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鳴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54)
淺談小提琴在戲曲樂隊中的運用
張鳳鳴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54)
小提琴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400年歷史。小提琴作為音色優美的樂器,以其寬廣的音域范圍、擬人化的聲音特點深受人們喜愛。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被音樂家廣為使用,演繹并創作出一首又一首優美動聽的傳世之作。可以說小提琴與鋼琴齊名,是名副其實的“樂器王后”。
小提琴;樂器演奏;戲曲
幾百年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都使用小提琴來完成自己對音樂的暢想。伴隨著大量的小提琴樂曲,讓小提琴這種樂器逐漸風靡全世界。小提琴的演奏技藝也成為人民競相學習的音樂演奏技巧之一,并衍生出了合奏、獨奏等多種演奏方式。
現已經廣泛應用于交響樂隊、管弦樂隊、軍樂隊、室內樂等眾多樂隊。其表現形式多為獨奏、重奏、合奏,在樂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戲曲樂隊逐漸引進西洋管弦樂,是戲曲音樂伴奏乃至整個戲曲發展與創新的重要藝術課題,吸收西洋管樂及藝術發展創新的必經之路。藝術是動態發展,而非一成不變的,要想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與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就必須與時俱進、善于融合、大膽創新。因此西洋管弦樂隊更富有音樂表現力,合理的樂隊編制提供更完美的音響追求。使其傳統的戲曲樂隊呈現出相對獨立化、器樂化和交響化的藝術趨向。其中最為特性和倍受關注的是小提琴在戲曲樂隊中的應用。
近年來,陜西地方戲曲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在全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例如大型眉戶劇《遲開的玫瑰》、大型秦腔現代戲《大樹西遷》和《西京故事》等等優秀劇目均以戲曲管弦樂隊為伴奏,使其錦上添花,更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音樂風格。小提琴在眾多優秀劇目中的伴奏猶如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看,小提琴伴奏在作品整體的伴奏中有著獨特的作用。第一,伴奏作為烘托和凸顯劇情的重要手段,可以再劇情劇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加以引導和帶動觀眾的心理節奏。第二,伴奏的樂器也可以用來區分和辨別演員的性格特點和角色劃分。第三,伴奏在音樂劇中,可以配合劇本來提示和調動演員的自身情緒,有助于提升演員的演出效果,增強舞臺的渲染力。第四,伴奏本身就是音樂劇音樂和戲曲藝術組成的一部分,也凝聚了編劇和編曲的創作心血。可見,在歐洲樂器的引入和使用上,我給的音樂人再結合傳統戲曲的發展道路上,開創了創作使用的先河,也取得了不錯的實際效果。對此,比這將結合自身的創作、演出經驗,對戲曲中的西方樂器使用談一談擔任首席的一點點心得體會,小提琴屬于歌唱旋律的演奏工具,在現實演奏過程中,大部分演奏者都難以把握好小提琴演奏的音準和與樂曲、演唱者的契合度,使得小提琴的演奏效果大打折扣。對此我們需要從音準進行詳細的講解。
樂器在演奏過程中達到的音高與規定律制要求的音高一樣就可以稱其為音準。音準的控制需要由小提琴來掌握。并不是所有的樂器都能通過控制鍵、控制弦來實現音準的定位。因此音準的定位技術就是樂器演奏水平的重要體現。小提琴的伴奏中,需要根據鋼琴等主要樂器的平均律作為矯正音準的標準線,尤其是在戲曲的演奏與伴奏中,要結合現實環境偏離平均律一定的水準。在戲曲音樂中,尤其陜西地方戲曲音樂具有特殊的生動性。其半音變化更多,并且與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并不完全相同,雖然類似純律卻又不完全屬于純律體系。具有獨特的游移性,構成了它獨特的音程、音準關系與劇種風格。
在戲曲樂隊中,節奏是一個需要面對和重新磨合的問題。在西洋管弦樂隊中可以適應,通過一系列科學嚴謹的訓練體系,完全可以達到精湛的演奏效果。但戲曲音樂,尤其是唱腔中,節奏處理相當靈活,通常演奏員要適應在記譜法絲毫不變的情況下,突然快一倍或突然慢一倍。僅憑指揮的手勢,未必完全合拍,也很難做到默契,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必須充分理解戲曲音樂、劇情內容及人物心理的變化,通過體會劇中情緒,不斷豐富演奏經驗,達到自然默契的合作。
如今,民族器樂演奏西洋樂曲,西洋樂器演奏民族戲曲音樂,越來越多,我們正處于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時期,但東西方文化的迥異,音階體系的不同,使小提琴完全融合戲曲樂隊也需要我們深入的研究。小提琴聲音委婉細膩動聽,色彩鮮明,通常運用戲曲中主題音樂,或一段背景下氣氛的渲染。應當結合自己所學的基本技法,從音準、裝飾音演奏風格和音階體系上,準確的把握極具地域特征的地方戲曲音樂。借鑒和吸收其文化精髓,更大限度的與戲曲傳統樂器融為一體,相映生輝。最大限度的靠近戲曲音樂音準的游移性。充分調動聽覺能力,使音準相對性的和諧。從而積累經驗,盡可能做到完美無瑕的把握作品風格。
綜上所述,無論是伴奏、獨奏都應充分運用小提琴的樂器屬性,結合精湛的演奏法及多年來演奏伴奏的寶貴經驗把戲曲情節更加完美表現出來,伴奏中的長音鋪墊,使低音、中音樂器平衡,節奏穩定,和聲和諧,更能烘托出劇情的起伏跌宕。藝術是動態發展,而非一成不變的,要想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與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就必須與時俱進、善于融合、大膽創新。因此用西洋管弦樂隊伴奏,更富有音樂表現力。會使傳統的戲曲樂隊呈現出相對獨立化、器樂化和交響化的藝術大趨向。結合西洋樂器特性及戲曲音樂在節奏、音準和風格上做到持之以恒,堅定不移的實踐。使其完美融合,更具魅力,更具美學價值。■