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軍
(南通海事局,江蘇 南通 226000)
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創造更充分了望條件
葉建軍
(南通海事局,江蘇 南通 226000)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及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航運市場日益繁榮,航行安全對船舶了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隨著船舶逐漸向大型化、多樣化、特種化發展,由于船舶結構、通航環境日益復雜等造成了了望的更加不足,同時由于人性化管理對船員在了望過程中的工作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設置船舶第二駕駛室,在特定水域輔助駕駛室值班了望的理念應勢而生。本文就設置船舶第二駕駛室做出探索,對其設置的必要性進行闡述,引出船舶第二駕駛室模型、設置位置、設施配備等要求,進而就設置可行性展開論述,得出增設第二駕駛室將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和人命安全發揮重要作用的結論。
第二駕駛室;充分了望;船員保護;航行安全
隨著世界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海上運輸船舶越來越大型化、超大型化,1萬多TEU集裝箱船、20多萬立方米的LNG船、30萬噸級VLCC、40萬噸級VLOC已逐漸成為常規運輸船、主力運輸船。這些船舶的總長達到300米以上,有的快接近400米。總長200米至300米的船舶變成了“小船”,并有被淘汰的危機。船舶大型化,在航運市場競爭中優勢明顯,但在船舶航行安全中劣勢也明顯——在各種情況下保持充分正規了望、快速有效避碰難度加大。在大型船舶等了望受限船舶船艏,增設供船舶駕駛人員協助值班、加強了望的設施——船舶第二駕駛室顯得十分必要,并為廣大船舶駕駛人員所期盼。
據不完全統計,因碰撞、擱淺、觸底和觸碰四項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45%,分析表明發生這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船舶駕駛員了望不充分,對周邊船舶動態、通航環境等判斷不夠準確造成的。
《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第五條規定:“每一船舶應經常用視覺、聽覺以及適合當時環境和情況下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正規的了望,以便對局面和碰撞危險作出充分的估計。”
在航行過程中,為了保證船舶航行安全,船長、值班駕駛員及水手均盡力利用各種手段保持正規的了望,但仍難避免了望疏忽。在船艏、視界開闊、最接近物標的空間——船舶第二駕駛室了望,無疑是正規、有效了望的重要場所,可以彌補多方面的不足,有時甚至是唯一可靠手段。
一是破解船舶結構削弱了望效果難題的需要。SOLAS1974附則第V章“航行安全”,對船舶了望設施、駕駛室視野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大型船舶等超長結構特點導致的盲區太大、了望不充分問題日趨突出,始終困擾著船舶駕駛人員,必須采取彌補的措施。
二是避免船舶積載影響正規了望的需要。集裝箱在船舶艙面積載、船舶尾傾等情形,導致船舶盲區加大,也是難以回避的問題。
三是彌補雷達等了望設備功能不足的需要。受雷達自身功能限制、波浪雨雪干擾、水上物標材質大小等影響,雷達等設備并不能完全客觀反映水上物標情況。
四是在特定航區加強航行值班的重要措施。在島礁區、狹水道、通航密集區、漁區、港口、橋區等水域,為了準確判定船位、及時發現航道中礙航物,尤其是小型船船舶,在船艏值守、了望是最可靠的有效措施之一。
五是在能見度不良時加強了望的需要。在霧、霾、下雪、暴風雨、沙塵暴或任何其他類似原因而使能見度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不易及早發現和正確識別來船動態,即使使用助航儀器,其信息也是比較間接、抽象的,其可靠性也有一定限度,遠遠達不到視覺了望時的直覺、形象。在船艏更容易發現駕駛臺盲區的小型船舶、燈光不明等船舶,還有利避開了機艙和生活區的噪音,便于更好地傾聽它船的聲號。
六是保護船員合法權益的有效舉措。無論增設還是不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但船員經常在船艏值班、了望已是通行做法或規定動作,對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一方面為船員在船艏提供一個封閉、固定、安全、舒適的工作場所,大大降低烈日嚴寒、狂風惡浪等惡劣環境對船員的傷害,有利于保護船員安全健康;另一方面也為船員更好履行職責創造必要條件;再一方面還是《2006綜合海事勞工公約》的要求,對海員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為了彌補現有了望措施的不足,迫切需要增加更多、有效的了望措施,以滿足《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第五條的要求。在船艏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可有效避免因船舶超長、艙面積載、尾傾過大等引起的視覺了望不佳的弊端;同時通過產生的極佳了望視角,一定程度上可彌補雷達了望的不足,減弱或消除雷達盲區對安全航行的不利影響。
船舶第二駕駛室是指由于設置于大型船舶、特種船舶尾(后)部的船舶駕駛室,在能見度不良、通航密集等特殊的外界環境下,不能為船舶駕駛人員提供及時、充分了望的條件和滿足船舶有效避讓和安全航行的需要,而在船舶艏部設置的旨在加強了望,保護船員安全與健康,彌補船舶主駕駛室工作條件的不足,供船舶駕駛人員值班了望的設施。
