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民
“陳不停”火紅的夢
——記二十一團三連黨支部書記陳家喜
□王霞民
陳家喜,二師二十一團三連黨支部書記、連長。熟悉陳家喜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個閑不下來的人,常年奔走在地頭和職工中間的書記,大家戲稱他“陳不停”。“我們領(lǐng)導干部就要有眼色,眼里要有活。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我不能高高在上坐在辦公室瞎指揮,走進田間地頭掌握農(nóng)情,走近職工生活了解民情,就是我的工作。”陳家喜如實詮釋自己對工作最為樸實的理解。
2011年,陳家喜被調(diào)到地處邊遠、條件艱苦,任何人提起來都搖頭的十三連任連長。當時的十三連職工虧損厲害,連隊情況不容樂觀,但他愣是用了一年的時間,使連隊扭虧為盈,一躍成為全團先進單位。2013年,連隊大調(diào)整,組織上對他委以重任,讓他到全團土地最多、經(jīng)濟效益最差的三連,擔任連長。這次等待陳家喜的是連續(xù)多年虧損的一個空殼連隊。2012年底職工累計虧損掛賬703萬元,2013年1300多畝地無人承包,連隊垮了,人心散了,上訪驟增。隨之而來的還有工資待遇大幅降低、農(nóng)業(yè)種植工作難開展等困境,他沒有一絲抱怨,一如既往地當好他的連長。
長期奮戰(zhàn)在連隊一線的陳家喜深知,要振興連隊,得有一條發(fā)展經(jīng)濟的好路子。針對連隊典型的低效作物產(chǎn)值低、職工收入低、群眾意見多的“兩低一多”現(xiàn)象,他知道身上的擔子實在不輕。陳家喜迅速召集連隊班子成員開會,走訪了解職工思想動態(tài),給職工講政策、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但一些職工真是虧損怕了,不敢種地。他便帶領(lǐng)班子隊伍想盡辦法,為了給職工信心,他親自找到前團長郭飛申請了一定的田間管理費,當年500多畝共管地年底盈利數(shù)萬元。職工想致富的欲望被激發(fā)了,開始信任他,信任他的班子隊伍。緊接著他又多次摸底調(diào)研,把“調(diào)結(jié)構(gòu)、用科技、樹典型、增效益”確立為連隊的經(jīng)濟發(fā)展總體思路。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大連隊作物調(diào)整力度,辣椒、番茄、小麥三大訂單種植作物,占到連隊耕地面積的95%。連隊堅持租賃承包的經(jīng)營方式,收繳土地“兩費自理金”達到了110%,合同簽訂率100%,2013年一舉扭轉(zhuǎn)了三連連續(xù)5年虧損的局面,職均收入達到4萬元,他和他的班子率先實現(xiàn)“兩個零虧損”,名列全團第一。
“我們領(lǐng)導干部就要有眼色,眼里要有活。”這是陳家喜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來到三連這幾年,地里的事他看在眼里,記在了心上,職工的難他看在眼里,也一一記在心里,他就一個愿望讓他的職工和他的隊伍都富裕起來。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陳家喜以最快的速度將三連近乎癱瘓的班子隊伍組建起來,談思想,談問題,談辦法,談出路,重新把士氣整頓起來,重新凝聚齊人心。要求干部掛鉤到條田,他以身作則,一改三連干部家屬兩不干的風氣,要求干部家屬帶頭干起來,他率先拿起鐵锨清渠除淤,真正做到了“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俗話說得好,農(nóng)村富不富,關(guān)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關(guān)鍵看班長,一個連隊的風氣好不好,都是干部帶出來的,公心體現(xiàn)公平,有了公平,散了的人心就會被重新凝聚起來。
職工劉德志已經(jīng)連續(xù)虧損多年,他感慨地說:“陳連長來了,給我?guī)砀狻N衣犓模f種啥我就種啥,他說咋種我就咋種,一準兒掙錢!”2013年劉德志的26畝番茄不但盈利還清貸款,還收入了6萬多。2014年他種了番茄和辣椒,又收入8萬元。
職工陳玉川激動地說:“我多年沒有種植番茄了,關(guān)鍵是不敢種了,過去沒人教田管,收獲時交不了就爛果了,爛了就栽到自己手里了,陳連長來了,鼓勵我種番茄,他有辦法,我放心種!50畝的番茄純收入12萬元。”
他關(guān)心每一個職工,從來不計個人得失,他手機里有連隊所有職工的號碼,他每天都要去條田查看,不論露深水重他都進到地中間取樣檢查,職工費玉輝的番茄生病了自己還不知道,連長檢查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叫他到地里,親自指導,告訴他病根并督促買藥。費玉輝卻支支吾吾不肯去,經(jīng)過細問才知道他打過藥了,用的便宜藥,才導致病情嚴重的。陳家喜二話沒說就開車帶費玉輝去買藥,并給他講道理,不要因小錢而誤了大事,60多畝番茄在連長的指導下長勢喜人。
三連的貧困職工較其他兄弟連都多,職工劉喜軍最初就只有幾十畝地,而且年年虧損,導致后來連種地的錢也沒了,連長聽說后,當下就為劉喜軍擔保貸款8萬元,鼓勵他繼續(xù)種辣椒,當年他就盈利了。2015年劉喜軍種植面積已達到200畝,成為三連的種植大戶。
提起“陳不停”大家都說他給連隊帶來了好運和福氣。不善言辭的陳家喜聽了只是憨厚地一笑,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干的多說的少。但他從來不靠蠻勁干工作,科技種田,預先做防。連隊職工來找他簽字辦事,他都隨和接待,在他迎來送往的接待中,有領(lǐng)導,有同事,但更多的是他息息關(guān)心的職工。見過“陳不停”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很普通,很直率的基層干部,團里領(lǐng)導贊他最能干,但說的卻是最少的,他不講形式,只說實實在在的辦事。團領(lǐng)導送他:創(chuàng)先爭優(yōu)不停步,小康路上大膽走。工作之余,他忙完地里的活為入駐三連的工作組親自下廚做飯。他說:“我不是討好領(lǐng)導才那么做,那不是我的風格,工作之余就是朋友和客人,我盡地主之誼是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