古典舞,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每一個朝代都創造過屬于自己朝代的經典舞蹈,這些經典舞蹈共同組成中國古典舞藝術體系。
建國以來,中國古典舞主要有兩個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一個是20世紀50年代北京舞蹈學校的建立,一個是20世紀80年代《絲路花雨》與《仿唐樂舞》的創作。北京舞蹈學校的建立使得中國古典舞得以被研究和發展,北京舞蹈學校不僅研究了中國古典舞的教材,還進行了古典舞授課,屬于古典舞在中國社會的起步階段[1]。《仿唐樂舞》的創作對于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貢獻是非常大的,直接拉開了仿古典樂舞的序幕,此后,眾多舞蹈專業工作者結合當時審美需求,對中國古典舞進行了形態的創新。
中國古典舞對古代舞蹈進行繼承的同時,還加入現代審美元素,創造出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中國現代古典舞。不僅要對古代舞蹈進行傳承,堅持民族性,還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創造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元素,讓當代人能夠樂于接受并愿意將其發揚光大,使其屹立于世界民族舞蹈之列。
中國古典舞的“度”掌握得非常好,不僅表現出了“圓流周轉”的中國傳統哲學,還表現除了中國傳統美學,其運用虛實結合的中國傳統藝術表現手法,將中國古典舞的美感和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和諧之美[2]。另外,中國古典舞的和諧之美不僅表現在“度”上,也表現在繼承和發展上,正是由于中國古典舞繼承和發展的相互統一,才使中國古典舞得到全面的發展。《禮記·檀弓篇》云:“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這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肢體律動產生的美,而且還蘊含著心意的表達和道德化功能。總而言之,中國古典舞注重舞蹈精、氣、神的融會貫通,并且使三者達到和諧統一。
在中國古老的美學范疇中,圓是一個很重要的美學,中國古典舞的圓之美主要表現在劃圓藝術上,舞動時讓人感覺賞心悅目。中國古典舞的運動軌跡主要有平圓、立圓、八字圓這三種,其運動規律是由反而正,即欲往左,先向右,欲往上,先向下等等,其運動軌跡和運動規律加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古典舞獨特的舞韻,從靜和動兩個方面具體體現了圓之美。在線條上,圓是由曲線組成,代表著流暢、柔潤、圓滿、整體,就像中國古典舞的舞韻一樣,具有極強的美感。中國古典舞的舞姿造型中,深刻地體現了體態美,但是這種美并不是以圓形為主,而是通過身體上各個要素的協調一致給人一種整體的印象感,是每個舞姿造型局部的發射線在圓的輪廓當中循環反復,構成和諧的體態美,體現出圓潤的審美特征。中國古典舞在人體形態上注重“圓”、“擰”、“傾”、“曲”,動作與動作的連接幾乎可以看成是圓和圓之間的派生,而且,中國古典舞的內部氣息也呈現出圓的走向,百匯到丹田,再轉到會陰,圓流周轉。
歷史上,中國古典舞在表演的時候多半會配備一些舞具,主要是起到烘托意境氛圍的作用,例如周朝、秦朝、漢朝、唐朝的宮廷樂舞,例如宋元以來的戲曲舞蹈,都有舞具陪襯,最為出名的包括羽舞、劍舞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典舞在對待舞蹈的意境美上,是十分看重的,例如宗華白先生就在其著作中提出,“舞”是高度的韻律、節奏,而且具備高度的熱情和生命力,“舞”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更是一種宇宙創化過程的象征,因此,可以說,“舞”是一個藝術境界的典型代表[3]。中國古典舞的意境美還表現在虛實上,例如中國古典舞飄飛流動的舞姿同舞臺空間有效的結合,共同構建出一個立體的存在,和“留白”的意境大有相似之處,而且,中國古典舞依靠有限的藝術形象來展現出無限的意蘊,讓人在展開遐想的同時,更會回味無窮。
本文對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趨勢及審美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趨勢,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必然是以古典舞蹈為基礎,結合現代審美需求,創造出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中國現代古典舞。然后對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征進行了探討,中國古典舞主要具備和諧美、圓之美、意境美這三個審美特征,中國古典舞源于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形態美學、韻律美學的歷史產物,因此,要注重對中國古典舞的創新和發展,使其屹立于世界民族舞蹈之列。
[1]龔倩.論中國“古典舞”表演對戲曲舞蹈的揚棄[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
[2]李永明,閆盈盈.從中國古典舞“風火輪”談中國古典舞文化及其審美[J].通俗歌曲,2014(06):134-135.
J722.4
A
馬璇(1986—),女,山西,學士學位,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