船舶第二駕駛室主要適用于主駕駛室設置在船舶尾(后)部的大型船舶、載運超高超寬貨物等特種船舶;對于經常航行于狹窄水道和通航密集區的船舶、經常航行于惡劣自然條件下又必須在船艏值班了望的船舶等,從航行安全、保持更加有效了望的角度出發也需設置第二駕駛室。
船舶第二駕駛室可設于艏樓,在船首中垂線,尺度根據船舶實際情況而定,船舶駕駛人員在其內值班了望時,在其船艏方向至兩舷正橫后22.5度范圍內不應有遮擋。第二駕駛室的高度應盡可能小,應不影響值班人員在駕駛室的了望,避免對雷達信號以及航行信號燈的影響。
船舶第二駕駛室可以為為固定型,亦可為活動型(上、下、左、右、前、后移動或轉動)。其水密、強度要求與艏樓相同,不影響船體強度、安全。船舶第二駕駛室結構,應便于了望。第二駕駛室的空間應滿足設備布置,同時至少容納兩人值班,且應使值班人員在惡劣天氣情況下能安全地進出第二駕駛室。
船舶第二駕駛室以提供視覺了望、值班場所為主,可視情配備相應設施設備:
一是協助了望工具(望遠鏡、探照燈)等;
二是通訊工具(公用廣播系統,甚高頻、與駕駛室通訊的電話);
三是聲響信號,當船舶在特殊水域、特殊天氣(霧航、能見度不良、海況惡劣等)情況下航行時,可以在第二駕駛室發出聲號,警告周圍航行船舶;
四是根據不同船舶的實際情況,可按照需要設置應急設備,如:應急操舵裝置、緊急拋錨系統、救生設備等。
五是報警裝置,遇有緊急情況,如:火災,人員落水等,第二駕駛室值班人員能及時發出警報信號,且全船都能聽到;裝置船舶保安系統的應急按鈕,當船舶第二駕駛室值班人員發現恐怖分子或海盜時可以及早發出求救信息。
一是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不影響船舶整體布局。需增設第二駕駛室的船舶,通常是大型或超大型船舶,船舶艏樓有非常大空間可供利用。而船舶第二駕駛室只是輔助值班室,不需要很大空間,可大可小,可根據船舶艏樓空間靈活設置。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在現有基礎上不需要增加船舶空間,只需考慮如何合理利用船舶艏樓空間。
二是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對船舶結構、穩性等影響甚微。由于船舶第二駕駛室體積小、重量輕,對大型船舶結構強度、穩性產生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三是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對船舶航行安全影響可以避免。船舶第二駕駛室設在船舶艏樓不影響船舶水密完整性,即使在大風浪中遭受損壞,也不會影響船舶安全。第二駕駛室可采用多種方式設置,位置、大小、高低、形狀可因船靈活變化,可將對在駕駛臺了望、艏樓作業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如果采用活動方式設置甚至不會產生影響。
四是船舶第二駕駛室建造、營運成本十分有限。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不需增加特殊設施設備,建造成本、運營成本對大型船舶而言,所占比例極小,船舶經營人完全可以承受。
五是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不需提高船舶配員要求。設置船舶第二駕駛室并安排人員值班,僅是在需加強了望等特殊條件下進行,不需24小時人員值班,對人員配備數量和要求不增加新要求。
六是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符合國際海事條約的宗旨。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潔,是制定SOLAS公約、MARPOL公約、ST?CW78/95公約等國際海事條約的共同目標。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一方面是履行國際海事條約宗旨的總體要求;另一方面是實現《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第五條關于保持正規了望的創新舉措;是落實《2006綜合海事勞工公約》保障海員合法權益的具體行動。如果將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確定為強制要求,僅需對SOLAS1974附則第V章“航行安全”技術條款進行修訂,無需修改其他國際海事條約,修改、通過、生效容易方便。總之,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是適應航運發展需要,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的需要,是保護海員合法權益的需要。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在船舶建造技術上不存在困難,在船舶營運中不需增加負擔,在船舶安全上不增添風險,在履行公約上不存在障礙。增設船舶第二駕駛室,讓船舶了望更加充分,讓船舶了望更加有效,讓船舶了望更加正規,讓船舶航行更加安全。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海事法規匯編》(1949至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
[2]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73/78》,人民交通出版社
[3]國際勞工組織,《2006綜合海事勞工公約》,人民交通出版社
[4]國際海事組織,《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78/95》,人民交通出版社
[5]國際海事組織,《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人民交通出版社
U675
A
1006—7973(2017)10-0020-02
10.13646/j.cnki.42-1395/u.2017.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